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9年03月06日讯】由傅榆执导的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主要以台湾学运领袖陈为廷与在台中国大陆留学生蔡博艺为拍摄对象,片名的“我们”包含导演傅榆本人,也是旁白和入镜被记录者之一。导演拍摄初衷是期待大家在看完此片后,能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的人创造更多讨论。
历经8年的拍摄与剪辑,最终这部纪录片以总长116 分钟,记录了陈为廷和蔡博艺两位青年在社运现场的身影。除了想要让大家看看青春是如何被写进这些社会运动当中,导演也希望透过记录他们,寻找两岸青年相互理解、对话的可能性。
傅榆的父母均为东南亚华侨,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早期“社会运动”对她来说非常陌生,受到大学教授文章的启发,意识到当时台湾的纪录片都还是“去政治化”,所以她才想要透过纪录片,探索自己与政治的关系。
从《蓝绿对话实验室》、《完美坠地》到《不曾消失的台湾省》,傅榆拍摄的题材始终围绕着“政治”,试图从蓝绿、本省外省、甚至是两岸等不同族群中寻找“对话”的契机。
2011年,傅榆与陈为廷和蔡博艺相遇,从反国光石化、华隆罢工、反媒体垄断、反对大埔强拆、淡海二期反征收、苑里反疯车(),到大众所熟知的“太阳花学运”,镜头跟拍着两位主角在街头奔跑的身影,记录着他们在社运现场的呐喊和冲撞,同时也捕捉了镁光灯外抗争者的脆弱及迷惘。
傅榆表示,“这部纪录片,很多人都以为只是在讲政治,但它更多是在谈论青春。”如今8年过去,舆论对于这场“社运”褒贬不一,无论结果成败与否,导演认为都是在青春当下所做的决定,而正因为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当时的青年才得以选择用“社运”记录青春,为台湾社会运动史写下崭新的一页。
然而,傅榆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低潮期,一度质疑自己拍这部片的意义,记录着别人的故事,却无法将成果回馈给社会和受访者。最后,在剪辑的过程,她发现自己没有想像中那么抽离,“镜头虽然没有对着我,但我确实参与了每场社运,这部纪录片不只是‘他们’的故事,我应该也要把自己放在里面”,傅榆说。
此外,傅榆更希望在荣获“台北电影奖”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后,可以通过 2020 年的奥斯卡决选,让发生在台湾这片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关注。
由于奥斯卡采用多数决的方式,需广纳美国影艺学院中近八千会员的意见,票选出最后的奖项得主。这意味着需要在国外有更多宣传管道(参与国际巡回影展、报名、宣传费用等等),才有机会被世界看见。因此傅榆决定用群众集资的方式,让台湾民众参与整个计划(),不仅希望可以走进电影院,也期盼它可以站上国际舞台。
责任编辑:梁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