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岁时节庆礼俗

中秋节:拜月赏月吃月饼 风俗源起各不同

中秋赏月。图是清.董邦达画 中秋帖子诗意 轴。 (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中秋节是中华民俗中三大节日之一,拜月、赏月、吃月饼则是中秋节的常见民俗,然而这三种民俗原来并非同源,源头的起始甚至差距几千年。你我真的很了解中秋节关于“月”的节俗吗?

古人拜月不因中秋节因何由?

秋月祭拜月亮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是起源得很早,但不是因为“中秋节”。

我们从《周礼》中可以看到上古夏商周三代就有秋天祭月之礼,也称“夕月”,《周礼》郑玄注云:“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上古三代以下直到清代,代代都传承“秋分,夕月于西郊”的礼制与精神内涵;夕月之礼是祭祀天地的大礼之一,天子就在宫殿西郊祭祀月之神。北京的月坛是明朝嘉靖九年建造的祭月坛,又称“夕月坛”,特为秋分夕月之礼而建的。秋分的礼制远早于中秋节,中秋节祭拜月亮的源头就来自秋分拜月的古礼。

秋分为什么要拜月?《大唐郊祀录》卷六的《四言诗》可以作为参考解答:“月以阴德,自西而生。积水之气,作金之精。丽天成像,配日为明。”就说月是阴德的代表,而秋分则是一年之中阳消阴长的转折点,所以在这关键的一夜举行祭祀月神的大礼。由此可见拜月表现的是敬慎天道的态度。秋分日正是秋天的中点,是名副其实的“中秋”,不过不一定逢十五月圆日。《周礼》说的“中秋献良裘”指的是秋分,而不是“中秋节”。

皇帝在秋分行夕月之礼还含有敬事神明以行教化天下的意义。史书《国语》就说了这个义涵:“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天子敬慎祭祀月神向天下百姓传递了敬天、敬神、谢天、谢神的精神以及君民的伦理。中秋节拜月的民俗,其实是承传了这种神传文化的内涵的。

秋分夜,天子领群臣祭月于西郊。图为北宋《大驾卤簿图书》局部,表现皇帝前往城南青城祭祀天地时的宏大场面。(公有领域)

什么时候才有中秋节拜月呢?

唐末宋初有无名氏《洞仙歌》唱:“桂风高处,渐近中秋节。”但是在唐代《通典》记载的节假中还没有“中秋节”。进入宋代,“中秋节”在民俗志和诗歌中就大量出现了。比如宋人宋伯仁《中秋月》吟:“人生几个中秋节,那得都将笑眼看。”

宋代人的《醉翁谈录》记录了京城中秋拜月的盛况。当时不论富家或贫户,只要儿女上了十二、三岁的年纪,都迫不及待给穿戴上成人的服饰,登上高楼或是在家里中庭焚香、拜月。男子、女子都心怀祈愿,女子呢祈愿如嫦娥一样美貌,婚姻家庭如明月一样美满,多子多福;男子祈愿早日登科娶得嫦娥美眷,“只为嫦娥爱少年”。而后到了清代,中秋节拜月时,拜月以女子为主,男子多不叩拜。京师俗谚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中秋节赏月玩月 何时蔚然成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呢?中秋赏月玩月的风雅早于中秋节。南北朝诗人鲍照就有《玩月城西门廨中诗》,诗中有“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的名句。

唐玄宗曾在八月十五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因为楼不够高而不尽兴,想要兴建望月楼,次年安史之乱起,便作罢了。杜甫《夔府书怀》有“赏月延秋桂”的诗句,表现了秋天赏月的情趣。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吟“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明白叙述了中秋十五夜于檐下窗前赏明月的景况。

宋代时,中秋节是正式的节假,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有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阴历),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称月夕”。本书和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都传记了中秋节热闹终宵的玩月实况,丹桂香飘中,银蟾光满下,不论富贵家或贫户,都乐在登楼赏月,蔚然成了宋代的一大时尚。富贵的人家张灯结彩装饰出美仑美奂的凉台舞榭,邀集亲朋好友来赏月,庶民老百姓就在自家的小阳台安排团𪢮家宴,或是争占酒楼去玩月。玩月游人,婆娑于市,通宵达旦,闾里儿童,连宵嬉戏。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抒发了赏月情怀,蔚成一种经典。

蒙古人来到中原后,和汉人一样有中秋玩月、赏月的习俗,元代时西楼欢宴、锦亭望月都是经典的赏月驻马处。明代时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时狮子山下有朝月楼,这些赏月亭楼,都是一代赏月玩月的风致胜地。

吃月饼象征什么意义?

中秋节吃月饼是华人的传统习俗。(宋祥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比拜月、赏月都要晚。周代礼制,秋分祭月,民风重敬老,请老人吃糜粥,不是吃月饼,到了唐代时还是一样。宋朝时已经有“月饼”了,但不是中秋节的应节食品,而是一年四季都买得到的常民点心。那时浙江钱唐的市场中卖的“月饼”是蒸的点心,不是烘烤的香酥月饼。

民间广为流传,元末中秋节互赠的月饼里面夹纸传递“八月十五杀鞑子”起义的密讯,并未见于史册。中秋节拜月供月饼、赏月吃月饼,是明清两代才形成的风俗。明代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民间普遍用又大又圆的月饼拜月亮,月圆、饼圆象征人团圆。月饼也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那时人们重视月饼的“团圆”象征,所以用来祭月的果、饼一定都要圆。

清代时拜月的大圆“月饼”有的直径超过一尺,饼面上画着月宫、蟾蜍和玉兔这些传说角色儿。拜月之后,家人共享月饼,每人一份,也要给未能归乡的游子留一份。有些人家把月饼留存到除夕夜才吃,叫做“团圆饼”。

小语:珍惜守护传统精神

拜月、赏月、吃月饼这些华人圈熟悉的中秋节民俗,原来是从上古三代历经宋代到明清,经过了几千年才汇流而成,让人珍惜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经过了一番返本溯源,让我们明白,崇敬天道神明的精神,让中华儿女得到神的护祐,那是中秋精神的源头!戒慎守护中秋精神的源头,中秋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才得以延展、实现。

参考资料:

《周礼》

《国语》

《新唐书》

唐.王泾《大唐郊祀录》

唐.杜佑《通典》

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唐.韩鄂《岁华纪丽》

宋.李昉《太平广记》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洪迈《夷坚志》

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

南宋.周密作,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元.费着《岁华纪丽谱》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会》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清.顾禄的《清嘉禄》

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

──点阅【中秋节】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