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起床你还不快起床,赶快去洗便当盒,都快迟到了!”隔壁的王妈妈又开始骂小孩了。
我懒懒的翻了身,恍惚当中有一丝清醒,今天是没有设定闹钟的日子,翻身想再睡去。这时,小孩开始嚎啕大哭,夹杂着铝门被用力的拉开,又用力的关上,“啪…”,机车也轰隆隆的响起,在高音、快版的交叠中呈现出一种纷乱、喧闹的场景。王妈妈吼叫着“老是要人家催,再不上车,晚上回来就不准吃饭。”紧接着一阵随风飘荡的哭声,交错摩托车排气管的声音“澎…澎…”,渐行渐远的结束在巷口。
街道再度恢复平静,晨曦的阳光依旧温柔,窗台上的小花盆精神奕奕,有一种闲逸的情绪在萌芽,睁不开眼的我带着微醺再度进入梦乡。
孩子要的是具体的爱
梦中,我望见阿嬷佝偻的身影,走路有点慢、讲话是轻声的,阿嬷牵着我,她的手有点皱又单薄,每天早上我们一起走到小学,我是阿嬷扶养长大的孩子。
阿嬷没有念什么书,也不会教我功课,联络簿的签名栏是盖手印的,在学校我成绩不突出,因为没有人教我功课,有时候我会做错事,阿嬷会拿藤条打我、还要罚站,但是我很少听到她对我大吼大叫。长大后我到孤儿院当志工,发现很多孩子行为偏差,因为他们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但是却不清楚“行为”的本身是对与错,成年后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无业游民或是扰乱秩序者。
某次,参与某个社会救助的会议,有位家暴中心的成员分享:有个优渥家庭的孩子是资优生,孩子在学校常被发现身上有伤痕,但是他总是坚持自己撞伤、跌伤,老师和家长接触几次发现也无异样:父母都是高知识份子。后来经过社工介入调查才发现,孩子的母亲因为对孩子的成绩和表现要求过高,常会不自觉的情绪失控,因而有不合理的体罚,甚至暴怒后常殴打孩子。
萨提亚家庭治疗创始人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曾表示:“孩子的问题,来自于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家庭的健康才能带来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曾经思考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又应该怎么去教育下一代。但是这个议题广泛又难聚焦,或许可以确认的是“孩子需要具体的爱”。
孩子在幼年对于“错事”的定义通常广泛而模糊,只要大人认同、应允的事情就以为是“对的”,反之是错的,而非依据普世价值、道德规范来衡量善恶行。孩子会担忧自己的表现遭致大人的排斥或否定,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会吸取正(反)面教训来定义对(错)事。然而,正面、积极的人格养成是需要环境和大人的用心培养的,就像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养成,除了短时间重复锻炼核心肌群,还需要经常训练才能维持。
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好的,坏的,善的,恶的,什么样的人都有。过去老人家常说,孩子小时候就要教好,长大后就不好教了。其实这句话涵义深远,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累积人生的视野,从幼年被动接受大人的教养,到青春期的叛逆,一连串的人生际遇穿插的是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然而不变的是父母的爱。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瞳孔里的小人,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父母的缩影。与其思考要怎么教育好孩子,不如换个思维,学习怎么当个优质的父母。
正面认识孩子的偏差行为
有时候,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问题才会犯错;如果是明知故犯或累犯,不妨反过来思考我们教育的方式是否要调整。请思考是否曾对孩子用责备性的语言:“你很讨厌!”“你不能用心一点吗?”“不要这么懒惰。”或是简略的夸奖、敷衍式称赞:“你很乖”“你好棒”。然而,对于还在学习和人互动的孩子,这些责备的话或模糊的形容词让他们不容易具体了解行为本身的优劣,无助于反省与思考。
请试试以下正面的用语:“我能玩你的玩具吗?”“我和你交换玩具玩好吗?”“可以不要推我吗?这样我会受伤”;称赞的内容:“妈妈不在家,你没乱跑,你真乖!”“宝贝,这次比赛虽然没得奖,但是妈妈看到你认真准备的态度,真的好棒!”;告诫的说法:“餐盘吃完要随手洗干净晾干,这样才不会滋生细菌,也可以分担妈妈的忙碌。”“出门前注意上课要携带的物品,妈妈要上班,不能随便离开办公室,我们用心一点养成好习惯好吗?”
压力不是贬抑词
孩子面对外在环境产生情绪压力时,正是训练耐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时机,面对这样重要的课题,如果父母没有重视,反而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容易让孩子产生偏差行为。孩子的行为不但没有获得矫正,还误以为自己就是“坏孩子”,因而养成负面、消极的性格,没有自信或否定自己。上一代人情绪管理不良承传给下一代人,彼此生厌,这也难怪有的孩子会怨恨自己的个性像爸(妈)。
人生充满着很多挑战和机会,温室的花朵容易夭折,我们要怎么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不单是有阳光,风吹雨打也不少呢?“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你。”我在职场上曾经遇到一位同事当面告诉我,他莫名的讨厌我,所以不愿意接受我的管理,当下我觉得错愕,事后,我更明白为什么现在励志的书籍这么多,批评的人永远不会少,这就是生活。因此,给孩子的爱还应包含面对压力的包容和气度。
有很多父母一生任劳任怨地辛苦工作、只为给孩子满满的爱,但是过分干预的爱反而容易教养出“孩奴、妈宝”。“是妈妈不好没帮你拿水壶”“记得带铅笔,记得带手帕,记得…”“隔壁小明有补数学,你也去补,不然赶不上同学”,担心孩子、过度焦虑、不安的感受也会让孩子变得怯弱,失去人生斗志。试着透过沟通,让孩子学习自己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方说“宝贝,以后出门自己检查有没有带水壶好吗?”“妈妈有时候会忘记,我们学习当大人自己负责好吗?”
每一个人都曾经是小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夹缝中生存的青壮年,让我们学习疗愈自己的心灵和创伤,以宽怒与包容对待我们的下一代,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真爱并不断的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