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年轻僧人承担蛇果的反噬 化解少女的情执

哪一种美会成为永恒?在古印度,有一个貌美的少女苦恋一位僧人。最后僧人以承受蛇果的反噬,慈悲化解了少女的情执,使她从情海中超脱。

僧人专注讲读  少女仰慕

在古印度舍卫国,有个年轻美貌的少女。她出身豪门,又多才多艺,用现代的话讲是典型的白富美。到了出嫁的年龄,说媒的人几乎踏破了她家的门槛,但她就是不肯出嫁,因为她只想嫁给自己如意的郎君。

有一天,一位僧人给众人讲读佛经。僧人仪表庄严肃穆而又俊朗亲和。讲读书卷时,僧人神情专注,声音富有磁性。少女久久的注视着他,羡慕中又带着对修者的仰望。

僧人讲读结束后,开始化缘。当他走到少女家时,少女觉得用食物和衣物无法表达心中的敬意,她想给修者布施更独特的东西,以表达心中的崇敬。

少女布施歌舞  以纯净感动天人

少女说,父母会为僧人布施衣服和食物,她想布施天下独此一份的歌舞。为了保证歌舞的纯净,少女请求僧人在她的家中讲读三日佛经,僧人答应了。沐浴更衣后,僧人用纯净的心,讲读了三天三夜。

少女沐浴斋戒后,带着最崇敬的心意,在第五天天亮的时候,随着初升的太阳翩翩起舞。由于少女的心境洁如冰雪,她将听讲时悟到的道理,融入到歌舞中。纯净的心,伴随着曼妙的舞姿,心神和自然融合在一起。

那份纯净的美,净洁的心,惊艳了世人,也感动了天人。但见地上涌出泉水和莲花,天女也随之翩翩起舞。当人们以世俗的眼光赞叹少女时,僧人在非常的慈祥庄严中,接收着少女的布施:她纯洁的心灵。

普贤菩萨像。(公有领域)

获僧人赞叹 少女萌生爱意

曼妙的舞姿回旋了一天一夜,美丽的歌声也婉转悠扬了一天一夜。众人觉得时间仿佛凝止了一样,都沉醉在美丽的歌舞中。布施结束时,纯洁的心意,透过少女的身体,显现出三道淡淡的金光。僧人感激少女的布施,诚恳的向她合十回礼。他认真的赞叹道:“你的心好美!”说完就转身离去了,消失在茫茫的人群中。

但是,当僧人说“你的心好美”时,虽然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爱意的种子在少女心中萌发,一朵粉红色的小花豁然绽放。

从此以后,少女更加注意妆容,喜欢盛装打扮后在远处注视着那位僧人。她期盼着僧人能和她慈蔼的交谈。但是从那以后,少女看到僧人变得冷漠无情,甚至无视她的存在。

深陷情海 少女难以自拔

随着爱意的花朵越长越大,少女渴望僧人注视的心情,也越来越急切。

一次僧人讲读结束后,少女终于按奈不住,走到他面前羞涩的问:“你觉得我美吗?”僧人神情不变,和蔼中带着更多的淡然,说道:“世间万物都有美。”

少女不死心,急切的追问:“难道你的眼中就没有不一样的美吗?”僧人极其冷静的说道:“你的美和其他生命的美是一样的,都像是千粟中的一个粒子。”

少女听后极为伤心,仿佛心碎到极点。少女何尝不知道出家人的戒律,但是她觉得只要能获得僧人的一句称赞,她会觉得不枉此生。

少女回家后掩面痛哭,她觉得僧人不称赞她,是不是因为自己已经不漂亮了。此后,她性情大变,让家里人用尽一切手段,收集所有能使人变得更美的饰品,她深切期望能再次获得僧人的一赞。

为博僧人一赞 少女吞下蛇果

但是每次她盛装打扮面对那位僧人时,他都像宁静的大海,没有波澜,没有回声,寂然一片。少女绝望了,落入情网的她期望用尽一切方法,博取年轻僧人的一笑一赞。

偶然中,少女的管家听说摩揭陀国有一种蛇长成的果子。凡是女子吃下以后,就可以变得美丽无比。但是,吃到蛇果身体会遭到反噬,人会迅速衰老36年。由于少女已经意乱情迷,绝望中她宁愿吃下蛇果,获得年轻僧人的一赞后离开尘世。

管家很轻易的得到了蛇果,少女吃完以后,瞬间容颜大变,美到一种慑人心魄的地步,让任何人都无法直视,甚至舍卫国最美的王妃都不及她百分之一的美。

僧人承受蛇果反噬  救度少女

少女因此变得自信了,她妄想着这样僧人一定会称赞她,说不定还会爱上她。如果能和年轻僧人单独在一起,听他讲读佛经,哪怕一天也好。

少女吃下蛇果后,再一次来到僧人讲读经书的地方。凡是听讲的人都惊艳于少女的美貌, 自愧容貌丑陋,羞愧的低下头。

这时,年轻的僧人突然在盘坐中慢慢腾空而起,缓缓地飞到少女的面前,用清澈安祥的眼睛看着她。僧人伸出一只手,缓缓地抚住少女的脸庞。此时,幸福的少女瞬间发现僧人的容貌开始变得苍老。再一眨眼,僧人变得白发苍苍,好像年迈的老人。

少女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时僧人温和的说:“在世人的眼中,你是美的存在;在修行者的眼中,你内心礼佛向善的美会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如果你的内心,能够永远保持向修者布施歌舞时的纯净,你将永远是最美的生命。你布施歌舞的善意和决心,对于我才是真正的无上的美!”

在修行者的眼中,内心礼佛向善的美,会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fotolia)

僧人接着说:“今天我抹去蛇果带给你的反噬,将世上的美赠予你。希望你能用纯净的心,向每一个和你有缘的人布施真正的美。”@

来源:正源,《》,正见网,2018年02月18日。

改写:宋宝蓝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