小学生数学我不怕:公式不要死记硬背
高斯一边走进教室,一边唱着歌:“啦啦啦啦,我是超会背公式的小神童,考试测验都不怕⋯⋯”
“你公式背得再好有什么用,答题的时候都会用吗?”李小白说。
“当然,只要把公式背熟,谁不会答题啊?”高斯说。
“那好,”李小白得意地一笑:“我来出题目,我们俩一起做,看看谁先做出来,如何?”
“好,如果我先做出来,你可不要哭着叫妈妈喔。”高斯一点也不畏惧,反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毕竟课本上的公式他早已倒背如流。
只见李小白在计算纸上俐落地写下了这道算式:
“这也太简单了吧! 只要依顺序计算就可以了。”高斯一边算一边想。可是还没等高斯把答案写出来,李小白就已经高声喊出:“答案是300 !”
“你作弊! 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把答案算出来了? 我甚至都没看到你动笔呢。”高斯不服气地大喊。
“我才没有作弊,是你自己不懂得利用公式。你还记得吗? 乘法分配率说:把两个数相加的和,跟同一个数相乘,答案等同于把两个加数分别跟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相乘的积相加。同样的道理,两个数分别跟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再把两数相加的和,跟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也不变。
所以这个算式可以简化成:
李小白的算法赢得了满堂彩,大家都纷纷夸她聪明。可怜的高斯则是垂头丧气地嘀咕着:“乘法分配率我明明记得滚瓜烂熟,为什么刚才没想到还能这样用呢?”
“会背公式”不等于“会用公式”
看到高斯的疑惑,你是不是也很好奇,为什么他明明会背公式,解题时却不能灵活应用呢?
其实公式本身,就是数学家们从无数问题中,精炼出来的规律。如果我们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就能帮助我们灵活应用公式。
多多老师跟你说,出题老师们是不会只用一个模式出题的,他们喜欢在题目里做一些小变化,甚至给你设下一个小陷阱。这时候如果你只会硬背公式却不理解它的内涵,那么一旦你遇到新的题目,很容易就会掉进老师挖的陷阱里喔!
但是如果你透彻理解一个公式,知道它是怎么被推导出来、适用哪种情况,那么不管你遇到什么题目都能灵活应对。
除此之外,理解公式其实也是背诵公式的一种方法。科学研究发现,“理解后记忆”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很多。所以透过理解记住公式,我们不仅记得牢,还能懂得活用。
理解与记忆公式的学习妙招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亲手推导才记得牢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验? 明明老师把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讲了很多遍,我们却还是听得一头雾水,结果因为没有真正弄懂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连公式也记不牢。
面对这样的挫折,多多老师告诉你一个理解与记忆公式的小诀窍,那就是自己亲手推导公式。
如果我们能够自己写出或算出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我们不必刻意背诵,也能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且深深记在脑海里。
例如,有个小学生总是记不住梯形的面积公式,所以有一天他试着自己推导,于是就先画了一个梯形,再标示出两条高,让梯形分为一个长方形、两个直角三角形。
根据此图,我们可以说这个梯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加上两个三角形的总面积。那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a×b(长乘以宽)。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b +d×b)÷2(底乘以高÷2)。
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是:a×b +(c×b + d×b)÷2 =(2a + c + d)×b÷2,就是课本上说的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2。
当这个小学生亲手将公式推导出来后,他就再也没有忘过梯形的面积公式了,你要不要也试试看呢?
(2)实战应用,演练各公式的招牌经典题
如果想要彻底理解公式,不实际做题目怎么行呢? 事实上,公式就是从无数问题中推导出来的,若要了解公式的具体用法,我们还是得回归原始,从解题中摸索。只要多做几题,就能掌握公式的具体用法,那么未来面对各种新奇的题目时,我们也能马上端出公式,见招拆招了!
(3)使出“回忆召唤术”,对照课本目录回想公式
有不少小学生复习公式时都会去翻课本,但是多多老师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利于我们学习和掌握公式。
那么若是我们采用相反的做法,在复习的时候不看课文,而是对着目录用自己的话把公式复述出来,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关于这点,多多老师认识一个小学生,他的经验能告诉我们答案。
这个小学生在记忆公式时,经常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
答题的时候,只要老师稍微变换一下题目,他就不知道该用哪个公式了。
后来这个小学生想出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在复习的时候,对着课本目录的标题来回忆公式。例如看到标题上“长方形面积”这五个大字,他就自己默背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当他对着目录把公式一一背出来,既加深了对公式的记忆,还能在回忆的过程中深化对公式的理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这个小学生掌握公式的功力大增,不仅记住了很多公式,而且应用公式时也能灵活应变了呢!
─ ─摘自:《小学生数学我不怕!》野人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