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伍子胥要为父兄报仇就必须前往吴国,而到吴国又必须经过昭关。为抓住伍子胥,楚平王派兵严密盘查过往昭关的行人。伍子胥走头无路,一夜愁白了头。皇甫讷冒充伍子胥,被守关士兵抓住,趁着双方争吵、盘查放松之际,伍子胥带着公子胜混出了昭关,但是危险并没有因此过去。
如果你要看地图就知道,一出了昭关就是长江。大江茫茫,没有船。伍子胥前阻大水、后虑追兵,生怕昭关上的守将一看抓的人不是他,带着兵来追,当时心急如焚。
这个时候,就看见从下游划上来一只船,一个老头一边划船一边唱歌。伍子胥就叫他:“渔人渡我、渔父渡我。”那个渔父就唱了一首歌,大概的意思是说,这个地方渡你,会被别人看见,我们能不能再往下,走到芦花深处,我再来渡你。伍子胥就带着小孩走到芦花深处。渔人就让伍子胥和小孩上了船。大概经过了一个时辰渡过了长江。
过了长江之后,渔父就问伍子胥是谁。伍子胥这个时候已经比较安全了,就跟渔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个渔父说,我看你是远行之人,可能腹中有些饥饿了,我家离这不远,你等我一下,我到家里面拿一些饭来给你吃。渔人就走掉了。伍子胥等渔人,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当时就起了疑心了。万一渔人回去又报告呢?因为楚王当时下令,谁要能够抓住伍子胥,赏五万石粮食,赐给执珪的爵位。
五万石是个什么概念?汉朝的时候,做到部长这一级,每年的工资也只不过是两千石。所以五万石粮食是非常非常多的钱。
“执珪的爵位”呢?珪是古代的一种玉器,不同爵位的人可以拿不同的珪。珪的上面是三角形,下面是方的。古时候有五种爵位,是舜的时候定的,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爵位拿不同的珪。执珪就是给你一个封爵,属于社会地位很高,这个叫“贵”;五万石粮食,相当于很多钱,叫做“富”。谁要能举报伍子胥就会得到这场大富贵。所以说伍子胥当时就怀疑渔人会回去叫楚兵来追他,他和公子胜就躲到了芦花深处。
又过了一段时间,渔父回来了。渔父回来后一看伍子胥不在,就又唱了一首歌,大概意思是说,我不会出卖你,把饭给你拿过来了,你出来吧。伍子胥就出来和渔父相见,并解释说逃亡之人不得不加倍小心。渔父拿出了他做的麦饭鲍鱼羹,给伍子胥吃。吃完后,伍子胥跟渔父说:老丈,谢谢你,今天救我一命渡我过江。我腰间有一口宝剑,是楚庄王赐给我祖父的,上面有七颗钻石,价值百金,我愿意把这把剑送给你,作为一种感谢。
老丈就说,我连五万石担粮食和执珪的爵位都不要了,怎么会要你的宝剑?而且我听说“君子无剑不游”,就是说当时士人一定要挎宝剑的,无剑不游。渔父说,你要赶了那么远的路,我怎么可以要你的宝剑?他就推辞不受。伍子胥再次谢了老丈之后,转身就带着公子胜走。
走了几步,伍子胥又回来了,问渔父:“老丈姓名?我将来怎么能够找到你,怎么能够报答你?”老丈说:“你我萍水相逢,如果将来再有见面的机会,你就叫我渔丈人,我就叫你芦中人,因为你是在芦花深处躲着嘛。”
伍子胥说:“我记住了。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嘱咐你,如果楚国的追兵过来,问你是否见到我,请告诉他们你没有看到。”老丈说:“你走吧。”伍子胥就走了。
走了几步,就听老丈在身后讲:“如果楚兵真的追你,我怎么才能够洗脱自己的嫌疑?请以我的死来消除你的顾虑。”他当着伍子胥的面把船翻过来,自己就沉到水里边去了。伍子胥看到后就说:“我因你而活,你因我而死,哀哉!”渔丈人这件事在正史中是有记载的。
伍子胥去吴国,路过一个地方叫溧阳。这个时候伍子胥带着小孩赶路,腹中已经非常饥饿了,看到一个女人在河边浣纱。他就走过去说:“行路之人,可不可以求你赐给我一餐饭?”女人头也没抬,说我已经30岁了,一直没有嫁人,跟着我的母亲,一直是以贞节这一原则来要求我自己,我不能随随便便把饭给一个男人吃。
伍子胥说,我现在穷困潦倒,需要你的饭救命,不是无缘无故跟你搭话的。那个女人就抬头看了他一眼说,我看你绝对不是一个长久困厄的人,就把饭给你吃吧。
伍子胥和公子胜就每个人盛了一碗,吃完之后把剩下的饭又还给了女子。女子说,既然你们要赶很远的路,为什么不吃饱呢?你们把饭全都吃了吧。伍子胥和公子胜再次谢过女子后,就把饭全都吃掉了。
伍子胥就跟女人说: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行踪,你不要说见过我。那个女人说,我跟我的母亲在一块生活了30年,从来没有跟男子说过一句话,今天不但给你饭,而且当时就是伍子胥吃饭的时候,女人还在地上铺了一个席子,然后长跪伺候伍子胥吃饭。她说我做了这样的事情,是有亏贞节的,而且你还嘱咐我说不要泄漏你的行踪。她说,你走吧,不要再管我了。然后这个女人就抱着一块大石头,把自己沉到了水里。
这件事情其实对于我来说,也是很难理解。当时伍子胥看到这个女人死了后,就咬破中指,用血在石头上写了二十个字,“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十年之后,我要用一千斤黄金来报答你的德行。他就害怕别人看到字,他就把沙子推上去,把石头就给埋起来了。
浣纱女的事情不见于《史记》的记载,但是在《东周列国志》和《吴越春秋》上都有这样的记载,包括中国大陆出版的一本《中国通史》里边也有。
这件事情我们现在的人其实很难理解,就是当时在春秋战国年间,人们对一些道义的原则的重视,那是远远超过生命的。我们在上一堂课中曾经谈到过赵氏孤儿,虽然我们没有讲得很详细。当时赵盾的两个门客程婴跟公孙杵臼有个约定,公孙杵臼是以慷概赴死的方式来保护孤儿,而程婴是含垢忍耻15年,活下来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最后杀掉了屠岸贾,为赵盾报了仇。但是报仇成功之后,程婴他就跟赵氏孤儿讲,我偷生了15年,现在已经看到你报仇了,我要把这样的消息带到地下去,告诉赵盾和我的朋友公孙杵臼。当时赵氏孤儿就拦着他,一定要报他的恩。但程婴还是拔剑自杀了。这是我们也很难理解的事情,因为他做了这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最后报仇成功之后,他说我一定要报公孙杵臼于地下。
还有一件事,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关于诸葛亮。我们看《三国志》,诸葛亮在躬耕陇亩的时候,他经常喜欢读一首诗,叫做《梁父吟》。
(旁白)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在这首诗里边,诸葛亮就讲,走出齐国都城的东门,看到一地方叫荡阴。荡阴是离齐国的都城临淄不太远的一个地方。这里有很多的坟,一个接一个。其中有三个坟,埋的是“田疆古冶子”,其实是埋了三个人,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是当时齐国的三个勇士。在诸葛亮的诗中说他们的能力“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就是说他们的力量之大可以推倒山,可以震断地脉。但是“一朝中阴谋,二桃杀三士”。有一天中了阴谋后,因为两个桃子,这三个人就全死了。
“二桃杀三士”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在《晏子春秋》中也有记载,在《东周列国志》中也有记载。它讲得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就是在齐国,当时有一个国君叫齐景公。齐景公手下有一个相,就是晏婴。晏婴这个人是非常有名的,非常贤明的一个相。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大将军,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古冶子,一个叫公孙捷,都是非常勇敢的人。但是这三个人仗着自己的勇敢,不遵守国家的礼仪,跟国君之间尔我相称,还跟其他别的田氏宗族联合起来,就是有这种犯上作乱的嫌疑。所以说晏子对他们就非常的警惕。
有一次国君出去打猎的时候,有一只猛虎扑过来了,公孙捷就冲过去。他都没有用兵器,就用拳脚就把虎给打死了。还有一次,国君过河的时候,马被一个大乌龟咬住了缰绳,拖到水里去。那是非常非常大的一个乌龟。古冶子人跳到水里去跟乌龟决战。他不太会游水,在水里边憋着气走了九里的路,最后把乌龟的头砍下来。古冶子说他当时一手拿着乌龟的头,另外一只手拉着国君的马,从河里面跳出来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是河神。这也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还有一个人是田开疆。田开疆当时领着齐国的军队去攻击周围的国家,一个叫徐国的,还有一些其他别的小国,最后,那些国家都变成了齐国的属国。所以这三个人他们自恃军功,也不怎么把国君放在眼里。晏婴当时就觉得这三个人是不能留的。
孔子讲过一句话,“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人的文化方面的修养,如果超过他原始这种阳刚之气,这样的人他叫做“史”;如果人的这种原始的阳刚或者说鲁莽的行为,超过了文化的约束,那么这样的人就是野人。所以孔子说一个人应该既有“文”又有“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像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这样的将军,就是“质胜于文”。晏子认为这些人对齐国的将来未必有什么好处。(待续)#
(《笑谈风云》是新唐人制作的视频版中国通史,目前已出版《东周列国》、《秦皇汉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两宋繁华》将于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点播节目视频和音频,请访问《笑谈风云》官方网站 //xtfy.ntdtv.com )
责任编辑:毕卉
点阅【章天亮:笑谈风云】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