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着草鞋、粗布龙袍上朝。在位23年,他没有建过宫殿、不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不增添。
峰回路转 顺天意登基
刘恒的母亲薄氏原为魏王妃,面相师许负曾给薄氏相面,说她有当太后的命,会生一天子。魏国灭亡后,薄氏被刘邦纳入后宫。
一次,薄氏陪侍刘邦,梦见一条苍龙盘踞在自己肚子上,此后薄氏便生下刘恒。
刘恒8岁时被封为代王,母子不得宠,长住在封地代国。但也因此在刘邦死后,躲过了吕后的毒手。
公元前180年,汉臣周勃、陈平等人联手诛灭了吕氏家族,废了少帝刘弘。代王刘恒仁孝宽厚,母亲薄氏谨慎谦和,与吕后没有瓜葛,朝臣们决定拥立刘恒为帝。
闻讯后,薄氏母子和代国属臣都怀疑有阴谋,唯有宋昌说:“太尉周勃仅凭调兵的符节(正式调兵须虎符),京师北军就袒露左肩拥戴刘氏,这是上天的授命,代王贤圣仁孝,闻名天下,大臣们是顺天意,请不必担忧。”
刘恒遂占卜,卜得“大横”之兆,意为将即位天子。刘恒又吩咐舅舅薄昭进京,打听到情况属实。之后,他才带着属臣奔赴京都。到了城内,负责行政、司法和军队的三公及二千石官僚纷纷列队,拜见新帝。
代王刘恒“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推让皇位三次,之后,以君主的身份又谦让皇位两次。众臣一再恳请:“您奉宗庙,天下诸侯及万民认为最合适!”刘恒这才即位。
亲民仁政 废除肉刑
刘恒登基当夜发的第一个诏书,不是犒赏拥他为君的功臣,而是施惠天下百姓。他大赦天下,赐男子加爵一级,将牛和酒赐予女子,举国同庆5天。
之后,文帝下令,凡8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每月供给米、肉、酒等食品,免除家中两个人的算赋(汉代朝廷对成年人征收的一种人头税。规定15岁到56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交纳120钱);90岁以上的老人,另赐帛絮等物品,免除一个儿子的赋役。文帝还将每人每年120钱的算赋降到40钱,还下令将成年男子每年一次的徭役改为每三年服役一次。
即位不久,文帝废除了妻孥连坐法,不株连九族,不诛罚无罪之人。即位第三年,他下诏书废除诽谤妖言法,不管百姓提出什么批评意见,官吏一律不准干涉。有时,汉文帝在路上也会停车,接过访民奏章,并说:“可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放一边,这有什么要紧呢?”
汉文帝十三年,太仓令淳于意犯罪,其15岁的小女缇萦随其一同上京领罪,她上书文帝:“死者不可复生,受肉刑者不能恢复原状。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缇萦的勇气和孝义,感动了孝子刘恒。
同年,文帝下诏说:“现在虽然有三种肉刑,但犯罪并没减少。难道是朕的德行不够吗?教化不明吗?我真是惭愧。为君者是天下百姓的父母,百姓犯罪,还未教育,就要受到斩断肢体之刑,这是父母的心意吗?”文帝诏令天下,废除了三种肉刑,将同等罪行改为以笞刑惩罚。
皇帝亲耕 皇后亲桑
“男耕女织”作为一种礼制,规范古代社会家庭内部的男女分工,以此承担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职责。
文帝登基第三年正月,下诏书建立帝王亲耕制度,并决定对于百姓中犯有拖欠偿还、缴纳县署的种子与粮食之罪,或交纳不齐之罪,都予以赦免。文帝十三年,发布了《耕桑诏》:“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在春耕的时候,皇帝亲自率领臣下耕种,皇后亲自率领宫女采桑、养蚕。
文帝即位第二年,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第三年,汉文帝采纳太中大夫贾谊的奏请,在春耕前,各县衙对少种子、缺口粮的农户进行农贷,鼓励百姓多生产。即位十一年,再免一半田租。之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文帝下令在京的列侯回到封地,减轻粮食物资运输的负担。为减轻国民对军粮的重担,文帝采用了晁错的“纳粟授爵”,允许富商高价向农民买粮食,输送到边疆,以换取朝廷的爵位。
为增加民间财富,文帝允许私人开采矿山,山林渔泽也面向社会开放,国家管控的盐资源也同样开放,不与民争利,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民间财富的增长。文帝十二年,下令“除关无用传”,即消除各诸侯国领地的封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布德偃兵 宽仁对待臣属
文帝非常注重君主的德行。登基后,他即诏命功臣周勃、陈平担任“右丞相、左丞相”,其余将军加官赐金。代地属臣则升任贴身侍卫。为被吕后贬斥的刘姓诸王恢复封号、封地。登基的当年,他还诏令郡国不用向朝廷献呈财物。
吕后专权时,南越王赵佗自立为南武帝,发兵侵犯边境。文帝即位后派人到赵佗的老家,修葺好他父母的坟墓,安排好他的兄弟。又亲自写了一封很诚恳的信,派使臣带着礼物到南越去。赵佗十分感动,当即宣告:取消帝号,归属汉朝。
吴王刘濞对朝廷不满,装病不来朝见文帝,暗地发展势力对抗朝廷。汉文帝送他一张几桌和一根拐杖,体谅他年老,准他免礼、不必上朝,避免了一场争战。
文帝五年,官员报告说,淮南王刘长出入时车马仪仗仿照天子的规格,擅自制定法令,派人联合闽越和匈奴的军队。大臣们议论“刘长应当在街头被处死,暴尸示众”。皇帝宽仁,赦免了刘长的罪过。后刘长死于流放路上,文帝追封淮南王刘长,为他定谥号为厉王,封他的三个儿子为列侯。
三朝元老右丞相周勃的儿子周亚夫贤能,官拜将军。文帝到周亚夫的驻军地细柳慰军,被周亚夫手下挡在军营外:“军中只听将军令,不听天子诏。”文帝拿出符节,才被允许进营,又被要求放慢马速。
身穿盔甲的周亚夫出来迎接的时候,只对皇帝行拱手军礼,未行跪拜礼,文帝身边陪侍的众臣颇有非议,文帝却赞叹说:“这才是真将军。”文帝驾崩前嘱咐景帝:“危急时,周亚夫可担重任。”后周亚夫果真帮景帝平了七国之乱。
不盖皇宫不修园林 一切从简
《史记》记载,汉文帝在位23年,从没有建过宫殿、不修园林,也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不增添。不仅如此,皇帝及后宫嫔妃的吃穿用度也是一切从简。
有人给皇帝送千里马,文帝退回去了,还把路费补偿给送马人,并下诏,“朕不接受送礼,天下人就不要送了。”有人建议造一个露台,文帝叫人算了一下,需要一百金,当时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也不过一百金,文帝便决定不造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病逝,临死前立有遗嘱,全国的臣民只戴三天孝,期间不禁止结婚、祭祀、饮酒吃肉等活动。文帝要求丧事低调简约,他的陵墓里,全是瓦器,无一片金属。
善纳谏 不偏袒 秉公执法
一次,一乡人惊了御马,文帝让廷尉张释之严惩。查明案情后,廷尉只罚了那人一点点钱就将他放了,文帝问原因,张释之说:“法律规定就只能罚那些钱,按照圣上的意见办,以后法律还怎么取信于民呢?”文帝思量后说:“廷尉的处置是对的。”
慎夫人在上林苑和皇上、窦皇后同席而坐,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坐,文帝不太高兴。袁盎道:“我听说尊卑有别,上下才能和睦。陛下宠爱慎夫人,就任由她逾礼。陛下难道不知道吕后残杀戚夫人吗?”文帝纳谏,慎夫人也赏了袁盎五十金。
刘恒的舅舅薄昭有护驾之恩、辅佐之功。受封车骑将军后,日益骄横,一次竟将朝廷使者杀了,按律当斩。杀之,情义、孝义上说不过去;不杀,国法难容,史上还有外戚为患的教训。文帝左右为难,便招来张苍、贾谊商议。
贾谊建议派人劝薄昭自决,文帝同意了,没想到薄昭迟迟不肯自行了断。文帝于是想了个办法,命大臣们穿上丧服,一起赶到车骑将军家哭丧,薄昭一出门,大家都嚎啕大哭起来:“给国舅送丧……”薄昭只好拔剑自刎。
文帝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在“二十四孝”中名列第二。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在病榻前服侍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之后才放心拿给母亲服用。薄昭是薄姬唯一的弟弟,而国法当前,文帝最终还是决定按律处置了亲舅舅,这也是非明君而不能为。
首发罪己诏
文帝经常说:“我当皇帝是上天的安排,如果天有灾异,就是上天对我的告诫。怨而生祸,福由德兴,百官的错误,应由我来负责。”因此,当天象出现日、月食等异象,他就要求大臣们及时帮助检查自己有什么过错。
每当收成不好的年份或民间有疾病肆虐,文帝总是责问自己:“是政有所失、行有过错吗?是天道不顺、地理不得、人事不和、鬼神不享吗?是百官费用太大、无用的事办得太多了吗?”
匈奴犯边境,文帝又检讨自己:“自己的德行不够,才使外夷侵犯啊。”于是同匈奴和亲,同时加强边境军防,政治上更加开明,虚心纳谏。
文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冬,一月内出现了两次日食。于是文帝颁布了罪己诏:“我听说上天生育了万民,为他们设置君主来抚养和治理他们。君主不仁德、施政不公平,上天就以灾异相警示,来告诫他天下没治理好……”这是史上第一个由皇帝正式发出的罪己诏。
“我对下不能治理和养育万物生灵,对上有损于日、月、星辰的光辉,我的不仁德实在是太严重了。我的命令到达时,都要思考一下我的错误,以及我所知、所见、所想都达不到的地方,请求你们告诉我,并且推选贤良方正,能够直言极谏的人,来纠正我的过失……”
此后,汉文帝还要求朝廷的“秘祝”(向上天祈祷)官不要把罪责推卸到百官身上,也不要把祈福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而是要把罪归于皇帝,把福降临到天下百姓身上。
敬天重德、开明仁义的汉文帝,感动了上苍和黎民百姓,也开创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文景之治”,给后世留下了借鉴和千古美名。@*#
参考资料:
1. 《史记‧孝文本纪》
2.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3.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4. 班固《汉书》
责任编辑:李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