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风雅美丽 立秋赏玉簪花
黄历六月里,伴随着莲花、茉莉花的花盟主,还有玉簪。“玉簪”具体的形象勾勒花名的缘起,此花因形似古代女子的玉制发簪而得名。
玉簪晶润莹洁,环绕这分高雅的,有仙女遗落头簪的美丽传说,有农妇不舍故旧的追逝之痛,还有王妃“玉簪搔头”的风雅典故。
立秋赏玉簪
古人说,立秋将至,赏玉簪正是时候。
宋人张鉴作《赏心乐事》分享品味人生的体验,其中立秋日前后赏玉簪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立秋日秋叶,玉照堂玉簪”。此话也反映了玉簪在宋代是一种受到青睐的观赏植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说“玉簪处处人家栽为花草”。
玉簪花有玉白也有浅紫色;叶子颜色从黄绿到深蓝绿色,叶片有平的、波浪的、卷曲的,模样繁多,纹路图案也是变化万千。它是庭院中常见的植栽,品类繁多,经由配种而产生的新品种更是让人目不暇给。
玉簪花开在盛夏三伏天,“(黄历)六、七月抽茎,茎上有细叶,中出花朵十数枚”,《本草纲目》描述:“未开时,正如白玉搔头簪形。”一串玉簪含苞未开时,形似古代女子搔头用的白玉簪,因而玉簪也有个俗趣的昵称叫“玉搔头”。
“玉搔头”这充满意趣和诗意的名字,在群芳谱中独树一格,因它而来的典故也充满趣味,在炎夏三伏天里让人消暑。
玉簪‧玉搔头
在古人的诗文中,常见把玉簪和搔头连结在一起,《花月令》云:“玉簪搔头”。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诗篇《长恨歌》也写到它:“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玉簪”昵称“玉搔头”,传说是来自汉武帝后宫李夫人以玉簪搔头,结果在汉宫风动一时,引得众佳丽仿效制作白玉簪,以致玉的价格高涨了。看《西京杂记》记载:“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因此“玉搔头”就成了一个名词,“玉簪”也成了美人的代名词。
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是个“一笑倾城”的美人。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能作曲、善歌舞,是宫中表演歌舞的“倡人”。他所作的新曲,往往能深深打动人心。
有一天李延年一边舞蹈一边歌了一曲《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听歌后叹息问道:“善!世岂有此人乎?”
李延年歌佳人之意,在引荐自家妹妹。他的妹妹也是倡人,“妙丽善舞”。因李延年这一曲短歌穿针引线,他的妹妹成了后宫幸运花——李夫人。《汉书‧外戚传》记载:“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这位李夫人就是史上盛传以玉簪搔头惹人怜爱的主角。
李夫人入宫不长时间,就得了重病去世。在她病中,武帝探视她,她说自己卧病久了,形貌坏了,不能见皇上:“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因而用被子蒙着脸诉说自己的心愿:“愿以王及兄弟为托。”就是祈愿武帝好好照顾她的儿子昌邑哀王和兄弟们。
汉武帝一再说服夫人临终前再见他一面,李夫人坚辞她没有修饰、容貌邋遢因而不敢见,“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惰见帝。”当武帝一定要见时,李夫人就转过身子歔欷而叹,至死她都没再见武帝一面。
李夫人的自家姊妹不解。李夫人说,自己因为“容貌之好”而得宠幸,美丽不再,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那么她的儿和娘家人就会失去恩闵,所以病容憔悴的她抵死不见武帝。
李夫人死后,得到厚葬,兄李延年升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升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可是后来,她的兄弟李季出入骄恣,犯法乱后宫,李广利降匈奴。自作孽,不可活,辜负了李夫人的一番苦心作为,家族就灭了。
玉簪‧白鹤仙
玉簪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白鹤仙,白鹤象其形,传仙家之缘。宋代诗人喜爱歌吟玉簪的不少,其中王安石和黄庭坚都有以《玉簪》为名的诗,带着瑶池仙乡的神彩。
王安石《玉簪》诗吟:
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
黄庭坚《玉簪》诗咏:
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东南第一花。
他们的《玉簪》都传说着“玉簪”来自天上仙家的一段仙缘。在紫云徘徊的昆仑山上,西王母举行瑶池寿宴,仙子们宴流霞(仙液)、赏琼花。一只玉簪带着万斛浓香掉落到人间。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了玉簪花。
相传这只玉簪是小仙女,也就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的。这小女儿个性鲜明,喜爱自由,对人世间的生活好奇,很想一探究竟。王母办寿宴,她想趁着赴瑶池为母祝寿的机会,下凡走一回。只不过王母娘娘一直看顾着她,不让她落凡界。小仙女无计可施,就将头上的白玉簪拔下来吩咐道:“你就代我到人间去吧!”
玉簪从仙乡落到了人间,在玉簪落下的地方长出了像玉簪一样的花儿。这花好像散发出麝香般馥郁的香味,让许多人爱上了这仙鹤一般的花儿。玉簪花开遍江南,好像代替了小仙女的仙履,完成了小仙女的心愿。
唐代罗隐的诗则说玉簪花是天上织女星的白玉簪,“雪魄冰姿俗不侵”。
人间遗簪
天上有遗簪,人间也有遗簪,说的是不舍故旧之情。
据《韩诗外传.卷九》记载,孔子出游少源之野,途中看到一个妇人站在水泽中,哭得很伤心,孔子就派弟子问个究竟。妇人说她割蓍草作柴时,丢了蓍草作的头簪,所以哀伤。
一个不值钱的小东西值得这般悲伤吗?
妇人说,不是悲伤那遗失了的蓍簪,是遗失了那分故旧之情的牵系,所以悲伤啊!这则故事,诉说了成语“刈蓍遗簪”不舍故旧的典故。
问玉簪情为何物?
玉簪搔头得宠的,怕色衰失宠;遗簪的,心痛难舍旧情;患得、也患失。玉簪牵动多少世间情……问玉簪,世间情为何物?
玉簪或果真是仙乡来?设情关来试炼世间人:得否冲破情幻大自在?!
@*#
(点阅】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