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回说到“画地为狱”(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画地为牢”)。“画地为狱”反映出当时西岐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尊重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即使杀人犯(武吉)也表现出他生命内在相当高的道德品质。而这一切都在周文王的《周易》背景之下出现的。
大家要明白那个时候有法律,但法律很简单,而掌握法律的人是周文王;散宜生也能权衡法律;有具体的官,但没有法院(没有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以人的道德为准(这是最关键的),以个体人的道德品质为约束。整个社会对信仰等价值观的认可,成为社会内在的衡定标准,有点儿像现在的文明社会。
现在所谓的文明社会靠法律,在个体层面靠信仰、宗教,但现在的宗教已经变得很复杂了,跟当初的信仰概念差距太大,可以看到很多以宗教之名出现的那种极端邪恶的做法;同样也可以看到在中国境内所谓“依法治国”的邪恶。一个“权力者”依法治国的说法就是邪恶的——这是我想提醒大家的。
当文王有能力去诠释伏羲的八卦时,也就代表当时文王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境界可以触及到伏羲的境界。触及不到的话,怎么能在伏羲的八卦基础上演绎出来呢?所以也提升了西岐整体的水平。
作为死刑犯的武吉,同样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要给母亲准备好所有东西,直到送终的东西(棺柩)都要准备好,然后他再回去服刑。这样的社会是一个真正人性的、平和的社会。
武吉的出现,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与姜子牙的安排有关……在后面我们将看到姜子牙有能力去改变武吉的命运。这东西是画圆的。就像我们节目曾说:当习近平说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事了了,就钉死在那里,这圈儿一定是圆在那儿。
所以没有武吉就没有姜子牙后来遇到文王。故事是这么来的。
善恶因果皆造化 只因人间走一遭
诗曰:
别却朝歌隐此间,喜观绿水遶青山。
黄庭两卷消长昼,金鲤三条了笑颜。
“黄庭两卷”就是道书(老道的经文)。真正信仰的都看这些——佛家叫法、道家叫道、圣经也叫“经”。就是他们生命的宗旨。
经文为什么老得读?因为透过文字的字里行间,能展现背后神圣的境界。一个修行的人在师父的教诲过程中、改变自己的过程中(一难一造化,一步一修行)、生命流失的过程中,就是他修行的过程。人有机会遇到真正的佛法、师父,师父又能收他,那就是莫大的造化。那师父教诲他的东西就被称为“经”、被称为“法”。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父每次给予教诲的时候,这个修行人的感悟都不同,因为他已经改变他自己了。一个改变过程中的人看同样的东西,会看到不同的故事!
柳内莺声来呖呖,岸旁溜响听潺潺。
满天华露开祥瑞,赢得文王仙驾扳。
上段讲姜子牙他做的事情——每天看经文;这里讲他周围待的环境。
话说武吉来到溪边,见子牙独坐垂杨之下,将渔竿飘浮绿波之上,自己作歌取乐。武吉走至子牙之后,款款叫曰:“姜老爷!”
子牙回首,看见武吉,子牙曰:“你是那一日在此的樵夫。”
武吉答曰:“正是。”
子牙道:“你那一日可曾打死人么?”
武吉慌忙跪泣告曰:“小人乃山中蠢子,执斧愚夫,那知深奥。肉眼凡胎,不识老爷高明隐达之士。
那武吉的妈还是挺厉害的:“赶快找那老头去!那老头既然能说出(预言)你打死人,那老头就有办法救你。”——这里面都有相生相克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你真正懂得这些道理的时候,其实你什么都不用管了——麻烦事其实就没了。都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因为麻烦找不到你了,你不在麻烦中了。
前日一语,冒犯尊颜。老爷乃大人之辈,不是我等小人,望姜老爷切勿记怀,大开仁慈,广施恻隐,只当普济群生!那日别了老爷,行至南门,正遇文王驾至,挑柴闪躲,不知塌了尖担,果然打死门军王相。此时文王定罪,理合抵命。小人因思母老无依,终久必成沟壑之鬼,蒙上大夫散宜生老爷为小人启奏文王,权放归家,置办母事完备,不日去抵王相之命。以此思之,母子之命依旧不保。今日特来叩见姜老爷,万望怜救毫末余生,得全母子之命。小人结草衔环,犬马相报,决不敢有负大德!”
子牙曰:“数定难移。你打死了人,宜当偿命。我怎么救得你?”
“数定难移”,他倒着说的,就是“定数难移”。定数就是命中要遇到的所有的事情。历史中都讲定数。一个懂得定数的人所遇到的麻烦都不是麻烦。一个修行的人“一难一造化,一步一修行”,他还在度造化,还不是个修成的人。修成的人没麻烦。所以“麻烦”是为了修成……回头是岸!
武吉哀哭拜求曰:“老爷恩施,昆虫草木,无处不发慈悲,倘救得母子之命,没齿难忘!”
一草一木都是一个生命,一个来处、一个真实,这点同样就像西游记说的:“一难一造化,一步一修行。”
子牙见武吉来意虔诚,亦且此人后必有贵,子牙曰:“你要我救你,你拜吾为师,我方救你。”
这段话揭示出武吉遇到的麻烦有可能是姜子牙施予的。但姜子牙是个昆仑山下来的(修不成的),他哪里有资格去安排别人呢?可是,他又承载着命运,在他的悟性中能知道武吉是谁、将要干嘛。所以姜子牙即使用了他的功能,同时又顺应定数所在。这是一个修行的人可以做到的。
他讲“此人后必有贵”。既然此人后必有贵,就说明前面他打死人是有因由的,姜子牙知道。因为,如果他不说出这句话,平白无故地,怎么说是姜子牙设计的?
所以说《封神演义》厉害!一句话就解了前面那个迷障。目的是什么?目的是逼武吉拜姜子牙为师。得连上这条线……武吉是关键之人。
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以珍惜你身边的左邻右舍,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他的存在、他骂你一句,都是有原由的。
武吉听言,随即下拜。
子牙曰:“你既为吾弟子,我不得不救你。如今你速回到家,在你床前,随你多长,挖一坑堑,深四尺。你至黄昏时候,睡在坑内;叫你母亲于你头前点一盏灯,脚后点一盏灯。或米也可,或饭也可,抓两把撒在你身上,放上些乱草。睡过一夜起来,只管去做生意,再无事了。”
人家有讲究,我可不明白这些。这东西你可以叫道术、法术、小道,有着类似“障眼法”的概念……
武吉听了,领师之命,回到家中,挖坑行事。
有诗为证,诗曰:
文王先天数,子牙善厌星。
文王按照星星的位置、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时间点,他能掐会算,对应着每一个人、每件事情。但是姜子牙厉害,他可以把星星改动。文王是往上观星星,子牙是拿手压星星。文王再厉害,他是人,他只能观天象;姜子牙再不咋地,他拜过元始天尊为师父,他只要一进了元始天尊的道场,元始天尊一收他,他境界就超越了一般的(星星)!
不因武吉事,焉能陟帝廷。
没有武吉这件事情,姜子牙拜不了相。这事圆不了。
磻溪生将相,周室产天丁。
大造原相定,须教数合冥。
话说武吉回到家中,满面喜容。母说:“我儿,你去求姜老爷,此事如何,”
武吉对母亲一一说了一遍。母亲大喜,随命武吉挖坑点灯。不题。
且说子牙三更时分,披发仗剑,踏罡布斗,掏诀结印,随与武吉厌星。
所以姜子牙得做法事,就像诸葛亮借东风一样;同样像周文王建灵台——“求神仙办事”(也可以这么说,这是我理解的)。但是也是有规矩的:结印、念诀,一定是有规矩的。
一般修行的人很少戴戒指、戴这戴那……凡是对他的经脉、脉络有所影响,一般都不戴。我从来没戴过戒指,那叫身外之物。
次早,武吉来见子牙,口称:“师父。”下拜。
子牙曰:“既拜吾为师,早晚听吾教训。打柴之事,非汝长策。早起挑柴货卖,到中时来讲谈兵法。方今纣王无道,天下反乱四百镇诸侯。”
武吉曰:“老师父,反了那四百镇诸侯?”
子牙曰:“反了东伯侯姜文焕,领兵四十万,大战游魂关;南伯侯鄂顺反了,领三十万人马,攻打三山关。我前日仰观天象,见西岐不久刀兵四起,离乱发生。此是用武之秋,上心学艺,若能得功出仕,便是天子之臣,岂是打柴了事。古语有云: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又曰: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也是你拜我一场。”
活在今朝、活在利益之上的人,大多是出卖者。他一切以眼前为根本,不顾及其它。
武吉听了师父之言,早晚上心,不离子牙,精学武艺,讲习六韬。不表。
这事儿就告一段落。
话说散宜生一日想起武吉之事,一去半载不来。宜生入内庭见文王,启奏曰:“武吉打死王相,臣因见彼有老母在家,无人养侍,奏过主公,放武吉回家,办其母棺木、日费之用即来。岂意彼意欺藐国法,今经半载,不来领罪,此必狡猾之民。大王可演先天数以验真实。”
那个时候,为什么画地为牢?对于罪人来讲,同样是一份尊重——不是给他囚起来。可是,既然杀过人,他再杀人,怎么办?那是危险分子!
这里有一个类同的:美国人的持枪法。
美国在民间大概有二亿到四亿支枪。
禁枪?在历届总统,特别是川普坚决不禁枪。禁枪,就等于污辱了美国人的祖先,污辱了当初乘坐“五月花号”来美国的那些虔诚的清教徒。
美国的立国之本就是相互信任、共同约束:信任个体人可以自由地拥有一切,与天地同在,约束自己,绝不能因为自己去伤害别人,从而美国人有枪。所以,也就是因为美国这一份自由和美国人代代相传两百多年彼此相互信任的契约精神,几亿支枪在民间。这是真正对人的尊重。
对今天大陆很多人而言,难以理解这一份对个体的尊严。当你拿美国护照,成了美国人的时候,你的那一份尊严在美国的宪法中。当你去买枪的时候,你既对别人负有责任,同时这个国家又尊重你的存在、尊重你的道德、尊重你的真实。
有人说:那真有人开枪了?
永远有坏人,对不对?家财万贯的人到外面去偷,他寻求刺激……所以不能拿那个(禁枪)去污辱整体人类。而中共的体制就是这么做的,造成很多中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文王曰:“善。”随取金钱,占演凶吉。
文王点首叹曰:“武吉亦非猾民,因惧刑自投万丈深潭已死。若论正法,亦非斗殴杀人,乃是误伤人民,罪不该死。彼反惧法身死,如武吉深为可悯!”叹息良久,君臣各退。
周文王会算卦、会《周易》,但是姜子牙的本事在《周易》之上。《周易》是按照二十八星宿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的关系演绎。
二十八星宿在制衡着我们现在的太阳,而太阳却制衡着太阳系——看起来是九大行星围着太阳转,这是物理上的,而实际上它存在的一切却是为地球上的人而存在。
所以星系就对应了神仙(才有封神榜的出现),也是对应着我们自己每一个人的元神、灵魂。
只有这样对应着,才能算出来,无论是姜子牙是否能够超过文王;文王是否能够透过《周易》算出来,这是相互的关联。所以在人中会算命的所谓半喇神仙就能看见这人的生辰(你出生的时辰)。
生辰八字就是你出生的时辰——时间是个神——时辰就是太阳跟月亮的位置、你出生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当时二十八星宿的位置。算命的,厉害的可以算到二十八星宿;算得差一点的,只能算到金、木、水、火、土;那更厉害的,能算到二十八星宿外面——他就知道你的来处了。其实姜子牙就有这个本事,因为他的师父在天外。
圣人不伤生 不为己所为
正是撚指光阴似箭,果然岁月如流。文王一日与文武闲居无事,见春和景媚,柳舒花放,桃李争妍,韶光正茂。文王曰:“三春景色繁华,万物发舒,襟怀爽畅,孤同诸子、众卿,往南郊寻青踏翠,共乐山水之欢,以效寻芳之乐。”
三春,指的是阴历(黄历)三月。
散宜生近前启曰:“主公,昔日造灵台,夜兆飞熊,主西岐得栋梁之才,主君有贤辅之佐。况今春光晴爽,花柳争妍,一则围幸于南郊,二则访遗贤于山泽。臣等随使,南宫适、辛甲保驾,正尧舜与民同乐之意。”
现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原来是清朝时期乾隆皇帝狩猎的地方。就是围场。
一则去围猎,“二则访贤于山泽”。所以散宜生能知道大贤之人不在凡世。这话只能是那时候说,现在的说法是: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
文王大悦,随传旨:“次早南郊围幸行乐。”
次日,南宫适领五百家将出南郊,步一围场,众武士披执,同文王出城,行至南郊,怎见得好春光景致:
和风飘动,百蕋争荣。
桃红似火,柳嫩垂金。
萌芽初出土,百草已排新,
芳草绵绵铺锦绣,娇花袅袅斗春风。
林内清奇鸟韵,树外氤氲烟笼。
听黄鹂、杜宇唤春回,遍访游人行乐;
絮飘花落,溶溶归棹,又添水面文章。
见几个牧童短笛骑牛背;
见几个田下锄人速手忙;
见几个摘桑拎着桑篮走;
见几个采茶歌罢入茶筐。
一段青一段红,春光富贵。
一园花一园柳,花柳争妍。
无限春光观不尽,溪边春水戏鸳鸯。
人人贪恋春三月,留恋春光却动心。
劝君休错三春景,一寸光阴一寸金。
那时候,桃花是红的;柳树叶子刚发芽,是黄色的。
那花絮都落在水面上,增添水波纹。
(见几个)种稻的农夫、牧童;采桑养蚕、采茶农(采春天第一次的茶)。
鸳鸯指的是生命的繁延。
话说文王同众文武出郊外行乐,共享三春之景。行至一山,见有围场,布成罗网。文王一见许多家将披坚执锐,手执扫杆钢叉,黄鹰猎犬,雄威万状。怎见得:
怎见得:
烈烈旌旗似火,辉辉皂盖遮天。
锦衣绣袄驾黄鹰,花帽征衣牵猎犬。
粉青毡笠,打洒朱缨。
粉青毡笠,一池荷叶舞清风;
打洒朱缨,开放桃花浮水面。
只见:
赶獐猎犬,钻天鹞子带红缨;
捉兔黄鹰,拖帽金彪双凤翅。
黄鹰起去,空中咬坠玉天鹅;
恶犬来时,就地拖番梅花鹿。
青锦白吉,锦豹花彪。
青锦白吉,遇长杆血溅满身红;
锦豹花彪,逢利刃血淋出土赤。
野鸡着箭,穿住二翅怎能飞;
鸬鹚遭叉,扑地翎毛难展挣。
大弓射去,青妆白鹿怎逃生;
药箭来时,练雀班鸠难回避。
旌旗招展乱纵横,鼓响锣鸣声呐喊。
打围人个个心猛,兴猎将各各欢欣。
登崖赛过搜山虎,跳涧犹如出海龙。
火炮钢叉连地滚,窝弓伏弩傍空行。
长天听有天鹅叫,开笼又放海东青。
上面的诗词在讲述整个打猎的场景。
话说文王见怎样个光景,忙问:“上大夫,此是一个围场,为何设于此山?”
宜生马上欠身答曰:“今日千岁游春行乐,共幸春光。南将军已设此围场,俟主公打猎行幸,以畅心情,亦不枉行乐一番,君臣共乐。”
文王听说,正色曰:“大夫之言差矣!昔伏羲黄帝不用茹毛,而称至圣。当时有首相名曰风后,进茹毛与伏羲;伏羲曰:‘此鲜食皆百兽之肉,吾人饥而食其肉,渴而饮其血,以之为滋养之道;不知吾欲其生,忍令彼死,此心何忍。朕今不食禽兽之肉,宁食百草之粟。各全生命以养天和,无伤无害,岂不为美。’
当时的伏羲就把风后给说了。说,你拿这皮毛给我!?这百兽之肉,饿了吃它的肉,渴了喝它的血,为的是我们自己。可是你知道为了我们的生,却害了它的死,我们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这是伏羲作为中国第一个圣人他对生命的态度,他不穿皮草。在伏羲的年代根本没有谷物,只有狩猎了,而当时的伏羲就是那样的。文王吃素,他演绎《周易》,所以可能所谓的吃素是从那儿来的。吃素有一种慈悲之心,不忍杀生。那是局限在那个环境中,人中的圣人对生命的态度。
伏羲居洪荒之世,无百谷之美,倘不茹毛鲜食,况如今五谷可以养生,肥甘足以悦口,孤与卿踏青行乐,以赏此韶华风景,今欲骋孤等之乐,追麋逐鹿,较强比胜,骋英雄于猎较之间,禽兽何辜而遭此杀戮之惨!且当此之时,阳春乍启,正万物生育之时而行此肃杀之政,此仁人所痛心者也。古人当生不剪,体天地好生之仁,孤与卿等何蹈此不仁之事哉!速命南宫适,将围场去了!”
这里都是讲述文王不会伤及任何生命;讲述了他的圣人之道。其实是对生命的怜悯。所有的圣人都有好生之德,他吃素、不穿皮毛,任何事都是简单、自然、流畅,以生命为重。
任何一个盛世都是这样。更不可能伤及别的生命来满足自己。
其它节目中我们讲了,中国国内建火神山、方舱医院。火神山往上追溯是祝融,是五帝中的第三个,是商朝跟周朝的鼻祖的父亲;方舱引用的是“诺亚方舟”之涵义。那个时候都是以“生的概念”、维护生命的概念、延续的概念。可是方舱、火神山里的人都是被抛弃的,那正好跟古代这些圣人讲的是反的。
更麻烦的是:伤了他们、救了自己,助长了外面没有感染的人会以极其仇恨的方式去对待那些已经染疫的人……
世人不识高贤志 只作溪边老钓矶
众将传旨,文王曰:“孤与众卿,在马上欢饮行乐,观望来往士女纷纭,踏青紫陌,斗草芳丛,或携酒而乐溪边,或讴歌而行绿圃,君臣马上,忻然而叹曰:“正是君正臣贤,士民怡乐。”
宜生马上欠背答曰:“主公,西岐之地胜似尧天。”
君臣正迤逦行乐,只见那边一伙渔人作歌而来:
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应天人,义旗一举民安止。
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网恩波将歇息。
一上来就讲了成汤灭了夏桀之后经历了十一个王,走到今天六百多年了。“祝网”讲的是成汤的“网开一面”。
成汤曾经被夏桀囚了,后来放了,跟文王被囚在羑里的概念一样。成汤被放,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围鸟,四面用网全围起来了,汤就不干了,汤把三面的网都给卸下来,给鸟以生路,所以叫“祝网恩波”,那是对生命怜悯。
所有好的概念都对生命怜悯,是真实做到怜悯,而且会舍去自己,而产生怜悯;恶,是让别人去牺牲,而怜悯自己。
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
内荒于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
这是讲纣王。
我曹本是沧浪客,洗耳不听亡国音。
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
孤钓不知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这是姜子牙写给自己的,讲述从夏朝到商朝,之后将到“周”,而此时商还在,姜子牙在等着钓王侯。
文王听渔人歌罢,对散宜生曰:“此歌韵度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贤隐于此地。”
他听的歌,那个词很容易,因为是现实的表现,而他听的曲“韵度清奇”——我们解释过,眼睛看的赤、澄、黄、绿、青、蓝、紫;鼻子闻的;嘴里吃的,唯有声音是无法描绘的。
眼睛视物能够落在物上,嘴吃东西,鼻子能闻气味,但唯独声音,声音的概念高过眼睛看的、鼻子闻的、嘴上吃的。吃东西、喝酒,鼻子先闻香味,鼻子闻味存有很大的诱惑!
而我们听到的声音,层面较高。比如:《霓裳羽衣曲》那是唐玄宗所作,描写月宫。唐玄宗他最大的本事就是曲、歌、笛、诗词……听过一遍就能记住。
文王命辛甲:“与孤把作歌贤人请来相见。”
辛甲领旨,将坐下马一磕,向前厉声言曰:“内中有贤人,请出来见吾千岁!”
那些渔人齐齐跪下,答曰:“吾等都是‘闲’人。”
辛甲曰:“你们为何都是贤人?”
渔人曰:“我等早晨出户捕鱼,这时节回来无事,故此我等俱是‘闲’人。”
不一时,文王马到。辛甲向前启曰:“此乃俱是渔人,非贤人也。”
文王曰:“孤听作歌,韵度清奇,内中定有大贤。”
大贤,是指贤惠之人,真正有本事的人。
众渔人曰:“此歌非小民所作。离此三十五里,有一磻溪,溪中有一老人,时常作此歌,我们耳边听的熟了,故此随口唱出,此歌实非小民所作。”
文王曰:“诸位请回。”
众渔人叩头去了。文王马上想歌中之味,好个“洗耳不闻亡国音”。
旁有大夫散宜生欠背言曰:“‘洗耳不闻亡国音’者何也?”
昌曰:“大夫不知么?”
宜生曰:“臣愚不知深义。”
昌曰:“此一句乃尧王访舜天子故事。昔尧有德,乃生不肖之男,后尧王恐失民望,私行访贤,欲要让位。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大的、有名的贤王,儿子都不咋地。我觉得是这些圣人所面临的苦。这里讲:尧的儿子不肖。其实唐太宗跟康熙都遇到这个问题,太宗的长子、康熙的长子跟他们都有冲突,包括周文王长子伯邑考(大孝之子),因孝而产生了苦。
我个人理解:在中国历史上,有“绝对地位”的生命在人中受苦,他为中国人带来莫大的福祉,而这一份福祉是生命的付出。长子如果出状况,打击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历史书上,包括现代人也在研究,说为什么太宗、康熙的长子都出现状况?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我觉得有这个成分在里头。
所以真正的圣人在人中是受苦的、相当难的。这种“平衡”的本身,给人中留下了一种文化?
一日行至山僻幽静之乡,见一人倚溪临水,将一小瓢儿在水中转。尧王问曰:‘公为何将此瓢在水中转?’其人笑曰:‘吾看破世情,却了名利,去了家私,弃了妻子,离爱欲是非之门,抛红尘之径,避处深林,虀盐蔬食,怡乐林泉,以终天年,平生之愿足矣。’
爱、欲一定是招惹是非的。这个故事应景了纣王跟妲己之间的故事。“红尘之径”就是仕途之路,求取功名……“以终天年”:我就这么度日、我生命过去就完了。
尧王听罢大喜,‘此人眼空一世,亡富贵之荣,远是非之境,真乃仁杰也。孤将此帝位正该让他。’
一个人活着,他只走过他的一生,这个玩瓢的人他的生命在他不朽的魂魄中、在他的元神中。当他托生为人的时候他不被自己的肉身所诱惑,任何的诱惑都是因欲望、因贪婪、因仕途,因为人中的一切价值观而产生努力。任何的努力、任何的奔驰、任何的想法都是扼杀自己灵魂的自然的东西。(这个玩瓢的人)他没有!他只把自己的一生当成时间流逝的过程,这样就保住了自己元神的清净、清洁,魂魄的干净。
很显然,当一个人能说出这番话,他对这些东西都没有任何感觉。这时候,尧就说:“这正是我要找的人,这是人杰。”
尧把权力让给他的时候,这个人不会以任何自己的私欲,假借自己的权力而坑害整个国家、坑害整个子民。也就是说,他一点私念都没有,他不会以“我”为中心,他不会树立习近平思想,他不会有“看齐意识”,他什么都没有。当他(拥有权力、王位)没有任何私欲的时候,他存在的一切,使所有其他拥有私欲的人、世界变得最平和、理性。
王曰:‘贤者,吾非他人,朕乃帝尧。今见大贤有德,欲将天子之位让尔,可否?’其人听罢,将小瓢拿起,一脚踏的粉碎,两只手掩住耳朵飞跑,跑至溪边洗耳。
他为什么把瓢踏碎了?我理解:都是瓢惹的事。
正洗之间,又有一人牵一只牛来吃水。其人曰:‘那君子,牛来吃水了。’那人只管洗耳。其人又曰:‘此耳有多少秽污,只管洗?’那人洗完,方开口答曰:‘方才帝尧让位与我,把我双耳都污了,故此洗了一会,有误此牛吃水。’其人听了,把牛牵至上流而饮,那人曰:‘为什事便走?’其人曰:‘水被你洗污了,如何又污吾牛口?’当时高洁之士如此。此一句乃是‘洗耳不闻亡国音’。”
真正的意思就是那个人能远离世俗、远离诱惑、远离一切因肉身而产生的贪婪。这就是后来的禹。他成为了天子,建立了夏、商、周的第一个朝代“夏”,从禹之后他把位子让给他儿子,出现了这种传宗接代的历史。而夏朝一直走到桀,从而败亡。
文王的这段故事,讲述了当时五帝的最后一个帝王他们之间的一个故事,从而流传至今。也就是说:“洗耳不闻亡国音”,是在中国拥有文字之前,是人神共处时期,人应该有的一种生命层面。
众官在马上俱听文王谈讲先朝兴废,后国遗踪。君臣马上传杯共享,与民同乐。见了些桃红李白,鸭绿鹅黄,莺声嘹呖,紫燕呢喃,风吹不管游人醉,独有三春景色新。君臣正行,见一起樵人作歌而来:
文王跟散宜生和大臣去踏青,先碰渔夫(渔夫唱了一首渔歌)后碰樵夫,其实这就是灵异之地,有灵性的——有山、有水——光有山没有水那不行,光有水没有山那是沼泽。
下面樵夫这首诗要比上一首诗更加难懂。上一首诗强调的是韵味,一个曲。那下一首诗呢,讲述了商朝整个演变的过程(文王当然知道是商朝演变的过程)。当你以山歌的方式唱出来之后,文王意识到里面的内容显得更高。他用的词很隐讳,用了很多商朝时期一些历史背景、一些人物背景,讲起来就多了,非常长。
“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世治有隆污。
凤是珍贵之物,绝非泛泛之辈;麒麟并不是没有,只是人看不着,人不配看。世俗之人,蹉跎岁月,仕途阻碍了人们,使人们根本没有机会认得凤与麟。
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寻贤路。
龙腾兴云、虎行生风,而世人,在自己的仕途上忙碌,寻求自己的发达,就是咱们说的虎爹、虎娘,要让自己的儿子读哈佛……
君不见,莘野夫,心乐尧舜与犁锄。
伊尹是成汤的宰相。相传伊尹未遇成汤时耕于莘野,隐居乐道……他是中国菜的鼻祖。在中国,厨子要供奉伊尹。
不遇成汤三使聘,怀抱经纶学左徒。
汤建立了商,汤去请伊尹的时候,也同样是三次。周文王请姜子牙同样是三次。“三顾茅庐”——诸葛亮同样是三次。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样的“三”,是指天、地、人——“三才”,贯穿整个人的现实环境。
其实你从“三才”的角度来讲,你也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民间说的精、气、神。精是人、气是地、神是天。这就是定数……当人们懂得“三才”的概念的时候,其实就懂得人的一切:懂得自己的灵魂、懂得自己的死、懂得自己的曾经,也知道自己的过去。这是中国文化当中、生命文化中,我觉得最有趣的。
姜子牙可以坐在溪畔望水;当初的舜,他可以拿个瓢在水上玩。一般人来看,就说他有神经病,但其实他可以看到你看不到的东西,他的生命的境界在他的元神中。一个茶壶,他可以在茶壶里面看到整个宇宙。人说:不可能……
这个茶壶,当初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物质)做的:这个把儿是铁做的;这个壶盖头是木做的;这个瓷器是土烧的;里面放的水,水一定要通过火来烧,你得用开水。很多东西都包含金、木、水、火、土。所以当你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在别人的眼睛里,就是一种品味,其实是因为我们人同样是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只不过各自显现不同。所以懂得生命之后,你的摆设自然就可以天人合一。这里面讲的其实同样是这些。讲了历史、讲了过去,讲了一切,都是在讲生命。
又不见,傅岩子,萧萧蓑笠甘寒楚。
当年不入高宗梦,霖雨终身藏版土。
这“高宗梦”的概念其实是应对周文王的飞熊梦。所以梦在现实当中是有的,如果当时没有高宗梦的话,那后来的一切东西都没有——“霖雨终身”就是陷落在这种泥泞之中,什么都不存在。
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
自古以来,贤达之人(有能力之人),你羞辱他的时候,其实他不在其中。如果做不到这一份生命的感悟的话,那他就一事无成……
且横牧笛歌清昼,慢叱犁牛耕白云。
一个骑着水牛的一个娃子,他吹笛声的境界跟在水里的耕牛整体成为一个上下贯通一体的生命。
王侯富贵斜晖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就是姜子牙要等待明君的出现……(不一定贴切)。我查了历史的故事,要那么讲就有点太多(篇幅)了。
文王同文武马上听得歌声甚是奇异,内中必有大贤。命辛甲:“请贤者相见。”
辛甲领命,拨马前来,见一伙樵人,言曰:“你们内中可有贤者?请出来与吾大王相见。”
众人放下担儿,俱言:“内无贤者。”
不一时文王马至。辛甲回复曰:“内无贤士。”
文王曰:“听其歌韵清奇,内中岂无贤士?”
中有一人曰:“此歌非吾所作。前边十里地,名磻溪,其中有一老叟,朝暮垂竿,小民等打柴回来,磻溪少歇,朝夕听唱此歌,众人听得熟了,故此随口唱出。不知大王驾临,有失回避,乃子民之罪也。”
王曰:“既无贤士,尔等暂退。”
众皆去了,文王在马上只管思念。又行了一路,与文武把盏,兴不能尽。春光明媚,花柳芳妍,红绿交加,妆点春色。正行之间,只见一人挑着一担柴,唱歌而来: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磻溪。
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
这是讲姜子牙,他是反着说的,他没有见到金鱼嘛,他把文王比喻成金鱼。因为钓鱼的是姜子牙——没人知道我是谁,一个糟老头从早坐到晚,那我就只能变成一个糟老头了。
文王听得歌声,嗟叹曰:“奇哉!此中必有大贤。”
文王一听,说:不对……因为文王听这样的歌声,都是去听那个歌词背后真正的生命含意,不是词本身。
宜生在马上看那挑柴的好像猾民武吉。宜生曰:“主公,方才作歌者像似打死王相的武吉。”
王曰:“大夫差矣!武吉已死万丈深潭之中。前演先天,岂有武吉还在之理。”
宜生看的实了,随命辛免曰:“你是不是拿来。”
辛免走马向前。武吉见是文王驾至,回避不及,把柴歇下,跪在尘埃。辛免看时,果然是武吉。辛免回见文王,启曰:“果是武吉。”
文王闻言,满面通红,见吉大声喝曰:“匹夫!怎敢欺孤太甚!”随对宜生曰:“大夫,这等狡猾逆民,须当加等勘问。杀伤人民,躲重投轻,罪与杀人等。今非谓武吉逃躲,则先天数竟有差错,何以传世。”
那失算了!我这《周易》不能往下传了!这东西既然有差错,这东西就不是完美的,无法治世一生。
武吉泣拜在地,奏曰:“吉乃守法守公之民,不敢狂悖。只因误伤人命,前去问一老叟,离此间三里,地名磻溪,此人乃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叫小人拜他为师,传与小人:回家挖一坑,叫小人睡在里面,用草盖在身上,头前点一盏灯,脚后点一盏灯,草上用米一把撒在上面,睡到天明,只管打柴,再不妨了。千岁爷,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命。”
以现在中国这个大瘟疫来讲,其实我觉得每一个人没有不珍惜性命的,但是面对这种命运的一切已经到眼前,人命如纸一样,就要从新思考生命之途。
只见宜生马上欠身贺曰:“恭喜大王!武吉今言此人,道号飞熊,正应灵台之兆。昔日商高宗夜梦飞熊而得傅说;今日大王梦飞熊,应得子牙。今大王行乐,正应求贤。望大王宣赦武吉无罪,令武吉往前林请贤士相见。”
傅说,是当时商高宗的宰相。大家要知道这个概念:所有称得起王、一个国家之主身边一定有一个相,这个宰相是通天地、懂得天地的,才能使王顺天意而为;反过来,一个败落的王身边一定有妖孽,他所承受的职位也同样是宰相。就像今天的王沪宁,但是他所教唆的一切是鬼魔,走向地狱。所以正与邪之间一定会发生较量,2020年正邪大战,一定发生较量,但永远邪不压正。而人间的较量却为人间败落的王结束他的一切。是这样的涵义。
武吉叩头,飞奔林中去了。且说文王君臣将至林前,不敢惊动贤士,离数箭之地,文王下马,同宜生步行入林。
这是一份敬重和尊重,虽然他是王,但因为被请的人是通天地的,而这个王只是人中的王。人中的王懂得礼数的时候他就与天地相通了。在人中他是王,但在生命中他要得到像姜子牙、诸葛亮这样的人协助,而他们的本事远远超过这人中的王(武吉的事就显示姜子牙已经超越了),可是这些做相的人永远不会去称王,因为他的生命道德、他的生命境界决定了他不会越俎代庖,把王废了,自己称王,不可能!因为他懂得善、恶相报之理,他懂得一旦他敢迈出这一步的时候那就是十八层地狱。但反过来说,这样的生命根本没有这一步之说,因为这叫作“定数”。如果姜子牙、诸葛亮有过一思一念想取代周文王、取代刘备,那他根本不是姜子牙、根本不是诸葛亮!
所以在今天大陆的文化中很多人站在自以为是的角度去分析,说当初诸葛亮如果把刘备如何如何、把谁谁如何如何……根本不存在,这都是利益之人、尖滑之人才会有这样的分析……
且说武吉赶进林来,不见师父,心下着慌;又见文王进林。宜生问曰:“贤士在否?”
武吉答曰:“方才在此,这会不见了。”
文王曰:“贤士可有别居?”
武吉道:“前边有一草舍。”
武吉引文王驾至门首。文王以手抚门,犹恐造次。只见里面走来一小童开门。文王笑脸问曰:“老师在否?”
童曰:“不在了。同道友闲行。”
文王问曰:“甚时回来?”
童子答曰:“不定。或就来,或一二日,或三五月,萍梗浮踪,逢山遇水,或师或友,便谈玄论道,故无定期。”
其实姜子牙根本没走,他一隐身就行的,因为这是必须的。但是散宜生明白了。
宜生在傍曰:“臣启主公:求贤聘杰,礼当虔诚。今日来意未诚,宜其远避。昔上古神农拜常桑,轩辕拜老彭,黄帝拜风后,汤拜伊尹,须当沐浴斋戒,择吉日迎聘,方是敬贤之礼。主公且暂请驾回。”文王曰:“大夫之言是也。命武吉随驾入朝。”
宜生在旁曰:“臣启主公:求贤聘杰,礼当虔诚。今日来意未诚,宜其远避。昔上古神农拜常桑,轩辕拜老彭,黄帝拜风后,汤拜伊尹,须当沐浴斋戒,择吉日迎聘,方是敬贤之礼。主公且暂请驾回。”
文王曰:“大夫之言是也。命武吉随驾回朝。”
文王行至溪边,见光景稀奇,林木幽旷。乃作诗曰:
宰割山河布远猷,大贤抱负可同谋,
此来不见垂竿叟,天下人愁几日休。
文王作罢,又见绿阴之下,坐石之旁,鱼竿飘在水面,不见子牙,心中甚是悒怏。复作诗曰:
求贤远出到溪头,不见贤人止见钩,
一竹青丝垂绿柳,满江红日水空流。
这首诗讲述了这景致,讲述了文王那种心态。而上一首诗讲述了文王求贤若渴的概念。
文王犹留恋不舍,宜生复劝,文王方随众文武回朝。抵暮,进西岐,俱到殿廷,文王传旨,令百官:“俱不必各归府第,都在殿廷宿斋三日,同去迎请大贤。”
内有大将军南宫适进曰:“磻溪钓叟恐是虚名,大王未知真实,而以隆礼迎请,倘言过其实,不空费主公一片真诚,竟为愚夫所弄。依臣愚见,主公亦不必如此费心,待臣明日自去请来。如果才符其名,主公再以隆礼加之未晚。如果虚名,可叱而不用,又何必主公宿斋而后请见哉。”
这就是武将。武将都是很实惠之人,武将拿刀玩斧……跟现代的市侩之人一般,很实际、很真实、很到位,一切都以眼见为实。其实是因为他的短见、是因为他的利益所造成的。南宫适仅仅是一个武将,他很忠诚,他什么都有,但是他没有境界。
宜生在旁厉声言曰:“将军!此事不是如此说!方今天下荒荒,四海鼎沸,贤人君子多隐岩谷。今飞熊应兆,上天垂象,特赐大贤助我皇基,是西岐之福泽也。
因为姜子牙的名号,应对了文王的梦境,而这个梦境又有商朝当时的高宗曾经类似的故事,所以前有古人的对应,今天再现人间。
此时自当学古人求贤,破拘挛之习,岂得如近日欲贤人之自售哉。将军切不可说如是之言,使诸臣懈怠!”
就是讲:你必须尊重礼仪,遇到这种大贤之人你要放到最卑贱的心态,而不是秉承自己的权力、秉承自己的势力,威逼他人为你服务。
文王闻言大悦,曰:“大夫之言,正合孤意。”于是百官具在殿廷歇宿三日,然后聘请子牙。后有诗曰:
西岐城中鼓乐喧,文王聘请太公贤。
周家从此皇基固,九五为尊八百年。
五凤鸣兮真主现 垂竿钓兮知我稀
文王从散宜生之言,斋宿三日。至第四日,沐浴整衣,极其精诚,文王端坐銮舆,扛抬聘礼。文王摆列车马成行,前往磻溪,来迎子牙。封武吉为武德将军。笙簧满道,竟出西岐。不知惊动多少人民,扶老携幼,来看迎贤。但见:
旗分五采,戈戟锵锵。
笙簧拂道,犹如鹤泪鸾鸣;
画鼓咚咚,一似雷声滚滚。
对子马人人喜悦,金吾士个个懽忻。
文在东,宽袍大袖;武在西,贯甲披坚。
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毕公荣,四贤佐主;
伯达、伯适、叔夜、叔夏等八俊相随。
城内氤氲香满道,廓外瑞彩结成祥。
圣主降临西土地,不负五凤立岐山。
万民齐享升平日,宇宙雍熙八百年。
飞熊仁兆兴周室,感得文王聘大贤。
文王带领众文武出廓,径往磻溪而来。
西岐当时有三十万大军,说满朝文武都这么去请姜子牙——八十岁了……你搁现在的人,不就觉得这文王太呆、太痴了!
真正的人,要具有(文王、散宜生)这样的德性。咱们在节目中讲过,当你去骗人的时候干嘛使?把我骗了表示你伟大?然后呢……这在人的环境中是个怪圈,为什么?——死要面子活受罪。
所以,真正的好人、真正圣贤之人不会怀疑任何对方。当一个人一点儿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没有的时候,在他的背后是神、佛。他同样也遇不到麻烦事情……当你在自我的约束中、修炼人的自我把握中,很多事情是师父给安排的。
修炼不在高、低,在于“人”的自我约束,事情也就应运而生,即使遇到麻烦,也是你命中注定的。就像伯邑考死了,作为父亲的文王,非常痛苦!但他却可以诠释他的死因。这是个明白的人。一个大男人,你不做明白人,你还做啥啦?
其实在《封神演义》里,揭示了生命——看起来是故事。(书中)好像没有太浪费的字。
行至三十五里,早至林下。文王传旨:“士卒暂在林外札住,不必声扬,恐惊动贤士。”文王下马,同散宜生步行,入得林来,只见子牙背坐溪边。文王悄悄的行至跟前,立于子牙之后,子牙明知驾临。故作歌曰:
“西风起兮白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为?
五凤鸣兮真主现,垂竿钓兮知我稀。”
姜子牙是承载着元始天尊使命的人。元始天尊是人们知道的至尊的神,他不在人世中、不在现实的利益中、不在王侯中(所以生命的境界,是真正人生的目的)。
话说两头,文王来请我(姜子牙),不是我要巴结你……也可以是说给周文王听的:“我可是个老头子!你过来请我,干嘛使?”
“西风”,指西岐。五凤(编注:凤、鹓雏、鸾、鸾鷟、鹄。分:赤、黄、青、紫、白五色),凤是公的、凰是母的。凤是红色,女娲骑的是“青鸾”……
子牙作歌毕。文王曰:“贤士快乐否?”子牙回头,看见文王,忙弃竿一傍,俯伏叩地曰:“子民不知驾临,有失迎候,望贤王恕尚之罪。”文王忙扶住,拜言曰:“久慕先生,前顾不虔;昌知不恭,今特斋戒,专诚拜谒。得睹先生尊颜,实昌之幸也。”命宜生:“扶贤士起。”
文王因武吉一事,知道他的境界不及姜子牙。而文王并没有因为我是王而如何,他内心知道生命是平等的,他也知道上次他来了但不够恭敬……
“久慕先生”,文王这么说是指武吉这件事情——他用障眼法把我文王障住了。所以一物降一物、天外有天。人自然会很虔诚的。
子牙躬身而立。
无论姜子牙怎么拿俏,但是人这边文王就是王,他要尊崇礼仪,这个东西是不能越过的。有些狂妄之人会越过这些东西,就不知道礼数,一旦越过生命之间应该尊崇的规矩的时候,这样的人会出事的,其实就是功力不到位。
文王笑容携子牙至茅舍之中。子牙再拜,文王同拜。
子牙拜王,文王拜贤,彼此之间相互恭敬,谁也不欠谁。文王把姜子牙当作跟他一样,是平等的,境界平等。
王曰:“久仰高明,未得相见。今幸接丰标,祇聆教诲,昌实三生之幸矣。”
子牙拜而言曰:“尚乃老朽菲才,不堪顾问。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国,荷蒙贤王枉顾,实辱銮舆,有辜圣意。”
宜生在旁曰:“先生不必过谦,吾君臣沐浴虔诚,特申微忱,专心聘请。今天下纷纷,定而又乱,当今天子,远贤近佞,荒淫酒色,残虐生民,诸侯变乱,民不聊生。吾主昼夜思维,不安枕席。久慕先生大德,侧隐溪岩,特具小聘,先生不弃,共佐明时,吾主幸甚,生民幸甚。先生何苦隐胸中之奇谋,忍生民之涂炭,何不一展绪余,哀此茕独,出水火而置之升平。此先生覆载之德,不世之仁也。”
这话,文王没说,由散宜生来说。散宜生是文,足以安邦的人,由散宜生来聘姜子牙,来表明现实的环境。而文王的嘴里绝不会说纣王荒淫无度、荒淫酒色。文王可以直接进谏大王,但是他不会在臣子之间随便讲这话,因文王的角色是忠臣,他不会随便讲主子,但是面对主子他可以说,表示他的忠心。
这里面都包含着礼数,但是到了西方社会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儿子直呼父亲的名字,这在历史中其实是不行的……现代文化给演绎成这样了。
“先生何苦隐胸中之奇谋,忍生民之涂炭。”就是说:现在大的环境,整个商朝已经这样了,你胸中有奇谋,你是一个雄才大略者。一个对这个社会、对历史有责任的人,你不能看着生民之涂炭。你只要一展一点点才华,就能使得人世间重回升平之乐。
散宜生当时用了一张嘴,说服了妲己她爹(苏护),现在散宜生又要用这张嘴去说服姜子牙,要跟姜子牙说明白:无论从仁、义、礼、智、信,从任何角度来讲,先生都应该出仕。
本来姜子牙就等著文王来,结果人家来了,他得让人家先低头。姜子牙是半喇神仙,是修不成的,但是他比人高。境界低的生命:人,就得请他,无论是谁。
宜生将聘礼摆开。子牙看了,速命童儿收讫。宜生将銮舆推过,请子牙登舆。子牙跪而告曰:“老臣荷蒙洪恩,以礼相聘,尚已感激非浅,怎敢乘坐銮舆,越名僭分。这个断然不敢!”
文王把銮舆让给他,请姜子牙坐在銮舆上,而文王自己得在旁跟着走。这是表示文王的诚意,这里没有权、势,只有人与人之间的谦让、礼节。
文王曰:“孤预先相设,特迓先生,必然乘坐,不负素心。”
文王说:当初来的时候我就这么想好的,你一定要坐銮舆。乘坐这銮舆等于西岐的天下都是他的了,有点这个涵义。太和殿那把龙椅只能皇上坐,如果太和殿的龙椅你敢坐的话,那天下是你的。
当年毛泽东不敢坐上太和殿龙椅,如今习近平竟然忘乎所以,他敢用故宫去接待川普,真是无知者无畏。他自比毛泽东,其实超过毛泽东。毛泽东不敢坐龙椅,也就是他拿不下“中华民国”。
所以习近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笑话,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一份苦难之源。反过来:(今天的中国人)在这份苦难中能够明白过来、省悟过来、明白生命道理的人,过了这个大劫难,那就是……不得了的事了。
子牙再三不敢,推阻数次,决不敢坐,宜生见子牙坚意不从,乃对文王曰:“贤人既不乘舆,望主公从贤者之请。可将大王逍遥马请乘。主公乘舆。”
所以姜子牙他就骑了文王的逍遥马。文王的马比銮稍微差了一点点。所以“椅子”很关键,这是传统的说法。
王曰:“若是如此,有失孤数日之虔敬也。”
彼此又推让数番,文正乃乘舆,子牙乘马。懽声载道,士马轩昂。时值喜吉之辰,子牙时来年近八十。有诗叹曰:
渭水溪头一钓竿,鬓霜皎皎两云皤。
胸横星斗冲霄汉,气吐虹霓扫日寒。
这是讲姜子牙的气魄。他的鬓发已白,但是他“胸横星斗冲霄汉”——二十八星宿都在他的胸中。指他内心生命的气魄涵盖量。
换个角度讲,如果他的境界够高,他的胸怀就够高(气场够大)。境界越高,他的场越大,在这个场的范围之内没有生命敢去惹他,所有生命看到他就是尊敬。正的生命就是这样。
养老来归西伯下,避危拼弃旧王冠。
自从梦入飞熊后,八百余年享奠安。
这是指商朝的完结,商朝的完结是从“梦入飞熊后”。飞熊进入文王梦境之后,从而为八百年的周朝奠定了基础。
话说文王聘子牙,进了西岐,万民争看,无不欣悦。子牙至朝门下马。文王陞殿,子牙朝贺毕,文王封子牙为右灵台丞相,子牙谢恩,偏殿设宴,百官相贺对饮。其时君臣有辅,龙虎有依。
灵台是文王设的,“封子牙为右灵台宰相”也就是说:姜子牙有资格去登灵台,辅佐文王。散宜生没资格。而灵台是为了演绎《周易》的,也就是说:姜子牙可以通天达地。
子牙治国有方,安民有法,件件有条,行行有款。西岐起造相府。此时有报传进五关。泛水关首将韩荣具疏往朝歌,言姜尚相周。
因为姜子牙是从朝歌跑掉的,而西伯侯却聘他为相,这就成了一阴、一阳,相互对应的道理。
不知子牙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待续)
封神演义 第二十四回 上集
封神演义 第二十四回 (中集─1)
封神演义 第二十四回 (中集─2)
封神演义 第二十四回 下集
(点阅【涛哥侃封神】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