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9年03月30日讯】最近有陆媒报导,大陆教育界又生怪像,即为“公退民进”。尽管“从招生数量上看,公立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近年来民办中小学招生人数占比快速上升”。比如“从2010年到2017年,民办小学招生……增幅超过39%;民办初中招生……增幅超过51%”。
对此,有教育专家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话反映出,公立名校在“教育资源”上未必就更占优势。尤其是那些依附着某知名高校而存的附中、附小,它们的“光环”显然不仅是所谓的好老师、好教材,而是学生不出意外,就可直升入著名大学的先机。这其中的关键更在于,谁能获得入学资格,并不是按照经济条件来划分的。
尽管“就近入学”政策也能惠及知名高校子弟以外的普通家庭孩子,但前提必须是其父母的户口、房产必须不偏不倚的落在“就近”的辖区之内。在北京、上海这两个知名高校最云集的城市,户口与房产这两大件又岂是非本地户籍家庭所能轻易拥有的?正是由于户籍的限制,教育专家得出的第二点原因,即“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从农村薄弱公立学校转到县城或打工地上民办学校”才显得名副其实。
也就是说,农民出身的务工人员花钱让孩子上民办学校,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他们求的并非是教育质量,而是受教育的机会。在陌生的城市贡献一己之力,却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在这里享受免费的公立教育,这到底是农民工的耻辱,还是搞户籍特权的政府本该汗颜的?更何况,这些孩子根本就上不起什么“民办名校”,而只能去打工子弟学校。
然而,这类为“底层”而存在的学校其实并不多。话说,本身就在搞特权的政府又何曾俯下身,为“底层”服务过?一旦没有创收,中共当局随时都会以“非法”之名将其取缔。
这个一切向前看的政府,在教育上的所求根本就不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是把学校当作赚钱的企业。它在搞“教育特权”、“教育世袭”的同时,更是咬定“教育产业化”不放松。“民办名校”的风生水起,不过就是政府将饱受诟病的培训机构整合后的产物。从某家长所说的“与其上公立还得另外花钱学奥数,还不如努力上民办省心省力”的话中就可见得。
从成本上来说,上公立名校,得买户口、住房、报培训班。这笔费用若在北、上、广,怎么都得超过去民办名校一次性缴纳的费用,还不用找关系、跑断腿,何乐而不为?更重要的是,“在公立学校啥也学不着”,还得被洗脑、灌输些被扭曲了价值观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真心为孩子好的父母必然知道该如何选择。如今的“公退民进”恰恰反映出,中国父母们在用脚给公立教育投票。
此前,中共官媒还高调炫耀,“我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一直处于上涨状态。从2004年起,教育经费总支出开始以每年千亿元的增长速度逐年向前发展”。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公退民进”,“公立学校质量不断下滑”就是每年增加千亿教育支出的结果?为何政府越拨款,教育越糟糕,资源越紧张,孩子们上学越难?到底是教育部官员们的能力有限,还是财政下拨之后,并未“用在刀刃上”?
若要解释,恐怕只有一种逻辑是合理的,那就是取之于民的公共财政被中共教育系统的蛀虫们悉数瓜分。不仅如此,他们为了捞钱,还开辟了新的敛财渠道,即“教育培训”。掌管着国家教育大计的官员们不搞“教育”,反而搞起了“教培”,实在令人唏嘘。为此,教育界人士还公开呼吁,“办好公立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底线”;但问题是,要跟这些坐拥权势的“奸商”讲“责任”,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呼吁归呼吁,现实的情况是,英语、奥数辅导班、各类培训班相当火爆,这足以让人质疑公立教育的质量。由于忌惮三分,中共还得让其换上“皇帝的新衣”,挂上“学校”的招牌,给它“教育”的名分。既然公立教育已名存实亡,老师自然就不会好好当老师,而去赚外快了。孩子们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也得投胎生在条件好的家庭,才能花大价钱去民办名校。
如今中国的公立教育如同僵尸一般,附着在这片曾以教育征服天下的土地上。曾经,深受儒家道统教化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即被奉为上宾;朝代更迭无数,也依然引得万国来朝。公立教育之所以成了“僵尸”,就是因为它服务于中共,为扼杀自由、泯灭人性而存。相比之下,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传统教育中“天、道、神、佛、命、缘”的内涵,却能让人修身重德、回归天性、充满神性。
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共不倒,毒根不除,“公退民进”之各种怪象会层出不穷。
责任编辑: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