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华夏智慧与趣味

夏至节俗 别忘了吃面好养生!

作者:容乃加
夏至到了,吃夏至面来保健!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2725
【字号】    
   标签: tags: ,

在一年中,夏至日是一个转折点。一年中算来夏至夜最短;从阴阳演递转变的意义上讲,夏至日一过,阳消阴长、各分东西。俗谚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就反映了夏至过后日渐短夜渐长的自然现象。

夏至节气食俗,俗谚有这一说:“冬至馄饨夏至面”。 (pixabay)

夏至是最早成立的四个节气之一,也称“夏至节”或“夏节”,古早民俗中流传夏至吃面,这种食俗除了反映四时节气的变化,还表现了什么文化内涵呢?夏至吃面真有保卫身体健康的好处吗?

夏至尝新 谢天谢地谢祖穰灾

现代人喜欢尝新鲜、尝新食品,回顾中华民族祖先,也早有这样的习俗。天子以新收成的五谷,进献于宗庙,称为“尝新”。《礼记.月令》记载:“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尝新前先举行奉献天地、先祖的祭祀,展现了诚敬谢天、谢恩和不忘本的精神。

夏至,小麦收割的季节! (pixabay)

《周礼.春官》记载冬天祭天、夏日祭地,同时也带有禳灾除疫、免除饥荒灾祸的祈愿:“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以禬(*去除疾病灾祸的祭祀)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因灾祸而死)。”

夏至到了,正是小麦收获的时候,新麦登场趁鲜尝新,做成清香美味又弹牙的饼、面食,美味又营养丰富。汉代的公卿百官中的少府官属下设有“汤官”一职,供食宫廷大内饼、饵(宋代《职官分纪》记载汉官典职)。可见营养美味又令人齿颊余香的饼、汤饼在汉代已经有专人职司。当时的饼是用水调和面粉然后蒸食(西汉字典《急就章》)。汤饼,是汤煮的面食,像是汤面、汤面疙瘩等等,也有人说汤饼可能就是面条最初的叫法。

馄饨面。 (pixabay)

消暑辟恶

南北朝时留下的《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夏至后入伏吃汤饼的民俗,“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夏至后就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尤其是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入伏,蒸溽燠热,当时人在溽热中“辟恶”的方法之一是吃汤饼。

魏文帝在夏天赐何晏吃汤饼。图为魏文帝曹丕画像。(公共领域)

三国时人夏天吃汤饼、请人吃汤饼,曾经留下这样的趣闻。说魏文帝看何晏(曹操女婿)“美姿仪而绝白”,怀疑他脸上擦了粉,就在夏天赐他吃汤饼。何晏吃着吃着热出一身汗来,用朱衣拭汗,面色白白皙皙透亮依旧。汤饼带出了淋漓汗水,也验证了何晏的“绝白”本色。[1]

再说到夏至面的保健好处。燠热的天气容易让人胃口不振,导致周身疲惫,热使人酷爱冰品却让身体的火气更旺、新陈代谢低下。从阴阳消长的角度来看,夏至阴伏在内,外热内寒,容易吐泻。此时吃新鲜的热面,吃后出一身汗,带出体内囤积的垃圾,带出湿气,新面营养丰富,即时补充身体的热能和精力。看来古人早懂得这种营养与卫生的科学道理,风俗一言以概之就叫“辟恶”,让人容易接受、实行。今天的人,多了解一些古人的智慧深奥,可不要以无知的“迷信”来概括它呀。

冷淘面和夏饼

枸杞猪脚面线,面可以做成“冷淘面”,猪脚的油脂高,酌量摄取。(许享富/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虽说夏至热面好处不少,有人吃不了,就来碗不热的凉面吧。清代时北京的夏至流行吃“冷淘面”,是现代人说的凉面的一种,俗称“过水面”。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夏至大祀方泽(按:各方土地神明),乃国之大典。京师于是日家家具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

面条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煮面时,配料加上芽菜类,和小黄瓜、红萝卜丝、香菇丝等等蔬菜类,以及蛋、肉丝、海鲜等等,让摄取到的营养素完整、充足。精瘦的猪肉丝或鸡胸肉丝,油脂比较少,是低热量的选择。

肉燥凉面。(pixabay)

除了夏至面,也有吃夏至饼的习俗。

淸人翁瑞恩《双调望江南 夏饼》的题注记载:“湖俗夏至日摘鲜麦芽制饼,以馈亲友”,这首词就表现了江南吃夏至饼的风情,美味的、如兰幽香的夏饼让人增进食欲;一面吃面食一面赏莲花、赏月成了夏日风物诗:

春光暮,夏至一阴旋。麦陇风来香细细,炊烟何处识红莲。仔细与君看。

玲珑式,月影恰团圆。纤手搓来形似玉,银刀擘处气如兰。珍重劝加餐。

夏至从古来就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节俗,反映了炎暑防暑、避暑以及利用物产的智慧。先人的民俗展现了顺应节气过好日子的生活乐趣与智慧。

注[1]《太平御览·夏上》《语林》:“何平叔美姿仪而绝白,魏文帝疑傅以粉,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随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

-【华夏智慧与趣味】系列文章待续-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中国人很早就有夏至节俗,夏至的至有三义,夏至这节气在中国起源甚早,周朝天子已经在夏至祭地,〈夏至九九歌〉描写夏天的气候与景象演变。夏至,今日一阴生。天地运行带来了季节的循环变化,夏至天地阳消阴长步入转折起点。 夏至,中国人讲“天人合一”,表现在节俗生活、自然和民谚中。
  • 6月21日18时07分太阳到达黄经90°进入夏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古时候又把这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 夏至这天是白日最漫长,黑夜最短暂的一天。过了夏至白日就慢慢变短、黑夜就慢慢变长了。这个时节瓜果正盛,汁多味甜。这时多吃些当季瓜果,可帮助除湿解热;再来一碗夏至面,就更完美了。
  • “七月食瓜”描绘食瓜的生活文化?“瓜田李下”是怎样的修身哲学?为何说“荣华未必是荣华,园里甜瓜生苦瓜”?从“瓜”中看中华文化。瓜瓞绵绵,华夏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也在其中展现。
  • “九九”也是阳数之极,九九归一,满溢又将还原,黄金之秋将逐渐褪色,所以“重阳”也是个阴阳变化的关键日子。在古时的九九重阳就有了一些天人交融的登高赏景、感恩祈寿和避厄的风俗,也是今天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曲。
  • 天地四时节气的循环,例如秋分的“阴阳相半,昼夜均,寒暑平”的现象,年复一年在时光隧道中循环往复,准确而无穷无已,这是谁的造化呢?“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借着秋分的展现,让我们重新思考上天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吧!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白露是从夏到秋、从热转凉的转折点。中医养生注重顺应天时,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白露节气时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天时的大变化来收敛阴精,以养生呢?秋天养生调护重点在于照护心神与呼吸系统,要怎样进行呢? 中医的养生一般从日常生活的起居、运动、饮食和身心各方面齐步进行调护: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佛教称“盂兰盆节”,从南北朝时代就有以“盂兰盆会”超度的作法,后来的历代也很盛大。“盂兰盆会”怎样慈悲救赎?怎样探涉了生命遭业报时的救赎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