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风云》第12集 王霸殊途(1)
(旁白)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将秦国的都城从栎阳迁至咸阳。公元前341年,魏国与齐国交战,大败,主将被杀,魏国军力大损。商鞅认为,现在是夺回西河,重建霸业的时机,于是向秦孝公请求对魏国作战。
按照《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在公元前340年,卫鞅对秦孝公说,西河这块地方是战略要地,趁着现在魏国战败、诸侯离心的时候,我们赶快把这块地方抢过来。
因为一旦占领西河,秦国就可以把它的边界向东推进到黄河的岸边。而占领黄河后,秦国凭借黄河和崤山之险,不但可以称霸西域,而且可以等待中原一旦有变的时候,跨过黄河去统一中国。所以当时秦孝公听了卫鞅的话,觉得非常有道里,于是就任命卫鞅领兵去进攻魏国。
当时魏国来抵抗他的人是谁呢?就是公子卬。卫鞅当年在魏国的时候,和公子卬的关系非常好。公子卬曾经向魏王推荐过商鞅,所以这一次公子卬领兵迎战的时候,他并没有想真正跟卫鞅兵戎相见。因为公子卬想通过朋友的交情跟卫鞅谈判,消弥这一次战斗。卫鞅心里也很清楚,于是将计就计,写了一封信给公子卬。
卫鞅说,当年在魏国,我们就是很好的朋友,现在我们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以兵戎相见,想起来是让人很伤心的事。不如这样,我们以衣裳易兵车,就是我们脱去甲胄、换上朝服,然后找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一块吃吃饭、喝喝酒、听听音乐、聊聊天,然后签署一个和平协议,你看怎么样?
公子卬本来就是打算这样的,听卫鞅主动这么说,他觉得一下子说到他心里去了,所以立刻就答应了卫鞅的要求。卫鞅就跟他约定一个日期。
到了那一天,公子卬只带了很少的士兵,大概300人,然后带了一部乐工、一些酒食,去跟卫鞅一块吃饭。在酒席宴间宾主相欢,三筹三献,喝得很愉快。突然间一声炮响,公子卬就看卫鞅,怎么回事?卫鞅说,骗你一次,请原谅。然后大批秦兵就冲出来,把公子卬和他的从人全部都抓起来了,一个都没跑。
卫鞅让自己的士兵穿上魏国士兵的衣服,回到公子卬原来守的那个城。那个城是吴起筑的,叫吴城。秦兵跑到城下说,公子刚刚跟卫鞅签了和平协议,现在回来了,请开门。城上的人也没看仔细。打开门之后,秦兵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就把城给占了。公子卬无可奈何,投降了秦国。
当时魏王觉得魏国已经没有领兵的大将了,没有办法,就决定把西河整个都割让给秦国。这样,秦国就把它的边境推到了黄河边上。
卫鞅回来之后,秦孝公为了嘉奖他,就赐给他商、于,这是两个地方,一共是15个城邑作为他的食邑,从此之后呢,卫鞅才真正的成为了商鞅,因为把商地封给他了。
商鞅很得意,他有一次在大宴宾客的时候说,大家看一看我,当时是卫国的一个庶子,“挟策归秦”,带着王霸策略来到了秦国,帮助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得到了秦国的国政;现在我又打下了西河,为秦国开疆拓土;国君赐我这样大一块土地,你们想一想,大丈夫一生是不是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能够再好了?就是“大丈夫得志,可谓极矣”,不可能再好了。
底下的宾客纷纷表示祝贺。这时候一个人站起来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不如一个人表示异议,如果你想听真话,你要答应我,不论我说什么,都不会杀掉我或处罚我,我想告诉你我的真实想法。
商鞅一看,是一个他想结交,但拒绝跟他做朋友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赵良。商鞅说,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我不会惩罚你。我想问你,你觉得我和五羖大夫相比,哪一个人更贤?
五羖大夫是谁呢?五羖大夫是当时在春秋年间,辅佐秦穆公成霸业的百里奚。我们知道,春秋有五个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其中秦穆公在春秋年间称霸时,他的相就是百里奚。
百里奚为什么叫五羖大夫呢?“羖”这个字的意思是黑色的羊皮,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黑色羊皮换过来的,所以人家管他叫五羖大夫。关于百里奚的故事我们一会儿再讲,但是他以贤明出名。而且他也是在当相的时候,一度帮秦国夺取了西河地区。所以商鞅在夺取西河之后,就想把自己和当年夺取西河的百里奚相比。
赵良就跟商鞅讲了这样一番话。赵良说,当时五羖大夫在做秦国国相的时候,大热天出去,不打阳伞;累的时候,不坐在车子上;他死的时候百姓痛哭,就跟死了父母一样,小孩子停止了唱歌,农妇停止了舂米,大家都非常怀念他,因为百里奚非常得人心。
可是你却恰恰相反,通过一个国君宠信的宦官觐见国君,这已经不能算走了正道。而且你一得到了秦国的国政之后,你采用的方法都是残害百姓的作法。经过你这么二十年的统治,最后百姓对你只有惧怕而没有尊重,就是百姓“见威而不见德”,然后百姓的道德也被你败坏了,就是百姓“知利而不知义”,他们只懂得利益,他们不再懂道义了。
还有,你滥杀无辜,把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割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字,太子对你恨入骨髓,民间的父子兄弟久怀怨心。你也知道你是不得人心的,所以你每次出门,都选最身强力壮的武士给你作保镳,坐在车上,箭在弦、刀出鞘,夹道奔驰。如果没有这样的排场,你就不敢出门,只敢待在家里。你怎么会像五羖大夫?五羖大夫他是坐在车里出去,直接跟老百姓说话的。
赵良说,《书经》上讲“得人者昌,失人者崩”,你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得人心?又有一种说法叫做“恃德者昌,恃力者亡”,靠着道德的人才能昌盛,靠着暴力的人是一定会灭亡的。像你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恃力的人,你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出事,是因为上面有秦孝公罩着你,是因为国君还在。一旦国君薨了以后,你的命运就像是早上太阳晒的露珠一样,“危如朝露”,一转眼就被蒸发得一干二净,无影无踪。
你难道连这一点都看不清楚,还在贪恋商、于的富贵吗?你现在唯一要保全自己的办法,就是辞去你现在的职位,把15个城退回给国家,然后你举荐一些贤才来辅佐孝公。你自己辞官退位,到山野之间做一个普通的国民,也许这样才能够使你免除灾祸。
赵良劝商鞅推荐别人,也可能被推荐的人会替商鞅说一点好话,但是商鞅连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做。商鞅根本没有把赵良讲得话认认真真地考虑一下,结果第二年五月,秦孝公薨了。他的太子叫赢驷,即位,这就是秦惠文公。
秦惠文公即位后,因为当年商鞅处罚他的老师,他简直对商鞅已经恨之入骨了。这个时候公子虔(就是受劓刑,被割鼻子的那位)和公孙贾(就是脸上刺字的那位)都出来了。
公子虔已经闭门在家8年之久了,他恨商鞅恨到什么程度?他们跟秦惠文公讲,我们听说“左右太重者身危,大臣太重者国危”,就是如果哪大臣掌握了太多的国家权力,国君就危险了。现在秦国不管是哪儿的老百姓,一提起法律他们不说是秦国的法律,他们说这是商君的法律,所以老百姓很快就会只知道有商鞅而不知道有国君了。到了那一步,商鞅一旦造反,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把你的江山夺过去了。
赢驷本来就恨商鞅,听了这个话以后,就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命令商鞅交出相印,就不让他再当官了。商鞅在这个时候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仍然大摆排场宴客,然后他就准备回到自己的封地商、于去了。他当时宴宾客,采用的礼仪是盗用了王者了礼仪,等于僭越。
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就等于是在谋反。所以赢驷,就是秦惠文公,就下令逮捕商鞅。命令一下啊,当时都城咸阳的老百姓一个一个掳胳膊、挽袖子,几乎所有人全部冲出来了,要去抓商鞅。
商鞅突然间听到后面喊杀大作,就知道人家来抓他了。当时他吓坏了,脱掉了他原来的冠服,穿上普通人的衣服,准备逃命。
他晚上跑到一个地方去住店。店主说,根据我们秦国商君的法律,没有身份证的人是不能住店的。商鞅说,唉呀,我怎么自己定的法律把自己给坑了!半夜没法住店,只好继续跑。
因为秦国和魏国是接壤的,他想往魏国跑。结果魏国的国君一听说商鞅来了,马上就要把他抓起来送回去,因为就是商鞅骗了魏国公子卬,把西河这块土地抢过去了嘛,所以魏王也很恨他。
商鞅没办法,又跑回到秦国自己的封地里去,聚集兵车想要造反。这个时候国君的老师公孙贾赶到,就把商鞅抓起来了。抓起来之后带到都城,秦惠文公历数商鞅的罪过,牵出城外车裂,五马分尸。
《东周列国志》上讲“百姓争啖其肉,须臾而尽”。老百姓恨他,于是咬他的肉,就把他身上的肉都咬光了,就是商鞅不得民心到这样的程度。(待续)#
(《笑谈风云》是新唐人制作的视频版中国通史,目前已出版《东周列国》、《秦皇汉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两宋繁华》将于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点播节目视频和音频,请访问《笑谈风云》官方网站 )
责任编辑:毕卉
点阅【章天亮:笑谈风云】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