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同人对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一)
阴极而阳生。在这天地间的自然运化中,应运而生的美丽春之神正从冰雪中“呼之欲出”。
印象中最秀美的春天,在那濛濛细雨中的江南山野,清灵、鲜润、俏丽而温柔,是春天里的“婉约派”和浅斟低唱的昆曲。“雨丝闲绣绿罗裙,春野春山花叶新。桃色如霞油菜金,漫香云,一半儿鲜黄一半儿粉。”还能记起的自己这首旧作,并非全景式的,那只是对其之“一角”[1]的小写意罢。
想像中最壮美的春天,在那蓝天白云下的内蒙草原,明朗、大方、浓丽而热烈,是春天里的“豪放派”和高亢悠远的长调。一望无际的芳草青碧连天,碧草中,姹紫嫣红的各色野花,无拘无束地尽显鲜艳与娇媚,盛典般五彩缤纷,气象奢华,那是一件绿底繁花的无边神毯么?
春之美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而使其如此动人的玄妙本源却是一样的,即这春天自身所独有的生发之机。正因有这勃勃生机,才有充满生命活力的万物复苏与万象更新,才有生命能量的尽情释放及其升华之后的万紫千红。
然而在许多堪称千古名篇的诗作中,却都弥漫着“黯黯生天际”的春愁。春天特有的美丽元素,鸟语、花香、烟柳、碧波、芳草、笛声等等,都“触目柔肠断”,生发出或浓或淡的忧伤与愁绪。从古人到今人,从杜甫的《春望》到李叔同的《送别》。
家国之痛,身世之感,令多少伤心人在春天别有怀抱。
在这个据说是离昭君陵不远的所在,想不出“独留青塚向黄昏”的王嫱(昭君)与曾在茫茫原野孤身牧羊的苏武,他们当年在春天里的心情,却记得一代才女蔡文姬被匈奴掳到西北之后,尽管贵为左贤王妃,但她那有名的“胡笳十八拍”,没有一点胡地春色。
春,不同人对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无辜却被非法囚禁他乡,远离亲人,在苦难中被强制失去正常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的人,与另一些人是不一样的。“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与只把一己之乐放在首位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人,是不一样的。
也许,对于有些人,春之神是含笑而来,但对另一些人,却只能是含泪而来了。
感时花亦溅泪,恨别鸟亦惊心。
(二)
春天里的第一抹新绿,是小草的绿。
早春,天空已经像洗过一样蓝得透明,地上还残留着一些晶莹的雪,桃花的花蕾还很小,惟有嫩绿的草芽,星星点点地从土地里萌生出来,带着小小的水珠。
真像是一首歌词写的:“露珠在霞光中闪耀,这时大地静悄悄,小草已经醒来,献给人间绿色的笑。露珠是小草的心,一片清纯天刚晓。露珠是小草的泪,辛酸报与春知道。”
这高墙里的小草,她们的家乡也许是那辽阔的大草原,离这里很远很远,却被暴虐的狂风强行掠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远离同根而生的亲人,遭受着人为的践踏,其中的艰难与辛酸,不是别人所能想像的。但是她们活下来了,并且第一个报告春的消息。因为她们的心,一直没有离开过春天。
春能善解一切,春的关爱与呵护是挡不住的。
暖融融的春天是四季的开始,是温暖与希望的化身。无论到了哪里,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摧残,只要心中有希望,有温暖,就一定会有春天。[2]
注:
[1]“一角”,即一部分。有“南宋四家”之称的国画大师马远,在取景上改变五代、北宋的全景式画风,喜作以小见大的边角之景,史称“马一角”。
[2]正文是作者在被非法劳教,而且是被非法运到户籍地以外,条件更为恶劣的地方的劳教所写的,写于一个桌子也没有的地方。这里个别文字有改动,注释是后来加上的。@*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