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中小学阶段上了体制外学校,森林小学和全人中学。这两所学校在创立之初,被误认为是贵族学校,或许因为学费看似比较贵,或以为孩子在学校养尊处优。其实孩子既未参加校外补习,也没额外花钱学才艺,加总起来,学费并不贵。至于养尊处优,那就更不是了。
这些体制外的孩子绝非成长于温室,也不像贵族有很多资源的支撑。学校的课程和教学的设计,都着眼于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主动性,去学习知识并料理自己的生活,在摸索中体验生活的滋味。孩子们相处的游戏规则,以相互尊重为原则,经长时间的谋合订定出来,从中培养孩子待人处事的能力。在中学毕业之前,培养孩子面对未来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选择等,种种挑战的能力。
没有体制的保障,有人质疑这些孩子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其实,体制外的孩子能够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体验,寻找生活的出路,这样的学习是要吃苦的,一步一脚印走过来,是扎实的。体制看似有保障,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若缺乏实际的体验,没有观察、思辨的能力,只会以制式模式应对,反倒更没保障了。
我的孩子认为,他想走的路不需大学文凭,因此没去考大学。中学毕业后,他曾在CD店打工,为古典乐曲写简介,曾在报社组装并维修电脑,编辑排版。由于喜好围棋,孩子自学日文,整理日本围棋界的资料,架设围棋网站,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因而促成围棋界首次职业与业余棋手对抗赛,其后受邀为围棋刊物撰稿。因缘际会下,孩子去了美国,进入大学主修数学。这一切基本上按照他自己的需要,走着自己想走的路。
体制内、体制外的学习都要吃苦,甚至体制外的孩子更早面对进入社会的挑战,更早的要经营自己的生活。但是体制外的学习,让孩子体验生活,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愿意随顺自己的特质,朝着自己的目标,去规划,历经摸索、尝试错误,总结经验,开创自己的未来,因而能够获得更扎实的自我保障。@*
点阅【成长手记】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