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汉字正原(五)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9年06月20日讯】(接上文)
2.5 从西周文字的演变看三字石经古文对汉字的导师地位
古文来源高古、字理完备,是黄帝典籍所用文字,为历代史官所掌握。上古典籍流向民间开启民智、造字原理的普及、古文的流出、字形的变革,是天象变化带动下的人间文化变局,中国人历来相信“天时、地利、人和”,孔子也是顺天意而行的。老子用古文著述,孔子用古文著述,诸子也用古文著述,他们都是顺天意而行的。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汉字变革的历史,为秦朝以小篆集先秦文字之大成做好了铺垫。
侯马盟书、郭店简等等春秋战国文字已经证实了古文是那一段历史时期文字变革的重要参照,不仅仅如此,古文还指导了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字变革。事实上,古文指导着每一个我们目前所知的先秦文字变革。
从春秋战国时期往上推,西周后期的周宣王时期,太史籀参考古文、改定周朝的官方文字为籀书,这是周朝真正成熟的统一文字,在一段时间内为各诸侯囯所遵从,尤其是被秦国所继承,成为日后大一统文字——小篆的前身。第三章中我们会详细论述。
再往前推,周朝从早期完全继承商朝文字,到慢慢具备本朝的文字特色,古文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来看一张西周金文字形变迁表,表中包含了部分近现代文字学理论所认为的“讹变”典型。西周早期的文字上承商文字,但到西周后期,一些字形发生了突变,而这些突变是说不清楚的,虽然有“增繁、简化、饰笔”等等术语,充其量只是表面描述,是不成为解释的解释。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字跟古文的对比,看能不能找到字形变化的原因。
逐字说明如下:
-复:复字的核心字根部件有两种。商文字是:上下各一个小口,中间大空间,会意;所有动物、器物的肚子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古文的造字思路不同:口+【囗+·】,后者表示一个封闭的空间,但古文还加上一个声符兼表意“勹”来构成完整的字根,“勹”就是“伏”。本字周晚期金文完全是在古文的基础上改造:将古文核心字根部分替换为商字根写法,将走之底的“之“减省掉。
-周:西周初期完全继承了商文字,随后就放弃了商文字,而向古文靠拢,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籀书之后的小篆,小篆字形几乎和古文一样。
-王:商朝时就有三种写法并存,西周时期依旧可见这三种写法。其中一种是典型的商文字写法,在斧钺之上加点,斧钺有开辟之力、斩斫之威,惟王者是用。古文的写法最后被小篆选择,一贯三为王、参通天地人者为王。
-卅: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一个字。同样是数字“十”,商文字、周文字、古文字形各不相同,商文字:丨;周文字:丨+· ;古文:十,并贯穿到一切用“十”作为字根的字中,凸显了他们是三个不同的文字体系。 “卅”是三个“十”并连,更验证了这一点。
-年:商文字、绝大多数西周金文,下面是没有一点的,是商文字的一脉相承。春秋以后的诸侯文字,是参照古文改的,下面加点、加土。其实不是加点,是加“十”的周文字写法;不是加土,是加“十+一”。“十”表示成数,代表着谷物的成熟,”一”代表大地,意为以谷物成熟一次为计时单位。春秋战国的文字变革倾向是遵从古文,可见黄帝典籍、文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保:无论商文字、周文字还是古文,“子”右边都是有一短撇的,指事撇,抱住、保护的意思,是字义完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阳:周文字融合商文字、古文的典型。西周晚期的“阳”字,整体架构取商文字,但左“阜”和右“昜”都取古文字根。
-丧:商文字是形声字:桑+多个“口”,哭丧的含义主要依靠多个“口”来表达,不是很明了。古文:夭+两止相对+亡,形声字,意思比较明了,因死亡或失去而跳脚,可以从字形感受到顿足捶胸的情态。周金文将商文字、古文的字根部件交叉组合了几个方案,最后的小篆:夭+吅+亡。《说文解字》对本字的解释有误。
-望:周晚期的金文选择了古文的写法:壬+亡+月,(亡+月)意为无缺,满月的意思,意为怀揣圆满的期望。商文字不同的在于上部,过去认为这个字根是“臣”——竖目,从这个字来看,像是眺望的意思。
-是:经常成为“讹变”说的典型,好像笔画不经意写错之间,将错就错创造出一个新字,没有任何的道理。汉字是异常精密科学的系统,辨笔画于毫厘,别涵义于千里。三字石经古文“是”字缺,侯马盟书有两种写法,以小篆等印证,古文的写法应该是:日+正,《说文解字》的释义完全正确。还有一个是西周官方文字的标准写法:止+匙(字根类似于“早”),是“持”或者“提”的意思,作“是”用实际上是同音假藉。小篆选择了古文写法,但把被淘汰的另一种写法的本意沉淀下来了。所以小篆虽然非常的体系化、字根精简,但每个字根承载着许许多多先秦不同体系文字的内涵甚至发音。
-众:周文字选择了古文的写法,改商文字的“日”为“目”,但没有采用用古文字根体系的“竖目“,而是用了商文字体系的“横目”。古文、商文字造字意象实则不同。
-卫:商文字本身就有两种写法,中间的声符不同,一个是“囗”,一个是“方”,后者有的学者不隶定为“卫”而隶定为“防”,也有道理,这两个字意思差不多。周文字除了继承商文字的一种写法、选择古文的一种写法,自己还造了一种写法,中间替换为“尾”,表音兼表意,形影不离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到《康熙字典》的正体字,实际上是融合了古文和周自创的带“尾”部件字的写法。要指出的是,古文“韦”中,“囗”的上下两个部件不是商文字“止”的变形,而是竖过来的“舛”,实际上是另一个字,指的是车轴两端卡住轮子不让掉下来的器具,见下图,单个文字部件念“穿”,实际就是一个销子。而商文字“卫”是围着走的意象,造字思路类似,但具体表达、实现路径不同。
“韦”字上下两个部件所对应的器物,用于套在车轴两端不让轮子掉下来,插在上面的销子称作“鎋”
从上面的字例我们可以看出,字形突变不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讹变”,而是选择、融入了来自其他文字体系的字根部件、整体架构、甚或直接拿来使用。当不知道藉鉴的源头时,百思不得其解。这正是古文的“隐”,隐于王室秘藏的上古典籍之中,隐于一朝寥寥掌握他的史官手中,隐于每朝所修正史之中。然而古文虽“隐”,却是历朝文字的导师,辅导着汉字的成长,辅导着重要历史时刻的文字变革。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新字的创制,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选择,从已有的文字体系中选择,少许的重组,真正意义上的创制很少。而且周朝历次的文字选择,都在向古文靠拢。
2.6 三字石经古文是正字
华夏历史漫长而又浩瀚,很多事正史里面没有记载,甚至野史、传说中也难觅见,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定论的故事很多、探讨立说的余地不小。但是历史留下的遗迹是真实的,尤其是封存的远古遗留,仍保持着当时的状态,包含着全方位的信息,衹要以纯净的心态去看,就能从一粒沙见三千大千世界。我们从三字石经古文本身出发,走到现在,知道它不仅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文字,而且是辅导周朝各时期文字变革的正字,历史比西周文字更古老,甚至站立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起点处。虽然目前衹能验证到商朝阶段,但无疑古文延伸到更早。
从三字石经古文本身来看,具足了正字的特征。石径古文中异体字无论是占字头比例、还是占总字数比例都很低。从字根部件来看,也是高度的一致,说明古文整个体系的单一与高度精密、完备。
在将三字石经古文与各时期文字对比的时候,我们体会到正字的珍贵,正字让判断变得容易和清晰。反过来,《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正因为他不是正字,才导致了历来的众说纷纭,而由于其本身的混杂特性,倒过来使得整个古文概念变成了传抄错讹的代名词。
以《说文解字》古文与三字石经古文比较,正确率非常低,不到五分之一。现代学者曾宪通先生曾有统计:以三字石经古文总数440个计算,仅有70个相同,占到百分之十六。比前面我们统计的《汉简》、《古文四声韵》的正确率还要低。
那麽一个疑问随之而生,三字石经古文大约在《说文解字》问世以后一百二十多年才刊刻的,为什么后出的古文反而是正字,前面的反而是传抄?而且许慎师从东汉通儒贾逵,曾任五经博士、在东观校书(东观是东汉时最大的国立档案馆与古籍藏书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皇家珍藏的古本、秘本,也有和当时的大儒们探讨请教的机会。为什么反而只收录传抄古文呢?
《说文解字》的着力点在于从正字——小篆字形出发解释字源,古文与籀书衹是顺带的佐证,而且整本书的体例是:如果古文与小篆同则不列古文、籀书与小篆同则不列籀书,也就是衹有古文、籀书与小篆不一样时才列出,意味着部分许慎所掌握的古文、籀书字形因与小篆雷同而未列。恰恰这些列出的古文、籀书,不是没有被小篆选择而遭淘汰的真古文、籀书,就是接近古文的战国文字或传抄错误不合正字的假古文、假籀书,他们和古文正字、籀书正字的一致率很低才合情理。
近代学者认为《说文解字》古文出于壁中书。但是从其所收文字的错讹庞杂来看,是多源头的收录,许慎当没有见过孔子壁中书。壁中书为古文正字,正字一出,错讹立见,《说文解字》中的古文就完全是另外一种面貌了。东汉的开朝皇帝刘秀,年轻时受学尚书,是历代皇帝中很有学问的一位,而且对经典传承异常重视。《后汉书》记载,刘秀定都洛阳的时候,运进城的书藏有两千多车。但问题是,这些书中有壁中书吗?经历西汉末年的战火,关键的几部古文经典还在吗?
西汉末刘歆在著名的《移让太常博士书》中说:
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脩,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愍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或脱编。博问人间,则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叹癏,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刘歆提到奉皇命以汉室秘藏的孔子壁中书《尚书》、《礼记》和其他途径得来的《春秋左氏传》校对学官所传授的经典,发现文字有脱简、脱编的错误。然后广汎考察民间流传的经学,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的传授内容与秘藏的古文经相同。这一方面说明了西汉末壁中书仍在,另一方面说明民间也有同样的学问备份流传。
对于三字石经古文的传出者邯郸淳,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在《新出三体石经考》中指出,邯郸淳受学于东汉名将度尚,度尚通晓京氏《易》、《古文尚书》。这些都是当时民间流传的经学,虽然没有直接的线索将邯郸淳的经学传承与孔子壁中书连接上,但 “夫礼失求之于野, 古文不犹愈于野乎!”
华夏文明来源高远,得天独厚,一直受到神的眷顾和呵护,几度辉煌,历劫不灭。文字也是这样,历史不仅安排了仓颉、周宣王太史籀、老子、孔子、李斯、王次仲、许慎、邯郸淳、王羲之等等圣贤大家开创、发展与弘扬汉字,也安排了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战乱频繁期间典籍流于民间,备份不失。王子朝奔楚而触发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同时上古典籍传布民间而躲过秦末文化劫难。古文正字壁中书的传承不断,也必有充分的安排。具体的真相,日后必能大白天下。
(全文完)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责任编辑: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