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特色人物

《乡医乡依:谢春梅回忆录》序(2)

谢春梅内外看诊,费心费时费力,患者病情多样,全靠他的用心智慧,以及不断的学习进修,累积了他丰富的经验和诊断拿捏准度。(James Steidl /Fotolia)

《乡医乡依:谢春梅回忆录》推荐序

医道人生

张秋台

家乡人可知家乡事?顷接来美兄撰写春梅医师回忆录初稿,翻开目录,每一章节,分别呈现了过往石围墙人情事故的历历影像,内心激动,恍如时光倒流,心神陷入石围墙旧日时光幻影中。

石围墙是我表哥春梅医师呱呱落地的胞衣迹,也是向来养我育我的母土家乡。表哥和我都是佃农出身,姨妈与母亲都是出生两岁时,因外公吸食鸦片,卖尽田产,难以存活,先后被卖到石围墙谢、张两穷苦农家当童养媳。

新妹阿姨与家母六妹,熬过苦涩年岁,转做大人,先后成为人母,在早年苦困社会,谋生不易,求职困难,穷苦人家,无田可耕,即使求做零工,也得看人情面色,现实环境如此,也莫可奈何。

新妹姨深知儿子垦田耕种无望,坐困不是办法,唯有读书学艺,才有出路改变命运,因此省吃俭用,督导表哥读毕公馆公学校后,得缘出外习医学艺。在历经诸多困顿变异和忍耐坚持下,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终于取得了医师行医执照,旋即选择公馆上六庄居中地—福基,开业悬壶济世。

当年医疗设施不足,需医孔急,春梅医师原以为行医范围就限公馆南六庄,哪知他的医术与热忱,很快就医名远播,患者扩及铜锣、大湖、狮潭、泰安等地。遇老弱残疾行动不便患者,纵使地处偏远山区,春梅医师也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应急外诊,致他行医是在院看病与外出看诊并行,也得到病患的敬重与感谢。他内外看诊,费心费时费力,患者病情多样,全靠他的用心智慧,以及不断的学习进修,累积了他丰富的经验和诊断拿捏准度。

一路走来,外诊行走,增强了春梅医师的体能健康,而不分男女老幼的百样疑难杂症,也丰富了他的听看触压和察言观色的整体诊断能力,因此到今天他不愧是全台行路最长,经验最丰富的医界长者。

表哥长我十六岁,外出习医时我还未出生,表哥取得行医执照开业看诊时,我已是稍知人我的少年了。他事亲至孝,虽然租屋行医,却先在石围墙北栅门外,父母租耕的公有地上,起造了一座瓦屋供父母安住。课余闲暇,我常跟母亲到阿姨家,她们姐妹情深,相聚闲谈家居事物人情,我都在旁,这景像依然清晰,记忆深刻。

犹记当年新居落成,在厅厦门口,谢家宝树堂号两侧,红漆点底,黑漆书写︰“宝烛夜光堪诵读,树林春暖可耕田”,字体圆润端正。数年后,长房姨丈被上吴屋的表哥同学明顺怂恿设计,而做五十一岁寿庆,记得当时贺客满庭,五十桌坐满。来客都是长者 ,现已复不记忆,但门联两侧新贴一幅红纸黑字对联︰“八月凉秋,宴起北门通北海;五旬衍庆,寿延南极颂南山。”八月凉秋、五旬衍庆、北门北海、南极南山,我不知甚解,只知好念好记,就当歌诵唱,而今竟然还能背诵。

过几年表哥堂弟谢冬岳也将庄内老屋改建青堂瓦舍,厅中一幅对联︰“冬木育成林坚霜耐雪;岳岭生瑞色苦尽甘来”。短短十八字,把冬岳哥穷苦出身到出头天的历程,用词含义,平白又却富寓意。

而他同学明顺村长的伙房门前雕刻门对︰“看阶前草绿苔青一门生意,听墙外蝉琴蛙鼓四境升平”。以及表哥同业好友,家住公馆老市场内的叶锦福均安堂号︰“均然可达生白头苍耳千年健,安心能活命益母使君百子仁”。这些他居家周遭出现的妙联佳句,必定是他知交好友的手笔,也可一窥表哥的交游对象品味,并不限于病友患者亲邻了。

回味文人雅士情趣,倒也不能忘却姨妈、母亲经常出口成章,生涯体验的俗语警句,这些句子到今天还能耳熟能详地铭记在心。如︰“早起三朝当一工”、“茅寮出相公”、“万丈高楼从底起”、“敢去就一担樵,毋敢去就屋家愁”、“打田打地,打毋忒手艺”、“看人面毋当(不如)看泥面,求人膝头毋当求自家肩头”等,都是刻苦自励的言词,出自劬劳备尝的母、姨口中,我想潜移默化中,在在影响了表哥昆仲充满力争上游,刻苦自励劲度和耐力了。

春梅医师寒门出身,脚踏实地,居于平凡而安于平凡,凡事但求诸己,行医是他的天命,也是他的信仰,在他近百年的医道生涯,看人间事感受得太深太透彻,因此他低调而不出狂言,问世间情他尝得太浓太涩,因此他冷静而不形于色。生命历程的点滴冷暖悲喜,积淀了他宽怀坚毅的人格特质,进而把有限的生命作无限的奉献。

二○一七年秋,春梅医师获颁资深医师贡献奖,乡中热心人士彭钰明、刘明猷建议为国之宝的谢老医师举办沐恩晚会,由地方热心人士黄日华、林瑞英及春梅医师的侄儿谢其俊医师资助,以四炆四炒客家菜宴请医界名流宾客,请来客家名吟唱诗人陈永淘,偕同张秀美、古慧慧、黄文宇等音乐家热情赞助演出,充分表达了乡亲对医界长者尊荣敬沐之意诚。热情过后,感动之余,多人建议敦请同是出身公馆的文史作家何来美,为春梅医师写回忆录,记录其精彩人生,让后人效尤。

来美兄是资深媒体人,立论公正,文笔流畅,德行一流,他视觉敏锐,思虑清晰,对人、事、物的洞察透彻明确,对于事物把握重点,直捣核心,而不偏离;经数十次访谈,不但呈现事实,挖掘真相,更旁征博引,许多几乎淡忘消失的过往,在他精准拿捏下,又栩栩如生呈现,仿佛时光倒流,丰富了回忆录的可看性。而谢医师的记忆力也特强,像本活字典,在来美兄老到采访经验配合下,两人可说一拍即合,不响也难,致这本回忆录,非但是春梅医师个人医道行谊的记录,更是百年来乡亲乡情人情事理的史诗,既珍且贵。

秋台学浅才疏,来美兄以春梅医师是我表哥为借口,要我写序,逼我沉沦,情非得已,只好以牛作马了。借此,我要道出我真心的感动,这本回忆录揭开了石围墙、公馆客族开发血泪史诗,也展现了客家人存在的温情与毅力。

家乡人可知家乡事?要知家乡事,就看这本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来自偶然,却也意味必然,一百多年前公馆尖山刘氏双举人(刘献廷、刘祯父子)祠堂已预言这必然。“读史仰前徽,正字校书数百载,往古来今追世德,非夸世德;就时谈近事,乡场会院两三代,登先步后振其裘,克绍箕裘。”拜读这本回忆录,赏析双举人祠堂栋对,警觉是预言?是启示?是激励﹗对谢家、对作者、对家乡人,平心暗想,世间事真奇妙。@

──节录自《乡医乡依:谢春梅回忆录》/联经出版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