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陆新闻

海底搜寻七昼夜–“5‧7空难”黑匣子打捞记

(//www.tvsmo.com)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5月15日讯】大连港北侧2海里处的海面上。风起云涌,波涛起伏。

新华网 5月14日报道﹐5月14日,在直径百米的海面上,“海标0507”、“烟救捞5号”和“德润”等救捞船只构成“T”字形状,在这里紧张地打捞“5‧7”空难失事客机上的“黑匣子”。

15时05分,烟台救捞局潜水员马有坚将失事飞机的第一只“黑匣子”––“驾驶舱语音记录器”轻轻托出水面,见此情景,“烟救捞5号”打捞船上的人们高声叫了起来。这时,距空难发生已经过去了7天。

7天来,这只表面为橙红色,长约32釐米、宽约20釐米、高约12釐米的小匣子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今天,它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烟救捞5号”打捞船上,国务院“5‧7”空难处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对记者说,找到失事客机的“黑匣子”标志着“5‧7”空难搜救工作取得重大关键性突破。

今天19时,“黑匣子”已运到北京,送往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由专家进行技术分析,从中查找事故原因的线索。

失落

5月7日晚,美丽的大连港海风拂面,夜色阑珊。

21时22分,三三两两的人们正沿着海边散步,享受着“五一”长假最后一天的恬静。港口值班人员正密切注视着海上船只的作业情况。

在1200米左右的夜空中,北方航空公司CJ6136航班飞机正向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缓缓降落。一切,都在正常运行中。

突然,机场塔台电台中,传来CJ6136航班机长王永祥急促的声音:飞机客舱冒烟。紧接着又二次报告:飞机驾驶舱冒烟。此后,飞机便与机场失去联系。

与此同时,正在海上作业的“辽大甘渔0998”号渔船上,船员们看到,一架飞机正急速坠入海中,在海面上激起一声沉闷的巨响。

21时30分左右,“5‧7”空难发生了。北方航空公司这架麦道82客机上的11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坠入大海中,不幸遇难。与此同时,安装在飞机尾部的重达20多公斤的“黑匣子”也在飞机解体后迅速沉入海底。

很快,海水的浸泡激活了“黑匣子”的电池充电系统。几分钟后,“黑匣子”开始向外界不间断地传递出37﹒5千赫的声波信号,等待着搜寻者的到来。

发现

“黑匣子”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俗称,对于飞行事故原因调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尽快找到它成为搜救工作的重点之一。

空难发生当晚,寻找“黑匣子”的行动就全面展开。

在海上,交通部救捞局指挥3艘装有声纳探测技术的扫测船,昼夜不停地在海上搜索“黑匣子”和其它飞机残骸。

在陆地,工程技术专家 耀辉带着烟台救捞局的两名潜水员来到大连周水子机场,登上仍在运营的麦道客机机舱,了解“黑匣子”的形状、位置、颜色、手感以及拆卸方式,便于水下探摸。与此同时,另一路人马查找到“黑匣子”的相关技术资料,为进一步的打捞提供线索。

随后,打捞小组携带声音探测仪登上了大连海事局的“海巡021号”指挥船,开始到出事海域搜寻。5月8日11时,当船行至大连港外侧时,探测人员的耳机里传来了“嘀嘀”的声波信号。

这是“黑匣子”与搜救人员的第一次接触。在空难发生20多个小时,人们终于接收到“黑匣子”发来的信号。

发现失事飞机“黑匣子”信号的消息迅速传开,焦急的人们松了一口气。

定位

“黑匣子”一直不停地向外界发送着信号,但要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它的具体位置,真如同大海捞针。

“黑匣子”定位工作随即启动。5月9日早晨,记者随同打捞人员登上“海巡021号”指挥船,目击了“黑匣子”定位全过程。

技术人员分别在驾驶舱和甲板上安装声音探测仪,把频率校准37.5千赫,用耳机仔细地倾听声音的强弱变化。显示屏上,声音的频率曲线上下波动,让打捞人员心里忐忑不安。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指挥船的电话里,不停地传来询问声:“找到准确位置了吗?”三名探测技术人员轮换着监听信号,脸上渗出了汗珠。船舱里的气氛十分紧张。

探测技术人员与船长经过短暂商量后,决定采用十字交叉法定位。首先沿着信号较强的一条线进行搜索,并在信号最强点右转90度探测数百米,再折返回最强点向前探测定位。这一招果然奏效。“海巡021号”船在海上走走停停,来来往往。2个多小时后,信号最强区基本确认在北纬35度56分、东经121度37分左右的区域内。至此,定位工作基本完成。

30分钟后,交通部烟台救捞局“烟捞5号”打捞船上的潜水员宫守杰“拍马赶到”这个区域,下水探摸,但一无所获。

胶着

“黑匣子”发射信号的电池只能维持30天左右。时间在流逝,一天一天过去了,尽快找到“黑匣子”成为搜救工作的当务之急。

负责救捞工作的交通部救捞部门作出了艰苦的努力,搜救小组指挥30多名潜水员轮番下水反复探摸,但始终没有发现“黑匣子”。“黑匣子”的打捞难在何处?

首先是“黑匣子”所发出的声波信号虽经仪器探测已经发现,但由于探测仪器只能确定在一个区域,无法确定具体的地点。面对大海,搜救人员虽然可以感知“黑匣子”的存在,但无法确定它的准确方位和距离。

其次,海水能见度极低。潜水员们在海底主要依靠双手打捞。一组两名潜水员下海后,一深潜一轻潜,一圈一圈探摸,由于“黑匣子”体积并不大,与潜水员“擦手而过”的可能性较大。潜水员宫守杰说:“失事海域水深约10米左右,能见度只有20公分,同时淤泥较厚,影响了打捞的进度。”

此外,这次空难是我国客机首次在海上发生空难,搜寻队伍缺乏相应的经验,飞机残骸散落海底各处,出事地域又位于大连港的航道,加大了打捞“黑匣子”的难度。

“黑匣子”的打捞又陷入了僵局。

有专家建议,可以考虑采取鱼网拖扫的办法。这种办法比较传统但实用,在以往的打捞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民航专家认为采用这种方法应十分慎重,如果打捞不成功,可能会破坏“黑匣子”所处环境,甚至失去信号。还有专家说,可以动用挖泥船进行寻找。应对方案开始紧急制定。

锁定

“嘀嘀 嘀嘀 ”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搜救船只的反复探摸,5月11日凌晨4时,搜索小组发现两处可能有黑匣子的疑点!这个发现,首次将黑匣子的搜索范围缩小到了较小区间。

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告诉记者,空难发生后,救捞部门先后动用60多艘船只和声纳、声音探测仪等多种设备打捞“黑匣子”,终于缩小了“黑匣子”的范围。这次锁定为下一步打捞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当天深夜11时25分,记者的手机响了。电话那边传来宋家慧兴奋的声音:“搜救工作又取得重大进展,打捞起飞机顶盖、起落架、应急发电机、应急门、轮胎等重要飞机残骸,这将对事故原因分析起到重要作用。”

宋家慧在电话里提高了声调:“更重要的是,根据对已打捞出水的机头残骸到机尾残骸位置的分析,我们已经把飞机坠落的区域缩小在长600米、宽400米东西方向海域内。”

5月12日晚20时许,打捞“黑匣子”的专用测量设备随专家抵达大连后,从机场直接送往码头装船运往打捞现场。

打捞工作又接着连夜进行。

逼近

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加快了“黑匣子”打捞的进度。

5月13日上午10时,记者在“海标0507号”探测船上获悉:“黑匣子”已被完全锁定在直径100米的海域。

当天12时左右,交通部烟台救捞局“烟救捞5号”工程船在这一海域抛锚,方位为北纬38度56分、东经121度39分位置。

14时25分,第一名潜水员姜志勤手持便携式声纳设备跳入水中,通过水下传音装置记者可以清楚地听到“黑匣子”发出的“嘀嘀 嘀嘀 ”的信号声,如同心跳般有规律。

这时,大连港外海域刮起了五六级东南风,气温较低。但潜水员仍然轮番下水探摸,一次大约要在海下工作1个小时左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色暗淡下来,失事飞机尾部上的一些重要残骸相继打捞出水。至此,搜救人员增强了信心:打捞正逼近“黑匣子”。因为麦道82型客机的“黑匣子”恰在尾部。这也说明既定的搜索方向是正确的。

当晚19时左右,搜救技术人员基本确定:“烟救捞5号”船首方向存在两个信号源,相距约40米。这很可能是失事飞机上两个“黑匣子”发出的信号。

随着成功的希望一点点变大,人们的心情也更显焦急。然而直到22时左右,“黑匣子”依然静静地躺在海底。

深夜,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急磋商,专家们分析,“黑匣子”深埋在淤泥中的可能性较大,这无疑增加了探测和打捞的难度。打捞小组当即决定:制定新的打捞方案。

出水

5月14日清晨,虽然天空仍然阴沉沉的,风还没停。天津海事局海测大队的“海标0507”号船如期赶到打捞现场,并在“烟救捞5号”船首抛锚。两船相连后,再加上原有的“德润”轮,构成了新的打捞平台。

技术人员立即在三艘船上,以120度夹角通过声纳定位仪重新确定了“黑匣子”的方位,并尽可能降低误差,提高精度。打捞人员则继续清理这一水域的杂物,为即将到来的正式打捞作准备。

经过周密的安排布置,5月14日13时30分,参加工作才9个月的潜水员王德好第一个潜入水中。

这次空难救援是王德好有生以来第一次正式参加潜水打捞行动,但凭着胆大心细,在他第二次潜水时就探摸到了失事飞机的主体残骸。这一次大家对他仍然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13时50分,王德好报告发现“黑匣子”确切信号。不久,他又摸到一件长约10釐米直径2﹒5釐米圆柱体,捞上来一看,竟然就是“黑匣子”上发射求援信号的“信标”。船上的人们不禁都暗自紧张起来:“黑匣子”就在眼前。

第二名潜水员马有坚随即穿上重装潜水服进入水中,并以发现“信标”的地点为中心作圆周式的搜索探摸,第一圈直径1米,接着是2米、3米

望着马有坚下水的海面,船上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当搜索到第6圈的时候,一件长方型的物体触到了他的双手。这一瞬间,马有坚的心似乎已停止了跳动。水中暗淡无光,能见度几乎为零。马有坚用力睁大眼睛,将东西凑到眼前,他隐约看到橙红色的外壳,上面还有黑色的英文字母。这肯定就是“黑匣子”!马有坚立即报告。

随着缆绳的收缩,15时05分,马有坚终于浮出水面,大家惊喜地看到,他手中紧握的正是人们苦苦搜寻的“黑匣子”!

打捞人员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打捞第二个“黑匣子”的工作随即展开。

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在现场对记者说,“5‧7”空难“黑匣子”搜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15日开始,救捞工作转入正常作业状态,继续搜寻第二个“黑匣子”和其余的飞机残骸。(//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