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元代医学家滑寿:撰写旷世医书 重兴针灸术

文/颜丹
滑寿的针法是由针灸大家高洞阳所传授的。他不仅“尽得其术”,同时还发现人体“得经十二,任、督脉之行腹背者二,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示意图。(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64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滑寿,字伯仁,生于元大德年间,卒于明洪武年间。据明代的《浙江通志》记载,他“医通神,所疗无不奇效”。《绍兴府志》上也说,他能判定人的生死,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齐名。

参与编撰《元史》且颇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的儒士朱右为其作传时说,“寿本儒者,能通解古书文义。”而明代儒士宋濂在介绍他的这位好友时则感叹道:“滑君……博通经史诸家”“而尤深于医”。

生于名门望族 自儒而医

滑寿的祖籍在河南许州的襄城县,家里是名门望族。元朝初年,他祖父和父亲都在江南为官,于是举家迁往江苏仪真(后改名仪征)。滑寿在这里出生,后来又移居到浙江余姚。

滑寿自小就很聪慧,机敏好学,尤其爱读书。他生长在名门大家,因此饱读儒家经典就成了他每日必修的功课。中国古代的许多名医都是自儒而医,学儒能为学医打下坚实的基础。不熟读儒家经典,就难以成为良相;不研读医学经典,自然也难以成为良医。

滑寿熟读儒家经典,是源于家学的熏陶,而他长大后潜心钻研医学经典,则是源于老师王居中的谆谆教导。那时,王居中是京口的名医,有一段时间在仪真小住,滑寿久闻其名,多次登门拜访。就这样,滑寿开始跟随王居中学医。老师对他说:“医祖黄帝、岐伯说的话很多都已经失传了,如今在后世流传的,只有《素问》和《难经》,这两本医书你非读不可!”

滑寿听了老师的话,就把这两本书从头到尾好好研读了一番。读完后,他发现《素问》一书的内容虽然很完备,但由于流传日久,篇目的结构次序有些混乱,于是他向老师提出,能否允许他将书中的内容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这十二类,重新进行整理、抄录。另外,《难经》的医理虽然涉猎广博,但其中却不乏错漏之处。而历代的注本也未能完全阐发其本意,因此滑寿也打算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辨别、考证后,再予以订正、注释。

王居中见他心意笃诚,高兴地鼓励他说:“你很善于学习,这很好,你赶快做吧!”自此之后,滑寿便开始潜心钻研、整理《素问》和《难经》。经过多年的苦心孤诣,他编撰出了令后世学医者极为推崇的两部医学专著——《读素问钞》和《难经本义》。

明代祁门名医汪机曾为《读素问钞》作序写道,此书“删去蘩芜,撮其枢要,且所编次,各以类从,秩然有序,非深于岐黄之学者不能也”。而对于《难经本义》,元代儒士揭汯甚至认为,它比扁鹊的《难经》更加“辞达理明,条分缕解”,并揭示出了《素问》、《灵枢》的玄奥所在。元代诗人张翥读后亦称赞道,此书“简而通,决而明”;“阅之使人起敬”。

《黄帝内经素问》最早的印刷版,发行于1115年到1234年之间。(公有领域)

学针法于高洞阳 撰写针灸学专著

滑寿的医术颇高,针法更是了得。在滑寿居住的余姚曾盛传着这样两个医案:有位妇人怀孕了,却腹痛不止。她的呻吟声一直传到了墙外,且有性命之忧。滑寿诊视后说:“这是蛇妖在作怪。”于是施针治疗,妇人产下数条蛇后,才活了下来。还有一位孕妇将要临盆生产时却突然晕死过去,滑寿诊断后说:“这是因为孩子的手抓着母亲的心脏呢。”他赶紧施针,那妇人不一会儿就苏醒过来了,孩子也很快生下来了。仔细看那孩子的大拇指,还有被石针扎过的痕迹。

滑寿的针法是由针灸大家高洞阳所传授的。他不仅“尽得其术”,同时还发现人体“得经十二,任、督脉之行腹背者二,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随后,他采用《素问》、《灵枢》中的经穴专论,撰写出了《十四经发挥》一书。此书虽名为“发挥”,但所弘扬的却是经典古籍中的传统疗法。

滑寿为此书作序时曾十分感慨地疾呼:“远古之书,渊乎深哉”;“针之功,其大矣”。他谈到,《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用药之法仅占一两成,用灸之法也只占三四成,而其它的基本全是针法,且十之八九都是无需有任何顾虑的。但遗憾的是,后来的学医者越来越偏离了古法。于是“方药之说肆行,针道遂寝不讲”。或许,正是出于对“针道微而经络为之不明;经络不明,则不知邪之所在”的担忧,他才专门去拜师学习针法,并最终写出了一部令“后之医者可披卷而得”的针灸学专著。

一片梧桐叶治难产 疗疾如神不求回报

对于滑寿,为时人、后世所津津乐道且深感敬佩的除了他的医书之外,还有他超凡过人的医术。明代史家许浩曾在他的《复斋日记》中记载了滑寿用一枚梧桐叶替难产的妇人催生的故事。有一年秋天,苏州的官员请滑寿跟他们一起到虎丘山游玩。当时,有一富户人家的孕妇难产,派人去请滑寿,可官员们都不想让滑寿离开。滑寿走到一处石台阶上,恰巧见一片梧桐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就随即捡起那片叶子,递给前来求诊的病家,并嘱咐他说:“把这叶子拿回去,用水煎煮后,让孕妇服下。”

过了不久,游山的官员们还没坐下饮宴,病家就来告诉滑寿说孩子已经出生了。大家都觉得很神奇,问滑寿到底用的是什么药方。滑寿告诉他们:“所谓‘医’,就是‘意’,要凭借自己的理解来处方,哪有什么固定的药方呢?怀孕的妇人过了十月还未生产,是气虚所致。梧桐叶得秋气而落,用它来助产,必有奇效!”

滑寿这种以“意”处方的例子还有很多。他给人治病时就是这样,不拘泥于医书中的处方,而是将其所学融会贯通,用自己的领悟来进行诊断。他的处方总能立即见效并且药到病除。

他治病如此灵验,以至于走到哪儿,人们都热情地欢迎他。因滑寿也擅长诊脉,通过脉象甚至能判定人的生死,很多病家就把他请到家中,非得让他来判定病人的病情,心里才觉得踏实。参与编撰《元史》的朱右专门为其作传,来记载他疗疾如神的医案。儒士宋濂也说:“江南诸医未能或之先也。”

无论病人是贫是富,滑寿都一视同仁,用心地为他们诊治,从不图回报。他早年在吴楚之地声名渐起,到了晚年,就已名贯大江南北了。直到今天,余姚市的龙泉山上还伫立着“滑寿亭”。亭柱上还镌刻着“继神农遍尝百草,承仲景普济千家”“杏林独秀闻天下,桃李争妍满古城”的诗句。

滑寿走到一处石台阶上,恰巧见一片梧桐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就随即捡起那片叶子,递给前来求诊的病家。示意图,图为清 刘德之《桐阴秋畅》。(

擅长诗词歌赋 晚年被名士叹为“老仙”

滑寿性情笃实、敦厚,且聪敏过人。他一生博览群书,每天诵读四书五经后,都能记住千言;提笔就能写出内涵深远、见解独到的文章。他年少时就能作诗,尤擅长写乐府诗。他的诗词既有雄浑、遒劲之感,也不失典雅、温情。他与众多的儒士名臣都有来往,参与编修《元史》和《永乐大典》的宋僖曾为他作诗曰:

滑公江海客,频到贺家溪。采药行云际,吟诗过水西。

仅此一首小诗就足见滑寿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豁达性情以及能即兴而作、出口成诗的文学造诣。

他年过七旬,依然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步履矫健。他喜欢饮酒,与友人相见时,总是开怀畅饮。他晚年为寻求长生之道,自号“撄宁生”。“撄宁”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即心神宁静,不为外界俗世所扰。元代诗人刘仁本在《正月望前一夕,与滑伯仁炼药》一诗中写道:

委羽山中鹤堕翎,老仙为我制颓龄。
人无金石千年寿,药有丹砂九转灵。
候熟鼎墟分水火,所吞朋友走风霜。
轻身已得刀圭秘,莫问昌阳与茯苓。

滑寿一生中所救治的病人难以计数,其孜孜不倦、阴德动天。他博学多才,却不愿为良相,仅以救治病人为务,终成一代良医。滑寿子孙昌茂,皆散居在余姚、武林一带。儿子滑孟骥曾任医学训科;孙子滑志镛曾任良医正;曾孙滑浩曾入籍太医院,当过刑部郎中、江西南昌府知府,皆能承其家业。@*#

参考资料: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 清‧陈梦雷
《读素问钞》序
《难经本义》序
《十四经发挥》序
《乾隆余姚志‧艺文》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古代中医有许多诊疗方法都极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脉就堪称一绝。说起太素脉,有人认为是脉术,也有人说是相术。因为它与一般的脉术不同,不但能诊断病情,还能预测人的贫富贵贱、祸福夭寿。据史料记载,太素脉始于唐,兴于宋,而流传于后世的则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张名太素者”所着的《太素脉决》(后为《订正太素脉秘诀》)一书。
  • 资深中医师赵丰宇非常欣赏坤德中医养生轩遵循中医传统疗法,将针、灸、药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与步调的治疗中。(shutterstock)
    在过往几千年中,随着朝代更迭,人们渐渐背离了对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人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败坏。瘟疫若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集中爆发,一般就是这个朝代到了覆灭之时。比如明朝,就是在各类瘟疫的密集爆发中,加速走向终结的。
  • 有关异人的记载,在中国古籍中并不少见。他们一般隐居在山野之中修炼着出世之道。到一定层次后,便具备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于某种异能异术。当机缘成熟时,他们会出山寻找有德之士,比如怀有大慈恻隐之心的行医者,将能治病救人的秘术或法术传给他们,使之得以善用,并让世人也能福荫并感恩于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古代医者多以救人性命为重,甚少有拿医药当牟利手段的。为穷苦的病人出义诊,动辄还施金、赠药的医生比比皆是。这就是古代中国民间大夫对淡泊名利的身体力行。
  • 明代的许多御医的一生都极富有传奇色彩,有的因帝王爱重而在医官的最高品阶上连任了好几朝;有的敢直言进谏,劝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则与帝王畅谈养生之道,让其清心寡欲、保养正气。这些御医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医术更是不同凡响。他们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顽疾,还能通过诊脉预测出其福祸吉凶。
  • 他们深知,炼就医术之前,先要领悟医道。心中有道,望、闻、问、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于病痛疾苦。
  • 在现代中国,许多人用中医治病往往要治上几个疗程,也没彻底把病治好。若将时光拉回到中国古代,人们就会发现,流传于上古的中医之道被代代相传后,无论是皇家御医还是民间大夫,都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并迅速地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古代的中医博大精深,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所蕴藏的神奇力量。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的基本技能,诊病方式看似简单,但成效要想达到极高层次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每一项都神妙莫测。不抱着“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恻隐之心”,古代那些药到病除的医术、能断人生死的脉术都是练不出来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