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杂志披露中国发展隐形战斗机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1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陈苏13日报导) 根据最新一期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导,中国正在发展隐形战斗机,预期将在2010年之前开始试飞。记者就这一研制项目对中国空军现代化的意义,对台海军力平衡的影响,以及中国是否在可预见的未来有能力挑战美国空中优势等问题,采访了一些军事和安全问题专家。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亚洲特派员平可夫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上,披露了中国正在研制隐形战斗机的消息。他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说,中国通过20年的研制,于今年8月把第三代战斗机–歼10型战机批量编入现役之后,现在已经正式启动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计划,由沈阳飞机公司负责。

平可夫在解释隐形战斗机的主要技术特征时说:“第四代隐形歼击机将考虑的是以隐形为主,也就是说让雷达发现得越晚越好,甚至老式雷达不能发现它。另外一个技术特征是希望达到超音速巡航。超音速巡航需要更大功力的发动机。为了实现隐形化的特征,当然对材料的要求会更高。同时所有的武器必须悬挂在战斗机的内部,而不是象传统的战斗机那样挂在外部。

美国智囊机构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曾经担任美国在台协会主任。他认为这一消息具有意义,但是中国是否真的能够取得成功还有待于观察:“这一消息具有意义,但是并不令人惊讶。中国一直希望在各个领域改善它的军事技术。还需要观察中国是否象简氏防务周刊的文章预测的那样,能够很快研制成功,有些军事技术领域的发展需要的时间恐怕比预想的要长。”

*巨大财力是军备发展后盾*

简氏防务周刊亚洲特派员平可夫说,中国完全有可能在2010年之前研制成功隐形飞机,其原因有:中国在研制第三代战斗机时积累了经验,包括设备更新,技术力量的储蓄以及学习外国技术的经验,现在已经拥有研究第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初步规模,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通过20年的改革开放拥有巨大财力:“(中国)今年公布的国防预算将近200亿美元,拥有采购武器装备的就将接近70亿美元,光是采购武器装备的费用就相对于20年前它整年度的国防预算,甚至还要高。”

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三大的空军,并且在不断注入大量的金钱和力量改善其装备,但美国智囊机构蓝德公司最近在一份有关中国空军的报告中说,中国离崛起成为有份量的全球空中力量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因为中国在领导水平、战略、人力、技术以及基础设施、预算和竞争力等各方面都不充份。

*中国空军现役武器80%是破烂*

平可夫说,蓝德公司的评论就目前阶段来看没有错。以美国的标准来看,中国空军的现役武器80%都是破铜烂铁。但是平可夫说,以中国空军目前这样的发展速度看,随着歼–10战斗机的大批量投入现役,随着中国试飞隐形歼击机,中国空军正在迅速提高现代化水平。

平可夫认为,台海的军事平衡在未来15年到20年内将会明显向大陆倾斜。他说,人们已经看到台湾采购美国军备的财政困难,此外美国是否在2010年愿意向台湾出售最先进的隐形歼击机,还是一个未知数。台湾本身也不具备研制隐形歼击机的技术和相应人才。一旦中国研制成功,就不太容易挽回台湾的军事劣势。平可夫说,在这种局势下,美国一定非常关注中国研制隐形战斗机:“如果一旦台湾海峡发生大规模冲突,美国希望卷入的话,那么(中国)新一代的一系列空中武器对于美国很可能就是很沉重的负担。 美国就必须考虑介入以后的成本问题。如果成本实在太高,美国伤亡过大的话,美国就会考虑介入的方式、介入的力度。所以我想美国一定非常重视中国进行新一代歼击机的研制和发展。”

布鲁金斯学会的卜睿哲说,如果中国成功研制出隐形飞机并且大量投入使用,那就会大大提高突袭的能力。卜睿哲不肯提及美国是否届时可能会大大加强台湾军事技术防卫能力的可能性,但他说,在一方加强隐形能力的同时,另一方自然会提高防卫监测能力。

平可夫说,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掌握隐形战斗机的技术。他说,虽然俄罗斯十多年来一直在谈论研制隐形歼击机的计划,但是由于缺乏经费到目前为止没有正式启动。即便是欧洲国家也没有进入研制阶段。平可夫认为,中国一旦掌握了第四代战斗机需要的新型涡轮发动机和新型武器等高技术,这对中国空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中国试图赶上美国,挑战美国的F-22 型和F-35型隐形歼击机。

卜睿哲则认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不可能挑战美国的空中优势,因为美国也没有停滞不前,仍然在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军事技术与强势: “我们拥有科学、技术和财政能力。而且美国现在已经决定要保持住自己的军事优势。超越全世界各国是美国的利益所在。”

(//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先进军事技术 俄倾囊售中共 美国忧心忡忡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特稿】  严家祺:反NMD与美国“太空部队”
北京拟斥千亿向俄购武 两国定期交换涉美台军事情报
对抗中共威胁﹖印俄签署百亿美元军售协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