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难怎么办?“在摸索中解决问题”
如果主管派给我们一个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而且看起来极困难完成,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面对困难,绝对不能畏惧,要勇于接受,任何问题一定有解答,我们要在摸索中一步步找到答案。
年轻时刚当记者,没想到报社派了一个从没有人做过的任务给我,要我一个人负责采访全国企业界的新闻。当时我在《中国时报》,之前《中国时报》的财经新闻都以总体经济、财经政策为主,因此所有的记者都是守着财经部会采访新闻,后来觉得产业及企业新闻增加,必须强化企业新闻,因此把我调出来,专门采访产业及企业新闻,我一个人必须面对全国几十万家企业及所有的产业。
我接到这个任务,我完全不知从何下手。过去采访新闻,习惯一开始有一个固定的地方,那个地方会源源不绝的发生新闻,等待我们去采访,这地方可能是经济部、财政部,可是现在我没有一个地方可去,全国几十万家企业,我每天要去哪里采访呢?
其次是每天都可能有事发生,可是我又如何知道哪里会有事呢? 要如何事先知道要去哪里呢?
我做了一个月的无头苍蝇,每天疲于奔命追新闻,要不就是无所事事没新闻,后来,我逐渐找到一些工作的头绪。
首先我确定有事发生,而且报社值得追的新闻都是大的企业,所以我首先必须要先掌握这些大企业的动向。自己先列出三、四十家大集团企业,这是我必须先掌握的对象。我开始有计划的每天采访一家公司,想尽各种办法见到老板、认识老板,如果见不到,至少要先认识公关人员,以取得日后可采访的对象。而这些大企业,三不五时也有新闻必须发布,这时候就需要记者帮忙,我会适时的展现威力,尽可能把它们的新闻发得大、发得好,让它们有面子,而日后我如果想要采访什么,它们也会全力配合。
我这样的采访策略,很快就认识了许多大老板,他们也视我为大记者,对我的采访要求,也会全力配合。
除了掌握重要的大企业以外,我还必须要掌握产业。每个产业都有公会,而台湾当时重要的产业公会也不过十几、二十个,像纺织、石化、电子电机等公会,我把这些公会当作我固定采访的对象,每天总要轮流去两、三个公会,以掌握他们产业的动态。
我不只掌握公会,还在每个产业布建﹁深喉咙﹂,每个产业都有和我非常要好的朋友,以便若产业有重要大事发生时,有人能提供最深入的消息。
透过这些方法,我真的就一个人采访了全台的企业界,也很快建立起企业界人脉,当时只要是台湾知名的企业家,我都会有几次深度采访经验,这个从来没人做过的采访工作,我胜任愉快,也开创出在大众媒体写企业报导的风气。
当我面对问题时,我不会畏惧,我会不断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在测试中逐渐修正,问题最终必会解决。◇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