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妈妈叙述我们成长过程的文字,到现在转眼已经过了十年。匆匆十年,这期间,不断地离开家到各地工作,一个城市换过一个,一部戏接一部戏,待在每个陌生的城市,从一开始的疏离陌生,渐渐也成了习惯。不仔细想想,还真没意识到什么时候开始,离家依旧可以睡得如此安稳。
突然想起小时候,被妈妈留在阿姨家过夜时,总会有一种心很空、没着落的感觉,明明和阿姨也很亲,但就是不想和妈妈分开。现在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算算竟比小时候分开的时间还少。有一年细数,回台湾的时间包括工作、过年,住在家里竟然不到半个月。
我不在的时候,妈妈都在做什么呢?
有时候,会接到她一个人在餐厅吃炸猪排的讯息;有时候,我会看到她传来穿新衣的照片,得意的说买得多便宜;有时候,会看到她去爬山、泡温泉,全台走透透。那时的她看起来、听起来都在笑,但是不是也会像我小时候,有一种心很空、没着落的感觉?
她说过,年纪愈大回忆起过去,总是旅行令她印象最深。所以这几年,工作一有空档,即使只有几天,我和姊姊还是会带她出去走走,有时日月潭,有时日本。
也只有这个时刻,我们放下工作,不赶行程、不赶飞机、不赶赶赶。这时候,我们又像变成三姊妹,钻在一床被里天南地北的聊,姊姊的婚姻、孩子,我的生活等等。
当然,也会只有我和妈妈的旅行。我们两在金阁寺手牵手看枫叶,听妈妈说三岛由纪夫所写的名著《金阁寺》的典故,心想妈妈多么博学多闻。妈妈有时候也会变得像我不认识的另一个人,既陌生和又遥远。
在演讲台上滔滔不绝的她,以及被采访时自信从容的她,和那个撒娇想参与我跟姊姊悄悄话的她,不一样。
由于我们忙于工作而忽略她,因想念我们而变得脆弱的她,和我们以为永远能撑起一片天的妈妈也不一样。
愈是长大,愈是发现,平常我们认识的妈妈,原来是为了保护我们,不让我们受伤,而故作壮大坚强的妈妈。
就好像小时候听过的一个“妈妈爱吃鱼头”故事一样,妈妈总是把鱼肉留给孩子,孩子就理所当然认为妈妈爱吃鱼头。
意识到这道理的同时,让我既羞愧又心疼。
这些年随着我们愈来愈独立,我渐渐看到那个真实的妈妈,她敏感、脆弱、幽默、大方,在文字的天地里总令我佩服,敏锐的体会与观察,加上细腻、真诚却充满意象的文字叙述,这个妈妈,总是一直在发光。
另一面,她的身体状况开始退化,眼睛、睡眠问题日益严重,在心理上对我和姊姊的需求,也因着我们不在身边更加易感。
仔细再想想,这些年在外头依旧可以睡得安稳,不是我不需要她了,那是因为心里有个安全的地方。在远方,那个她一直守着的家。小时候害怕去别的地方住,是因为怕被留在那里,是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而现在,是因为相信,不管去到哪里,只要回去,她会一直都在。
她会一直都在吗?我不敢想像没有她的日子。
时间好慢也好快,机会成本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代价,这也是每一个为自己梦想打拼的孩子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陪伴,是现在她最需要而我们最少给她的。每每想到这,都令我十分难受。而我在努力求得平衡的同时,期待妈妈有更精彩的生活,期望她在文坛挥洒自如的同时,身体健康,好好的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不需要再为我们隐藏自我,不需要再坚强。
因在我们心里,现在只需要一个“做自己”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就够可爱,够让我惊艳了!◇
——节录自《凿刻家貌 》/ 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文苑〉登文)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