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徽州,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其在建筑、雕刻、绘画、篆刻、盆景、理学、医学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流传于后世。坐落在黄山脚下黟县的“依山造屋、傍水结村”的西递、宏村,是徽州古民居遗产的代表,其白墙青瓦和马头墙的建筑模式,充满了独特的韵味,而其家家户户的中堂立柱上和书房中字体隽秀、朗朗上口、富有哲理的楹联,更是让人慨叹。
楹联,又称对子、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上而得名,其可以写景咏物、可以叙情抒怀、可以借景说理、可以教导子孙如何为人处世等等。一般多为四、五、七言及数十言。
西递、宏村的楹联多在室内,主要在中堂和书房,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推崇儒家思想,教导子孙如何为人处世的。二是抒发心志的,言成才、成事之体会的。三是描绘景致、借物抒怀的。第一部分在所有楹联中数量最多,这大概是因为古人希望后世子孙秉承儒家思想,真正懂得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如何与他人相处。这部分还可细分为几部分内容。
1. 告诫子孙要懂得敬天畏地。如:
——头上有天须自畏,眼前无事更须防。
——水光风力俱相怯,星象烟云喜共和。
2. 推崇儒家思想,从而让子孙后辈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如:
——传家礼教谆三物(三纲),华国文章本六经。
——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
——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读书朝夕学问性天。
——圣代衣冠光宇宙,儒门礼乐壮山河。
——学有经法通知时事,行无瑕尤(缺点)宜似古人。
——书作良田何必嫌无厚产,仁为安宅由来自有亨衢(大道)。
——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读书诗礼,孝弟力田。
——万古家风惟孝悌,百年世业在诗书。
——日有所思经史如诏,久于其道金石为开。
3. 告诫子孙要积德行善,助人为乐。如: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所言善、所行善、所思善,善日积而不知;厥(其)身庆、厥家庆、厥后庆,庆方来而未艾。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来。
——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
——养真精神大干事业,积宽阴德培贤子孙。
——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
——百事清平惟有令德,一家和乐是以大年。
——非因报应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书可读田可耕山中宰相,仰不愧俯不怍世上神仙。
4. 教导子孙如何修己,如何为人处世,要懂得忍让,要学会向他人学习等。如: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
——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誉群言。
——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最高。
——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安居如撑伞,遮身便是爱身;处事类围棋,出手不如束手。
——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誉群言。
——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交友应学人长,处世当克己短。
——襟怀旷达云中鹤,品德清高崖上松。
遥想当年,徽州民居中一代又一代的孩童,每天浸染在这样的氛围中,每天都要吟诵祖辈们的训导,再加上在私学中学习的儒家文化经典,德化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完成,而中国传统文化重德行善的血脉也绵延不绝。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在古老的乡镇里,众多的古道、古桥、古亭、古祠、古书堂等公益设施,除少数是官府修造外,绝大多数均是民间个人资助所建。
然而,在中共建政后发起的一个又一个运动中,承担传统教化功能的祠堂、楹联、民居、雕刻等很多被毁。在中共党文化教育下长大的几代年轻人,再也读不懂残存的楹联中深刻的内涵了,从而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道德也在一日千里地下滑。这怎不让人心痛?@*#
参考书目:《水脉宏村》(2004年)
责任编辑:李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