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难治的癌症 胆管癌早期难发现 3症状最明显

文/韩慧林

胆管癌可以说是最难治的癌症之一,哪些是典型症状?(Shutterstock/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制图)

人气: 32613
【字号】    
   标签: tags: , ,

很多人开始关注胆管癌,是缘于因此病而去世的几位明星。

台湾资深歌手美黛曾以《意难忘》、《我在你左右》等经典歌曲走红华语歌坛,她于2017年11月确诊胆管癌,4个月后离世,让热爱她的粉丝十分心痛不舍。香港艺人“肥肥”沈殿霞、日本女星川岛直美等人也因为胆管癌而过世。

胆管癌可以说是最难治的癌症之一。根据美国临床癌症学会的信息, 已经转移的肝外胆管癌或肝内胆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2%,早期肝外和肝内胆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分别只有30%和15%,

少见的癌症——胆管癌

胆管癌属于罕见癌症,在有3亿多人口的美国,每年诊断此病的人数只有6千人, 但在东亚很多地方,如中国大陆、台湾、泰国北部、韩国等地,胆管癌的发病率超出了罕见病的标准。

人的肝密集分布着一套胆管系统。胆管癌是胆管内壁的上皮细胞发生癌变。(Wikimedia Commons/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制图)

胆管系统密布在人的肝内,从肝细胞旁的微胆管开始,逐渐汇流成小胆管、左右肝内胆管,以及肝外的肝总管和胆总管,将胆汁运送到肝外,不仅排出胆红素等代谢废物,还把胆汁酸排入肠道,帮助脂肪消化、吸收。受到各种炎症、物理、化学等因素的长期刺激,胆管内壁的上皮细胞可能发生癌变,形成癌症病灶,即为胆管癌。

多数胆管癌病例很难准确确定其病因,但是肝血吸虫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囊肿等是证据明确的促发胆管癌的因素。

根据癌症发生的位置,胆管癌大致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

皮肤变黄、发痒,胆管癌的常见3症状

胆管癌通常在晚期才会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一般是因为胆管堵塞引起的。常见症状如下:

1. 皮肤、眼白发黄

黄疸是胆管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胆汁中的胆红素是一种暗黄色的化学物质,当胆管癌肿块堵塞胆管,会使胆汁排出不畅,过多的胆红素进入血液,到达身体其它部分,积存起来,造成皮肤、眼白发黄,这就是黄疸现象。由于左右胆管可以代偿合作,即使一侧胆管阻塞,另一侧胆管也可以正常运作,因此黄疸症状很难早期发现。

2. 皮肤发痒

这是胆红素在皮肤中积累造成的,是多数胆管癌患者会出现的症状。

3. 大小便变化

由于肠道中胆红素量减少,胆管癌患者的另一个明显症状是大便颜色变浅。因为胆汁进入肠道减少,阻碍脂肪的消化,因此病人不仅大便颜色浅,而且看上去油腻。病人的尿液颜色可能变深,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经尿液排出量增加的缘故。

其它症状还包括腹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发热、呕吐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是胆管癌独有的,胆管结石、肝炎等疾病也会出现相似的症状。

胆管癌是难治的癌症

胆管癌没有早期筛检方法,如果医生怀疑患者有胆管癌,患者可能会被安排做一系列检查。美国知名学术医疗中心梅约诊所(Mayo Clinic)的网站列举了诊断胆管癌需要的检测方法。

● 肝功能检查

● 肿瘤标记物检查:胆管癌细胞能产生癌症抗原19-9(CA 19-9),使病人血液中CA 19-9水平升高,但如果检查发现CA 19-9水平升高并不一定是胆管癌引起的,胆管炎症或堵塞、 胰腺癌等疾病也可能出现CA 19-9水平升高。

●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医生将载有小型录像机的细管探入十二指肠乳头处,深入胆管或胰管,注入显影剂,在X光协助下将胆胰管的构造显影出来。

● 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等。其中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不需要使用显影剂,已经逐渐成为代替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的无创检查方法。

● 活组织检查:这是在可疑病变处取下少量活组织作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如果可疑病变组织位于总胆管汇入十二指肠开口处,医生可以使用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手术时取一块活组织。如果可疑病变组织位于接近或位于肝脏内部,医生可能需要经皮肤穿入长针获取病变组织。

相比常见的肺癌、乳腺癌等的治疗,胆管癌的治疗方式似乎更加有限。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网站,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目前治疗胆管癌的主要方法,肝移植也用于胆管癌治疗。

除了采用现有的标准治疗方法,胆管癌病人可以参加临床试验,尝试使用新的治疗方法。当然,参加临床试验不代表一定得到比标准治疗更好的效果,甚至也有产生严重副作用的可能性,但癌症临床试验都有严格的监测,保证试验尽可能安全地进行。如果想参加临床试验,可先向自己的医生咨询。

点此了解更多胆管癌资讯。

· “孤儿癌”胆管癌如何预防?7大风险一次看懂

· 安迪和严凯泰接连食道癌逝 注意4点远离食道癌

· 让肝脏变好的11个方法 每一种你都能做到

责任编辑:洪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