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以毒攻毒 中国首开种痘先河

作者:洪熙

天花,曾是一种烈性的传染病。在人类免疫学史上,中国传统医学首开天花预防和治疗的先河。

以毒攻毒法 预防疾病

在中国古代,传统医学有“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譬如,晋代葛洪在《肘后救卒方》(又称《肘后备急方》或《肘后方》,共8卷70篇,为中医方剂学名著。)中记载,为预防狂犬病,当人被狂犬咬伤后,要用死亡的狂犬脑敷在伤口上,为被咬伤的患者接种免疫。这本书中也有我国最早有关天花(又称痘疹)的记载,当时称之为“虏疮”。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也有我国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当时称之为“虏疮”。图为明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作品描写晋朝著名道士葛洪,携妻子鲍姑与家人移居罗浮山修道的情景。(公有领域)

大唐“医圣”孙思邈为预防疮疖,曾将生疮病人的血和脓汁,用刀具接种到健康人的皮肤下。

上述这两则事例,是传统医学中有关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记载。

种牛痘穴分图,取自《痘疹定论》。

何为种痘法

中国古代为预防天花传染病,发明了人痘接种办法。种痘的办法,是采用天花病人的结痂和脓汁,接种到健康人的身上。让人感染轻微的天花,轻微发病之后,即可获得免疫力,之后便不会再犯天花。

但是这样做,存在一定的风险,即种痘的剂量必须适量。剂量小,就种不上,起不到免疫作用。剂量过大,会使人真的得天花病,所以种痘的剂量拿捏要准。

清嘉庆年间种痘刀式。

种痘术发明的时间

关于接种的办法,具体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目前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起始于唐朝开元年间,江南赵氏传授鼻苗法。

另一种说法,始于宋朝峨眉山神医。宋真宗赵恒时期,宰相王旦的几个儿子都罹患天花。后来,王旦又生一子王素。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长大,王旦请来很多医生,询问治病的药方。有一个四川医生名叫清风,他说,峨眉山有一位神医善于种痘,可保人健康无虞。王旦派人请来峨眉山神医,为其子成功种痘,有效预防了天花。王素健康地活到67岁去世。(朱纯嘏《痘疹定论》)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始于明朝安徽甯国的种痘术。这三种种痘法,都是根据以毒攻毒的治疗理念。(清张琰《种痘新书》)

康熙帝支持种痘术 福惠万民

大清时期,种痘技术的推广,是康熙大帝全力支持的结果。图为康熙皇帝朝服像。(公有领域)

大清时期,种痘技术的推广,是康熙大帝全力支持的结果。

1681年,康熙帝派官员前往江西,招募种痘医师。朱纯嘏奉命前往东北和喀尔喀为满清贵族子弟种痘,他成为第一个为皇室种痘的医师。

《庭训格言》中记载,康熙帝说:“大清立国初期,很多人都害怕天花。如今朕得到种痘免疫的方法,子女们都因成功种痘,得以安然无恙。现在东北地区四十九旗以及喀尔喀藩地,朕都命他们种痘,凡是成功接种的人,都已经痊愈。记得最开始种痘时,一些老人认为办法太奇怪,是朕坚持推行,所以才保全千万人的性命。”

张琰和朱纯嘏是同一时代的医师,经他之手种痘的人数就高达八、九千人,其中只有二、三十人不能救治,也就是说,当时的天花种痘成功率为97%~98%,免疫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

在康熙帝的大力推广下,流行的天花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抑制。

种痘技术西传

后来,这一技术传到国外。1688年,中俄两国于雅各萨大战期间,俄国使臣来到中国,向康熙帝请求学习种痘技术。康熙大帝将这一技术慷慨地传授给俄国。

根据来华传教士德贞(Dudgeon)在《牛痘考》中的记载,中国种痘技术是经土耳其,由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蒙塔古夫人(M.W.Montague)传往英国。蒙塔古夫人在土耳其时,中国医师为她接种人痘,免疫成功。种痘术传往英国后,还得到英国女王的青睐。

1796年,英国人痘接种技师琴纳(E.Jenner)基于中国的种痘技术,创出牛痘接种。

爱德华‧琴纳像,英国医生,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被称为疫苗之父。
1796年,琴纳医生为一位8岁男孩接种牛痘疫苗图。(公有领域)

不过在当时的欧洲,有不少人对陌生的种痘技术持怀疑态度。对此,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认为,中国人为世界开启了种痘的先例和榜样,是世界上最睿智也最文明的民族。@*#◇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