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证实太阳内部存在第二类核聚变

人气 829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0年12月21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笛睿编译报导)和所有的恒星一样,太阳的内部不断地靠核聚变将氢元素生成更重的元素。这个过程不仅放射出高能伽马射线,还产生中微子。伽马射线会被困在恒星内长达几千年的时间,不断地给太阳加温,而中微子则以光速从太阳的内部向外逃逸。

科学家已经知道恒星内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核聚变类型。太阳算是质量相对较小的恒星。这一类恒星内部主要通过质子-质子链反应(pp-chain),从氢元素产生氦元素。

而对于质量比太阳更大、温度更高、内核密度更高的恒星来说,则主要发生的是称为碳氮氧循环(CNO cycle)的聚变。这个循环由氢核依次与碳、氮和氧核发生反应产生氦,这三种元素依次担任催化剂并且再生。科学家认为这种聚变反应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这三种元素在宇宙中含量如此之大,仅次于氢和氦的原因。

这两类聚变都会生成中微子,不过所产生的中微子的能量级不同。

科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探测到来自太阳的中微子,但是除了知道它们来自太阳以外,没有发现更多特别之处,只能证明太阳内部发生了核聚变,但是不能证明是哪一种类型。

在过去十年以来,中微子探测器越来越先进,不仅能探测到中微子的能量,还能分辨它们的味态。

科学家现在终于知道,早期实验探测到的中微子,不仅来自质子-质子链反应,还来自第二类型的聚变。2014年,一个研究组探测到低能中微子,直接由质子-质子链聚变产生。他们的观测证实,99%太阳的能量来自质子-质子核聚变。

科学家认为太阳也足够大,有能力进行一部分碳氮氧循环聚变,估计太阳有1%的能量是由这第二类聚变产生。可是这种类型产生的中微子很稀有,很难侦测到。

最近意大利的中微子探测器项目组The Borexino Collaboration引领的国际团队,终于成功地检测到由第二类聚变产生的中微子。这份研究11月25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今日宇宙(UNIVERSE TODAY)的报导介绍说,检测中微子是否由碳氮氧循环聚变产生的一项最大的难度在于,它们的信号很容易被地面环境下的中微子干扰。虽然地球上不会自然地发生核聚变,某些岩石内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会触发中微子探测器,让它们误以为是来自太阳碳氮氧循环聚变的中微子。

这个研究组发明了一种复杂的分析方法,过滤这些假信号。他们的研究证实,碳氮氧循环聚变在太阳内部发生的比例约占1%左右。

研究称,虽然碳氮氧循环聚变在太阳内部的比例很小,但这是了解恒星如何演化变大的重要环节。这也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大质量恒星的生命周期,以及地球上各种元素的来源。◇

责任编辑:朱涵儒

相关新闻
新研究:加硼粉隔层提升核聚变效能
核聚变控制获得新突破
新研究利用中微子探测超新星演化细节
世界最大核聚变炉开始组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