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寂光院风致 追唐风文化溯书道
净敬交融寂光院
在京都具有古久历史的寂光院座落在京都的北边,离市区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大原山区。如果想要品味观光味少一点、古意多一点的清境,就来访一访这个澄净与虔敬气氛交融的寂光院。
把车停在十分钟步程外的停车场,让大自然的四季风致伴着你的步履蜿蜒上山,经过闲散点缀山路边的茶屋、土产小店、小憩食堂、温泉、味噌屋,跨过小山溪,不久就可以来到直上寺门的一小段陡峭台阶。
如果你是初冬来到这里的话,正是寂光院之光回照寺院建筑最殊美的时光。寺院正后方一陇山林的黄橙秋色,在寂静阳光下散发出澄澄光亮,玄静又富有清澈的慧光。静修的寂光照映无穷无极十方世界,古人修行的境界自在其间谧谧展现开来……。
寂光院的追想
寂光院始建于公元六世纪末(公元594年),让人追想起日本飞鸟时代(公元592年到710年)的文化风尚。飞鸟时代,仰慕、模仿神州中国的文化,形成当时的政治与文化风尚,在前头引领着奈良、平安时代唐化之风的步履,其中的巨擘、舵手就是建造寂光院的圣德太子(公元574年-622年,名为厩户丰聪耳)。
笃信佛教的圣德太子为已故父王(用明天王)祈求冥福,而建造了寂光院。圣德太子生年时代约当中国南北朝末年到唐朝初创。他五十年不到的人生真的非常特别,好像在实践一种天命--为了传播中华文化到东土日本而生。在中日两方都有圣德太子是中国北朝末年慧思禅师转世的说法。[1]
圣德太子崇敬神佛 奠定日本文化基础
笃信佛法的圣德太子将中土崇敬神佛的信仰带入大和国。“日本”国名是七世纪末确定的,飞鸟时代是以“大和”为国名。圣德太子的笃信佛法在大和王室、贵族和民间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早年,他透过朝鲜半岛取经,后来他开展了直接从中土大量输入佛教经典以及中华文化的新里程碑。
同时,圣德太子也留给后人京都寂光院、奈良法隆寺等等的寺院建筑,这些或素朴、或宏大的寺院建筑都能让后人追忆当年敬天敬神的心香。
遣隋使 直航开启交流
圣德太子派遣“遣隋使”从中土直接输入佛经和学问经典、政治制度文献纪录,揭开日本和中华文化交流的重大史页。根据日本国史,留下记载的遣隋使一共有三次,分别是在公元607、608年和614年;从中国的隋代史书记载来看,第一次是在公元600年[2]。这几次遣隋使都是圣德太子摄政时所派遣的。遣隋使成了后来平安时代大量、多次遣唐使输入大唐文化的先驱。
藉中土经典展开日本书道史
“伴随着飞鸟时代佛教黎明的来临,日本书道史也从此展开。”(日本学者田中块堂之言)。圣德太子带动鼎盛的读诵佛经以及写经风气,因为佛教经典和写经的传播,中国书法开展了对日本书道深刻的影响。
目前日本书道史上最古老的书迹就是圣德太子所写的《法华义疏》四卷,写成于公元615年。这四卷完全是汉文、汉字的书法,展现了中国南北朝的书法风格。飞鸟时代的中国式书法是日本书道的起步,圣德太子的《法华义疏》就是日本书道发萌的里程碑,中国的文字和书法成了日本文化中的重要磐石。
借中华文化 奠定日本文化基础
公元604年,圣德太子作成日本最早的宪法--《宪法十七条》,以中土所崇尚的道德理念来规范君王与臣民的关系。其内容出处大量来自中国儒家、法家、阴阳家和佛家的经典。已故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和大庭脩都指出在其中融合涵盖了中国的《毛诗》、《尚书》、《礼记》、《左传》、《孝经》、《论语》、《孟子》、《管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史记》、《文选》等古代重要思想、文史著作。这些古中国的思想精神和学识,成了飞鸟时代重要的施政的准则,当然也影响了后世的日本文化。
寂光心香 悠悠千载
千百年来,朴素的寂光院展现礼敬神佛的心辉融入京都北边大原山野。千百年前,圣德太子引进神州大陆中华文化,奠定了日本文化与国力的基础,那时的辉煌历经千年未曾沈寂。寂光院的澄净光华,从大原通衡山(圣德太子前世在中国大陆衡山修行)依然指引着虔敬、归真的道路。
-附注-
[1]. 见王勇着:《圣徳太子时空超越―历史を动かした慧思后身说》,日本大修馆书店,1994年。
[2]. 根据《日本书纪》记载,第一次的派遣在公元607年(推古天王15年),翌年回国,第二次的派遣在公元608年,翌年回国,此两次的遣隋使都是小野妹子。第一次的遣隋使小野妹子回国时,隋史裴世清也同行到达难波(今天日本的大阪市),同年,因回送裴世清回国小野妹子再入隋。第三次派遣遣隋使是在公元614年,翌年回国,此次的遣隋使是犬上御田锹。
见于中国《隋书》,有四次倭国(隋朝称当时的日本)遣史的记载,依序是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见〈倭国传〉)、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见〈倭国传〉)、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见〈炀帝记〉)、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见〈炀帝记〉)等。@*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