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之前,在大街上看到男子佩剑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而且佩剑者不仅仅限于武将。因为在时人看来,男子佩剑一方面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另一方面则显示威仪之风和阳刚之美。
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唐朝,尚武之风很盛,即便是文人墨客,也喜好佩剑,藉以表现尚武英姿或抒发凌云壮志,比如大诗人李白就常常佩剑,史书上说他“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传说他的剑术师父正是唐文宗向全国发诏书御封的“唐朝三绝”之一、以剑术剑舞著称的裴旻(音同“民”),另外两绝是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
被后人尊为“剑圣”的裴旻的剑术精妙到何种地步?《太平广记》的记载让我们得以一窥。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裴旻因老母亲去世而在家守孝,期间,他去拜见当时另一位神人、大画家吴道子,并请他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绘制几幅描摹神鬼的壁画,以此来帮助过世的母亲求得神佛的保佑。
吴道子回应道:“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如果将军真的想请我作画,那就请为我缠绸结作彩饰,并请舞剑一曲。或许因为将军勇猛凌厉的剑舞,可以让我画出可以与幽冥相通的画作。”
裴旻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他们来到天宫寺外,裴旻脱去丧服,换上平时的衣着,然后开始舞剑。他舞剑时奔跑如飞,且左旋右抽,快得犹如闪电。突然,他将剑一下子掷向空中,高达几十丈。当电光迅即下来之时,裴旻手拿剑鞘对准剑锋,利刃透空而入鞘,其高超技艺可见一斑。围观的几千人,无不为之惊叹。
吴道子也深受感染,挥毫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飞舞,平地里突然飒飒刮起了大风,大概是幽冥亦感受到了通灵之力,这种壮观的情景世所罕见。这幅画被吴道子视为平生最为得意的作品。
裴旻是唐代睿宗到玄宗时期间的左金吾大将军,曾先后参加对奚人(匈奴的一支)、契丹和吐蕃等少数民族的战事,立有军功。一次,裴将军北伐,征讨不断侵扰大唐边境的匈奴等少数民族,并取得大捷,扬威异域。在其凯旋后,皇帝在花萼楼大摆宴席,慰劳将军。宴席上乐队击钟鸣鼓,宴席间千人跳舞、万人高歌。君臣们都无比畅快地欢饮着美酒。
酒酣之时,皇帝请裴将军舞剑助兴,“拔剑起舞吧,来光耀天子的大军,让声威震摄边疆诸国。随那音律节奏,执盾牌和羽饰舞动,将我大唐的教化传播四方。”
亲眼目睹这一奇观的进士乔潭遂写了一篇《裴将军剑舞赋》,从赋中,我们仿若置身于宴会中,感受着裴将军那出神入化的剑舞。这也是一篇对剑舞描述得最为精彩、传神的作品。
但见裴将军头戴用红线缀缝文贝的头盔,穿上虎皮大衣,外披朱锦为缘的罩衫,然后伸出手臂手持剑炳。此时此刻,他周身凌厉的气势开始向四周散发,身姿如桑林之舞尽显护民之德,宝剑绽放如莲花祥和的光焰而无坚不摧。
突然间,伴随着音乐,裴将军收剑腾起,如老鹰展翅,接着伸展飞跃,似飞龙昂首,剑锋随着手指目视而至,剑刃回转若鸟之盘旋,有时持剑耸身而跃,有时出手击刺激昂,剑势纵横锐利,剑光交错闪烁。他持剑飞跃的样子,忽如雄鹰飞起,忽如虎啸盘踞。他又摇动剑柄,剑光直指天上的牛斗星,剑光许久都不下落。
看,那剑光似超越了天空,迅急飞向那遥远的苍穹,似乎青天都可以倚靠,白云都能够斩断。又仿若两条龙相互飞翔追逐,看见北斗七星明灭闪烁。当剑势在空中曲折盘旋返回后,剑光充溢弥漫于其外,剑气浑然充沛其中。如同涛浪般的云海涌现,又如大雪飞落山巅。
当看到这里,在场的数万观者皆汗如雨下,而配合将军的天子的八佾乐舞队也自叹不如。而这还没有完,在乐曲即将结束时,裴将军出势更为迅捷,“或连翩而七纵,或瞬息而三接”,红旗招展、电闪雷鸣,妖魔鬼怪惊而遁逃。这样的剑术,连鬼怪都无所藏躲,蛮夷怎能不宾服呢?
在乔潭看来,裴将军的剑舞既展现了君王的功业,也表达了忠臣的赤忱之心,更具有文德教化的功效。他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剑舞展现了国家的威势,使天下四方诸侯心悦诚服,那是一般俗世歌舞女子所不能比美的;剑舞感动了皇上,让朝政日新,他因此而摒除了俗世歌舞、郑卫之音,让宫女去除妖媚的追求而精神纯净专注,教导舞者振奋姿态而精神焕发,以王者的乐舞教化天下。”因此,裴将军的剑舞“自古未有”。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也曾写过一首《赠裴将军》,赞美裴将军的军功。诗中说:“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此外,王维《赠裴旻将军》亦道:“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从两首诗中可知,裴旻文武兼备,且历经百战,声名显赫,威震异域。
可以想见,当年的裴旻剑术是何等的精妙绝伦!据说,唐代舞蹈家公孙大娘最知名的“裴将军满堂势”就是根据裴将军剑舞改编而成的。还有传说李白曾师从裴旻,因此剑术不凡。@*#
参考资料:
《太平广记》出《独异志》
乔谭《裴将军剑舞赋》
责任编辑:李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