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4月12日讯】从城父继续南行,孔子和弟子们到了楚国的负函(今河南信阳)。负函原为蔡国城邑,后被楚国侵占,蔡国被迫迁都下蔡(今安徽凤台)。原蔡国的一些人民被迫聚居于负函,楚国派大将沈诸梁治理。
沈诸梁,字子高,因其采邑在叶(今河南叶县),故又被称为叶公。他的原名沈诸梁在史书中反而很少提到,如刘向《新序杂事》中即称“叶公子高”。叶公对孔子仰慕已久,对孔子师徒的到来极表礼敬之意。孔子便在负函安顿下来。
叶公刚见到孔子时,向他请教如何为政。孔子回答说:“为政之道在于使远方的人愿来投奔,近处的人安居乐业。”这是针对叶公在负函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从远处迁来的蔡人这一实际情况而发的。
大概由于叶公只是一个地方长官,他与孔子之间的关系显得较为平等,两人平时常常会谈到一些乡里琐事。
一次,两人谈起什么是正直人品。叶公说:“我家乡有位正直、坦率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便亲自去告发。”孔子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与此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而正直人品也就体现在其中了。”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位仁人首先要讲求孝道,在他看来,父子相互隐藏对方的人品缺陷,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直率。
在同孔子的交往中,叶公感到在孔子的言行中有些为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地方,他让子路说说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一时无言以对,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你怎么不告诉他,‘学而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懮,不知老之将至’,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呀。”
虽然在负函的生活十分安宁,但所依附的叶公只是一个地方官员,难以使自己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孔子决定离开负函另图发展。这时,孔门弟子中的许多人在卫国出仕,他们纷纷要求夫子回到卫国。孔子便在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与叶公辞别,离开楚国,回头北返。这时,孔子已是一位63岁的老者了。
孔子师徒由负函北返,还没有走出楚国国境时,一天,有位隐士来到孔子车旁,向他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这么倒霉?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不再着迷。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执政诸公危乎其危!”
这位隐士对孔子怀有一定的敬意,将他比为凤凰,但又认为孔子时运不济,以至于德业衰而不振。他在歌中劝解孔子,过去的不能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当今的执政者皆腐败不堪,所以希望孔子不要再热衷于政治了。
心中彷徨无定的孔子听到这人的歌子,很想同他交谈一番,不曾想等他下得车来,那人已飘然走远。古书上将这人称为楚狂接舆。
出了楚境,就要到蔡国了,一条河流横在前面。孔子看到不远处有两人在田间耕作,吩咐子路前去打听渡口在何处。其中一个人拿眼对着车上的孔子看了看,先不回答子路的问话,却向他问道:“那个驾车的是谁?”子路说:“是我们的夫子孔丘。”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得到确实的回答后,这人淡淡地说:“那么,他应当知道渡口在哪里啊。”古书上将这人称作长沮。
子路转身去问另一人,那人也很蹊跷,反问道:“你是谁?”子路告诉他自己叫仲由,那人又问:“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子路点点头。那人也不提渡口的事,只顾自说自话:“在这滔滔乱世,你们谁能把它改变过来呢?你与其跟随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古书上将这人称作桀溺。
见两人都不肯指点渡口所在,子路只得怏怏地回来向孔子覆命。从两位隐士的说话里,孔子听明白了他们的暗示:面对这种乱世,你孔丘应该知道人生道路上的渡口,不要再汲汲于从政了!然而,孔子面对一脸迷惑的弟子,长叹道:“我们既然不可以同飞禽走兽合群共处,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去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有道,我也就不会和你们一道来试图改革社会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子路掉了队,他急急忙忙地向前追。由于他路程落下太多,追了半天还没赶上。
傍晚时分,他遇到一位拄杖背筐的老者,他行了个礼,问老者看到老师孔夫子没有。老人冷冷地说:“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说完,把拐杖往旁边一插,便不再说话,只顾自己在田中芸草。子路一直恭恭敬敬地拱手立在一旁。天黑了,老人留子路在他家中过夜,并杀鸡、煮饭款待,还让两个儿子出来拜见。
第二天,子路早早地上路,追上了孔子和其他弟子。他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向孔子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隐士啊。”他又让子路回去拜见一下。子路赶到老人家中,老人已经走了。
离开老人的家,踏上归途时,想着自己跟随夫子周游天下的艰难经历,再看看这位老年隐者的生活原则,子路深有感慨:“一个人如果有辅佐君主的能力,而不出来做官,是不义的行为,因为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就可以废弃呢?想洁身自好,而隐居草莽之间,其实是乱了君臣间的关系。君子出仕在外,就是要实行君臣之义啊。我们的主张行不通,自己早就知道了,但还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子路遇到的这位老人,古书上称为荷??丈人。
这里可以补充说明的是,上面所提到的接舆、长沮、桀溺、荷??丈人等称呼,都不是几位隐者的真实姓名,因为当时没有来得及询问,后世之人无从得知,曹之升《四书摭余说》中谈到这一点时说:“《论语》所记隐士皆以其事名之。门者谓之‘晨门’,杖者谓之‘丈人’,津者谓之‘沮’、‘溺’,接孔子之舆者谓之‘接舆’,非名亦非字也。”(//www.dajiyuan.com)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