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爸妈必修课】(41)

【爸妈必修课】从小开始 守护孩子的存在价值

七八个月大的婴儿开始会认生,爸妈要适当守护孩子的本能反应。(Shutterstock)
人气: 1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0年08月10日讯】作者:陈彦玲博士 / 整理:余亨之・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国“物质奖励法”的教育方式一度在全球流行,现在很多学校发现这个方法会渐渐让孩子失去学习的愉悦和热忱。我们在“资优教育”中倡导,让孩子用身体的愉悦、存在的价值感等方面,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孩子对教育的正面体验系统。尤其,我们发现社会中许多“困难”学生,都是在婴幼儿期出现了问题。

物质奖励教育法的副作用

用物质(贴纸、小红花等)奖励来教育学生,曾在美国红极一时,传遍全球,包括台湾。我自己孩子的小学一年级老师,就用这种方法教育学生,但是对我儿子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儿子接受过我的“资优教育”,他真正在意的是人的素质,学习快乐的东西,而不是外界的物质诱惑或奖励品。我看不下去大人用错误的方法打击孩子的美好感受,就去找那个老师。

当年美国这种物质教育方法传入台湾时,这位老师参加了第一届学习班。刚一接触时,她觉的这种方法太好了,很快就能见到教育的效果。她有5个孩子,她把这个教育方法从老大用到老五的时候,她发现:孩子不爱学习了,越来越注重物质奖励,失去学习本身的快乐和热忱。看到这么大的负面教育效果后,她再也不敢用这种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学校整个大环境中还得这样教。这位老师快退休了,在我的支持下,她要用自己的经历去提醒台湾教育部门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和那个老师一起与校方开了一个会,校方把教育局下发的相关公文找出来,发现当时教育局并没有绝对要求这样做,而是要求老师更加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特别行为,采取适当的方法去辅导和教育。因为它容易产生速效,老师们都去用物质奖励教育法。但因为一个老师带一个学生,通常只有两年时间,第三年可能就换新班,所以老师也看不到这种教育的副作用,只有家长才能长时间体验到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婴幼儿“认生”是本能保护

七八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分辨陌生人了,他的“认生”反应就是要与你保持距离,离你远一点。有的大人认为孩子太认生,以后会在人际关系上吃亏;也有家长用非常强迫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战胜”对生人的恐惧感。

可是七八个月孩子的大脑神经是非常细的,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孩子对陌生人的抗拒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是孩子正常的发展过程。如果七八个月的孩子没有这种认生反应,大人就该担心了,因为孩子随时可能被别人抱走。

如果孩子眼中的这个“陌生人”跟我们是亲戚或关系友善的人,只是孩子没有见过。这时妈妈可以伸出一只手,先跟陌生人握握手、聊聊天,让陌生人给自己倒杯水、递给一点食物,然后妈妈当着孩子的面接过来吃喝,这样孩子会看到妈妈信任眼前的陌生人。

妈妈再把自己的手机,小孩的玩具与那人分享,这个时候,你观察孩子的脸部表情,对陌生人不再惧怕或不安时,才能让陌生人跟孩子说说话,但先别去碰孩子。如果孩子是愉悦的反馈,这时差不多可以让陌生人去碰碰孩子的脚、身体,不过还是不能一下子就抱住他。

别以爱的名义作弄孩子

很多中国人看到可爱的婴幼儿,都喜欢去抱抱他,摸摸他的头,捏捏她的脸。这在美国是不行的,你必须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如果你真想抱抱美国人的小孩,就先跟家长说:“你的孩子实在太漂亮了,太可爱了。”经过家长允许示意后,你才能抱起孩子。

在中国经常看到一个小baby,一看到某个阿姨来到跟前,他就赶紧跑,阿姨就在后面追,他们是在玩游戏吗?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方式,因为基点不同。小孩生来是成长的,可不是给成人玩的!小孩有自己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我是个人,不是你的玩具”。

我特别提醒大家:你要去碰自己的孩子也好,碰别人家的孩子也好,先问问自己做这件事情是什么样的心态。你知不知道你在玩他时,给他带来多大的痛苦?很多人不会抱孩子,那个抱姿却让孩子非常难受,有的孩子当场哭,有的孩子闷在心里不吭声。下次妈妈要带他出门,他就不跟妈妈去了。次数多了,妈妈会批评孩子不合群,给妈妈找麻烦,“大家在一起快快乐乐的,你咋这样呢?”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儿童”。

如何懂得保护孩子

小孩对身体触摸的恐惧,要理解他,不要否定他。如果别人一上来很热情地要抱你的宝宝,而宝宝哭着拒绝时,母亲为了不让别人尴尬,又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可以这么说:“谢谢你的赏识,孩子他还没准备好。”

你如果真正懂得孩子心理,你的手会变得很有力量、很有方法和富有语言的。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的手会让宝宝很清晰地知道,我支持他。我可能会把他抱的更紧,他真的能感受到我是爱护他的。#
视频:陈彦玲博士【爸妈必修课】(41):您还在用“物质奖励法”教育孩子吗?孩子抗拒“陌生人”时该怎么办?

本文刊载于旧金山8月8日教育版

责任编辑:李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