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几对基本概念的讨论
3.3.1 精神与物质等
西方哲学单个概念的获取方式造成了一些基本的哲学争论,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被认识、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实体与形而上等等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争论,或者是一元论中哪个更基本的争论。
在获取这些概念时,因为要先确定一个先后顺序,要从一个概念出发,因此在处理这些一对一对出现、且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时就出现了困难。如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先有客体还是先有主体,先有本质还是先有表象等等这些问题。
《易经》认为,主观生客观,客观生主观;主体生客体,客体生主体;精神生物质,物质生精神等,这一对一对的概念之间都有阴阳关系。没有主观,也就无所谓客观,没有客观,也谈不上主观。没有精神,就没有物质这个概念,没有物质,精神也无所体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在西方哲学中非常难以处理的基本概念,恰恰是《易经》所能轻易处理的。
虽然《易经》也可获取主客体、物质精神等地位相同,不分先后的概念,但与二元论不同的是,《易经》划分的个体、获取的概念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二元论的两个个体和对应的概念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西方哲学的认识论采用的主客体相互独立存在,认知的主体只能从外部认识客体。《易经》的认知针对内部,划分认识者与被认识者的是相生的关系,因此这两者相互依从而存在,描述这两者的概念也相互依从。
是先有个体还是先有个体之间的关系或者反之,也是由基本认知假设引出的问题。亚氏逻辑学的基本假设是先有个体或者是客体对象,然后研究这些个体对象之间关系的变化,认为这些个体是不变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在变。
《易经》认为个体之间的关系不变,个体在变,即阴阳关系不变,不同的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表示的个体在变。前者的典型例子是空间的概念,后者典型的实例是男女、正负电荷等相互之间的作用。
主、客体分离还引起了一些应用学科的问题,如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因为假定存在与主体无关的客体,由此定义了一个与主体无关的时间、空间,当主体的观测对客体的影响不能忽略时,这个假定失效,建立在这个假定基础上的空间概念也失效,就有了测不准的问题。
相对论的相对时空与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是另外一个范例。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与观察者无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引入的相对时空概念,则是建立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一种内在的联系:被观察者的质量和时空表述决定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如果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看作是阴阳,根据前面的讨论,阴阳关系引入了一种内嵌的结构,主体的认知对象包括了主体和客体。由此就形成了一种循环深入的认知模式。
人们建立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有主观成分,也有客观成分。初次客观的经验与原有的主观认识相结合,形成一组概念的雏形,上一次认知的结果变成下一次认知的主观认知,与下一次的经验结合,形成再下一次的主观认知。在足够多次的认知过程后,这组雏形能够逐渐收敛、趋于稳定,则可形成一组稳定存在的概念。反之,就不能形成概念。
3.3.2 存在(BEING)、旋机
在西方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存在(BEING)”。黑格尔(Hegel)认为,只有当巴门尼德(Parmenides)提出“BEING”概念时,西方哲学史才真正开始。作为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最初关注“始基”问题,对于“存在论”或“本体论”(ontology或ontologie)中的on,从古希腊文的ov,到英文的being,其本义就是“关于存在(eon,Sein,being)的理论”。
中国传统认知体系中使用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旋机,也有称之为玄机的。用现代的语言讲,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旋转的机制。宇宙中有一物,就必然存在背后的旋机,有一旋机就存在一类个体,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这种旋机。这种旋机概念与现实有着更直接的对应,无需施加外在的约束就可以表示现实世界的状态和变化。理解这种旋机,就可以直接地理解这个现实世界。
从古代中国对宇宙的认识来看,旋机总的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佛家的,一种是道家的。佛家旋机一般的标识符号是卍,他代表了一种自我旋转的机制,万物可从一点发出,又归于一点。这个卍字符被希特勒盗用以后被现代西方社会排斥。但实际上人类对他的认识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尤其是两千五百年前佛教兴起之后,这个卍字符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识。现实中,这种旋机的一个典型实例是旋臂星系的存在。
另一种旋机就是《易经》中的太极,一般的标识符号是☯。太极与阴阳是同时获取的概念,太极生阴阳两仪,两仪中又蕴含着太极,因此太极、两仪这两个概念是互生的。这种互生的本身又蕴含了阴阳的含义,两仪是太极的显化,为阳,太极为两仪内涵,为阴,所以两仪中又包含了次一级的太极,构成了一种自我嵌套的结构。逐层嵌套,则可形成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个更高层级的旋机。
从阴阳旋机出发,旋机这个概念本身又可与“道”这个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概念同时生成,旋机与道之间的关系也是一阴一阳、一体一用,一表一里的关系。
这几种玄机的基本特点是:包含某种区分方法以及由这种方法区分出来的两个(包括两个)以上的个体,且这种区分方法就建立了这些个体之间的不变的关系,这些个体的属性是相对的,变化的。
太极这种旋机可以有各种现实的显化,如有爱情的两人是一个旋机,两个人之间有了爱情,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家庭,也就是由一个旋机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存在。有稳定经济交换的多个经济体是一个旋机,这种旋机构成了一个个可以稳定存在的经济体。一定条件下正负电荷是一个旋机,这个旋机可以构成原子和分子。社会中任何两个人或组织,只要实现了一个旋机,就可达成交易或合作。星球之间存在一个旋机,就可以构成一个星系。
佛家的旋机卍顺时针旋转发放能量,逆时针旋转吸收能量,循环往复,与阿那克西曼德的“万物都从它产生,而又消灭复归于它”的理解相一致,与BEINGS的含义相近。既然宇宙万物来自于这样一个存在,在一系列的假设和约束条件下,一个空虚、无边、永恒存在的时空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在逻辑学中,从概念的获取就排除了歧义,尽量不用循环,最后得到的是序列,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实数概念、空间概念等[Thomas Jech,2003]。
与这种永恒静止的空间概念不同,旋机表示的是运动。旋机有内部结构,可以嵌套,旋机的组合分解可以嵌套的方式进行。佛家的旋机是单体四旋臂,正旋外放,反旋内收,其本身可以分体,构成一个向外延伸的广义空间。
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阴阳旋机的组合分解是一种内向嵌套,因此她就没有形成一个无限延伸的时空,而是发展了从阴阳到六十四卦循环嵌套的结构。
亚氏逻辑学从一个概念出发,排除了同时建立多个概念的认识途径,它建立的点概念在简化了概念本身的同时,却导致了复杂性问题的产生。《易经》则是针对不同问题,可以确立两个、四个、八个,甚至多达64个相互依从、相互关联、转换概念构成的旋机,因此社会、生命等现在认为的复杂性问题,在用《易经》的旋机来描述时,将不再复杂。
西方哲学中的BEING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从其而来。在这个永恒的存在中,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由此脱胎出了一个恒久不变的线性延伸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中,生就是一个奇点,在定量分析中导致无解。
3.3.3 是与生
传统逻辑学中的判断、推理把相同、相似的一些事物,用“是”或者与其有相同逻辑形式的词联系起来。在“是”这个语境下,当人们习惯了用“是”来思考问题时,总是会问:这个“生”是什么?这个“生”到底是什么?
以“是”为基础的传统逻辑学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逻辑学范式,这个范式就是:万事万物有一个开端,要从“一”始。B在一定条件下是A,C在一定条件下是B,如此类推建立一个逻辑链条,这个逻辑链条一定有一个开端A。当逻辑学抛开概念,进入命题后,没有抛开这个由“是”建立的基本逻辑学范式,其后的谓词逻辑也没有。从某个极端的角度讲,源自于西方的各门类科学、文化、艺术、语言开始的时候,都是要用“是”来获取其自身的基本概念,因此也都是建立在这个范式之上的。试想一下,一个经历了良好近代教育的人,你让他放弃用“是”来思考、表达,可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中国古代与“是”有同样地位的是“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体现了易的生生之性。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阴生阳,阳生阴,阴阳相生。父生子,子生孙,生生不息。
所有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对宇宙万物是如何产生的,非常重视。考虑问题,涉及到了一个个体“成(生)、住、坏、灭”整个过程,尤其是对个体之间的“生、克”关系最为注重。个体的变化基于“生、克”,“成(生)、住、坏、灭”一个循环之后,会有新的循环。宇宙万物就是以这样一个个循环嵌套的状态而存在,而发展变化。
有“是”,才会有定量分析,却难以表示质的变化。“生”方便表示质变,但是这种质变有循环嵌套的分形结构,有标度不变性,不容易表示线性、逐渐的量变。
3.3.4 时间与空间
前面2.2.1节中,论及识别个体时提到的两种信息有限的情况,都可以得到时间的概念。前一种时间是重复,可能是一种小循环套大循环,再套更大循环的过程。后一种时间是从一个起始点来时无限延伸的线性序列,有时也将其称之为绝对的时间。意味着这些整体状态的变化永不重复,有无限数量的状态一直变化下去。
有重复出现的部分,就是说在找到一个个体之后,又可以找到与这个个体相同或相似之个体,这些个体就是某个整体重复出现的部分,可认为是构成某事物的单元。这个事物的变化是这些单元的增加、减少或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变化。在不同次的认知活动中,这些单元不变,意味着这些单元没有时间的变化。
一些学科要对其识别的个体施加约束,如当知道了某个单元数量之后,变化是在这个量之上的有限增减,换句话说,这种变化是渐进、线性的。单元种类、数量和其间关系的变化受到一定约束的情况,构成了空间的概念。如果这个事物增加到一定时候,或减小到一定时候,又回到了原点,则会出现与第一种情况的重合,即出现了一种整体状态的重复,也就是循环时间的出现。
从这种单元增减的角度来看“生”的问题时,就会出现非线性问题,非线性变化的结果会导致复杂状态,或未知。一个例子是牛顿空间是线性的,一个自由运动的粒子会永远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去,而永远不会回到原出发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空间是非线性的,一个自由粒子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去,最终又会回到原出发点。
只有一种“点”单元,点数量无限,变化只能是逐点增减,构成了一般数学和物理学的空间。空间是近代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定义这个概念的第一步是定义“点”概念。“点”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属概念可以用来做属种差定义。因此用到了否定的定义方法,即内部不可再分的东西(something with no parts)。然后用点和源于属种关系的包含关系定义序列——线,于此类推,就可以定义不同维度的空间。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点是不变的,空间的变化表现为点之间的关系的变化。
一个事物可以表示为一个点的集合和这些点之间的关系,事物的变化可以表示为这些点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因为点是不变的,也可以认为它自身是静止的,因此我们得到的是一个个点集合表示的静态和这些静态的切换,即以静态为基点的认知体系。这种认知体系用不带属性的点的序列构成时空,带属性的点构成各种物质的描述,如带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可以描述物质分布,带电荷的点可以描述电磁现象,如此类推。
在形成这个“点”概念中,显然包含了前述概念定义的几个基本假设:1. 并不考虑点是如何区分出来的,换句话说,认为存在一个把“点”区分出来的方法,在这之后,我们就不再考虑这个方法,而只考虑区分出来的“点”之间的关系和其附带属性的变化;2. 该定义只产生了“点”一个概念;3. 点有确定不变的含义;4. 点是一个抽象出来的,虚拟的,只有本质属性,没有其他属性的概念。
基于这种假设的认知体系可以较好地描述虚空中相距遥远的星辰的运动,空气粒子的运动等一些可以很容易区分出“点”的对象。对于这些对象,“点”就是那样存在的,我们不用考虑如何得到这些“点”。当用“点”来还原现实世界时,因为这些点的生成与这些点之间的空间关系无关,因此就需要一种外加约束来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轨迹。
换句话说,因为这些点是不存在的虚拟之物,当用这种点构成的空间来描述物体时,就是虚拟了无限多种可能状态,但现实世界只有很有限的几种状态,因此就要从这些无限多种虚拟的状态中,根据经验外推哪些是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也就是说,根据一些实验结果得出的物理定律,可以确定有这些点组成的系统的实际状态。当“点”变得稠密时,这就变成一项无比艰辛的工作,就是会出现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与这种点对应的是一个个可被各种测量排序的状态,这些状态都可被认为是某种相空间中的点。基于逻辑学的各种学科中,均是研究能够被这种相空间所描述的个体。对于不能区分出这些相空间点的现实对象,则难以用这种体系来认知,如生命、情感、人类社会等等我们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大多数对象或事物。当然,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也在试图用一些“点”来还原这些现象,如用某种激素的量来表述情感。但如论如何,这种努力都只能得到很局部和有限的结果。
这些点没有内部结构,因此无所谓内部的组合、分解。无限数目的点线性排列形成静态和无限延伸的空间。所有点和其间的特定排列关系构成了绝对空间的一个状态,这些状态的序列构成了绝对时间。线性排列的含义是,一个点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总是要通过它相邻的点。因此这种绝对空间状态之间的变化总是微小或渐变,且不重复的。
3.3.5 生命与物质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个困惑人类的永恒问题。从生物学方面看表现为:心脏在跳动,有呼吸,有新陈代谢等迹象,从社会学方面看表现为:有生存的要求等。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行动是生命的本质”,也就是说从哲学来说生命本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真正的自我意识不是静止不变的,也不能被看作是一个个思绪的片段。它总是现在包含着过去,并趋向未来,而未来又可能返回过去的根源,所以它是分分秒秒在变异着,生成着,这就是绵延的实质。正是这个绵延使世界从内到外都活跃起来。这也就是生命的本质。”
从这些对生命本质的讨论,可以看出,《易经》建立的认知体系适合于描述生命现象。对于人的自我觉知(autonoetic)、反思(reflective)、自我认识(self-awareness)、自我觉知意识(autonoetic consciousness)等意识来说,包括了对认识者自身认知的阴阳认知本身就有这种特征。
生物个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环境适应性、有生命的开始和结束等特征,都适宜于使用《易经》认知体系。
现在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知达到了分子层面。法国学者M·申伯格1973年出版的《生命的秘密钥匙:宇宙公式、易经和遗传密码》,首次阐明了64个生物遗传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这个发现说明,在分子层面,阴阳之易的规律已经非常明显地支配了生命遗传变异、生长发育。
物理学用一组物理变量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近代科学认为,这些物理量表示了物质的特征。这组物理变量一般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基本物理量是时间、空间尺度和质量,通过各种物理学理论,导出物理量可以表示为基本物理量。
能够用物理量表示的物质属性,本身的含义就是这种属性可以线性叠加,或者说其作用或影响一定是满足线性无域假设的。对于不满足线性无域假设的变化,需要用这些物理量来做近似逼近,也就是所谓的非线性问题。
可以用物理量来表示的物质属性和变化,显然是适合于亚氏逻辑学和近代数学的对象。具有这些属性和变化的事物,我们一般称之为物质。这个概念与生命相对应。#(待续)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李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