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之叹——古城劫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8年11月21日讯】华夏的古都和重镇,饱经沧桑,气韵深沉。北方的大气磅礴、南国的灵动秀美,风采各异、辉映九州。可悲、可叹,五千年文明,69年来,历劫遇难。城墙、城门被拆除,珍贵文物被砸烂,名胜古迹被摧毁。一场浩劫刚刚结束,新的扫除又迅速来袭,更加彻底、更加猛烈。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所谓“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改造”和“改善”的旗号下,大批文化遗迹被接连铲除,古老民居被推倒,历史街区迅速萎缩。传统的价值,随着美丽载体的消亡而不断地被剥离。悠悠古风不再,哀哉中华!
文化古城名存实亡
如出一辙的乱象,在全国各地不停地上演:拆旧建新、拓宽公路、房产开发、仿古建筑替代真正古董。在急功近利、官商勾结、以权代法的狂躁和荒诞中,深邃的内涵——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等哲理和原则,随着古建筑、古民居的消失而被摒弃,一座座古城走向没落、衰亡。
据大陆媒体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有至少30座城市正在开展或策划“古城重建”,项目投资从数亿元到上百亿元不等。“唐宋气象”、“千年历史”等噱头令各地政府趋之若鹜。
2013年,大陆媒体报导,据专家反映,在中国现有的119个历史文化名城中,20个城市已经没有历史文化街区了,因为那些老宅院、老街巷都被拆掉了,而那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必要组成部分。
著名建筑学家阮仪三受访时指出:“古城,是城市文化的根。吸收传统建筑的营养,才能创造出新的城市建筑。”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被破坏的现象,阮仪三痛心地说:“建新房子有GDP,修老房子没有GDP。前10年我是和无知愚昧做斗争,后来是和利欲贪婪做斗争。为了GDP大拆大建,这种做法很混账!”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对大陆记者表示,地方政府之前为了GDP把古迹打碎,后来又开始重建,还是为了GDP或文化政绩。“但修起来的是毫无历史文化的东西,是不是有几个建筑就恢复了大唐大宋呢?这种做法是对城市的进一步破坏,把历史的原物销毁之后弄一个‘垃圾’。”
北京——另一个城市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之殇,已是举世皆知的巨大遗憾。不幸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旧城区内动荡不止,金融街等开发项目横行无阻,将京城民居的最大特色、中国的代表建筑——四合院大举消灭。数十万、近百万居民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家园,告别了原有的温馨安定。老北京的风貌被严重破坏,京味儿渐渐远去。
随着大量四合院被强拆,文物保护工作者和房产被侵权者的呼吁及相关法律诉讼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03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南池子拆建事件向北京当局表达了忧虑,但未获回应。
梁思成之子、历史学家梁从诫说:“故宫没人敢动,就去动四合院。四合院是胡同的主要组成部分,把胡同拆了,把四合院拆了,全部变成高楼大厦,北京也不再是北京,是另一个城市了。”
著名古都保护工作者、建筑师华揽洪之女华新民说:“从北京到全中国,就这么无情地拆呀拆呀,我们还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呢?”
西安——除了城墙以外
西安,古名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以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闻名于世。周、秦、汉、唐四大王朝曾在此定都,市内和郊外留存大量的名胜古迹、珍稀文物,为其赢得“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美誉。
西安的古民居称作西安四合院,主要以清朝及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此类长方形的深宅大院,多为两进或三进式,大部分都有精美的雕饰,艺术价值很高。由传统民居构成的街区充满古朴的气息,体现了城市的“文脉”精华,凝聚人气,给街市带来活力。
1990年以前,在西安城墙以内,有着两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宅院占了半数以上。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西安市政府以低洼地改造为名,实则为经济利益驱动,大面积地拆除历史街区。
2002年,夏家什字17号、民国陕西第一任督军陈树藩的宅院即将被拆的消息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众多专家呼吁叫停、提交议案,媒体追踪报导,还有数万名西安市民前去陈家参观声援,希望政府能够取消拆迁计划。
陈树藩之子、著名书法家陈泽秦向法院起诉,但是莲湖区法院维持拆迁决议,西安市中级法院也驳回了陈泽秦的上诉。2004年3月17日夜,陈家老宅被强拆,各类建筑构件和历史文物遭到哄抢。
1993年,西安市公布的“需要保护的传统民居宅院和历史性纪念性建筑名单”里,有32处明清民居,其中27处已被夷为平地,包括督军老宅。
陈树藩的孙女陈长慧和记者谈起此事,非常难过。她说:“印象中1995年以前,古城的基本面貌还在,从2001年以后,儿时的记忆就已经找寻不到了,曾经让人惊心动魄、让人神往的东西再也找不着了,对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都来说,文化上的损失太大了。”
2005年3月30日,外媒披露,莲湖区拆迁办伙同黑社会,强行拆毁民宅,打伤十多名市民。
2016年6月,陕西记者报导,西安传统民居仅剩45处。如今,西安徒有城墙,令人痛惜。
安阳——失去了机会
河南省安阳市,甲骨文的故乡,有3300年的建城史、500多年建都史。安阳城内原来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的古城风貌。1996年,安阳市政府在新老城区之间规划道路,其中一条直穿古城,把老城一劈为二。市长不听劝阻,加速施工。今天,五代后周时建造的文峰塔,失去了周边的环境,孤独地矗立在路中央。
2011年,安阳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要开始对安阳老城南大街片改造了。网民佳泉在微博上发声:“将要进行的南大街改造和北大街商业区,再加上穿城而过的文峰中路,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借助老城改造的名义,压在已经简称一千多年的安阳老城身上,毁掉了安阳老城发展文化旅游的可能。就是你再重建鼓楼,再建几个老城门,安阳老城也不再是以前的安阳老城。安阳将永远失去一个机会。”
曲阜——掘墓砸碑 立假城墙
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儒家文化发源地,对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儒家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
孔家的家庙及府第——曲阜孔庙及孔府,在历代帝王的支持下,不断扩建,形成规模宏大的一组建筑群。其北的孔林是孔氏家族的墓地,大约有十万座墓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孔府、孔庙、孔林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曲阜城内外遍布无数文物古迹,包括祭祀孔子大弟子颜回的颜庙、西夏侯遗址、周公庙、春秋书院、汉鲁王墓等。
文革期间,曲阜的孔庙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200多名“红卫兵”在曲阜29天,共毁坏文物6000余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字画900多轴,毁掉历代石碑1000余座。孔子墓被铲平挖掘,其内孔子遗骸不知所终,“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大碑被毁。庙碑被毁,孔庙的泥胎塑像被毁。
1978年,曲阜市政府要拆掉城墙,阮仪三等专家阻止无效。2003年,市政府又要“复建”,以钢筋混凝土为构架修了新墙,外面贴上砖头。
南京——秦淮河的悲叹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金陵古韵,和著文人墨客的低吟浅唱,飘散在秦淮河畔。
秦淮河自东向西,横贯南京城南。一千多年来,居民沿河聚居,形成了繁华的老城区。南京城自东吴定都始,经历朝代更替、战争炮火,至20世纪下半叶,历史街区的风貌依然完整,弥足珍贵。
然而,推土机的轰鸣,淹没了昔日的风雅,将纵贯全城的文化命脉,连根拔起。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旧城改造运动,导致南京历史街区飞速减少。进入21世纪,南京市政府又对秦淮河边的人家进行了几轮拆迁,曾引发轰轰烈烈的“老城南保卫战”。
2006年,“建设新城南”的改造项目启动,秦淮区、白下区的门东、颜料坊、安品街、钓鱼台、船板巷五处秦淮河沿岸的历史街区被纳入拆除范围,明清街区面临灭绝。
当时,为了保护古城,正在北京学习的南京青年姚远起草了《关于保留南京历史旧城区的紧急呼吁》,发给300多位相关专家和代表委员。谢辰生、舒乙等人都对他表示支持和鼓励。
姚远在信中写道,秦淮可谓南京的城市之源、城市之魂。“秦淮老街的拆与留,关系着老南京的死与生。”他并且发问:“六百多年来,秦淮老街没有毁于清军入关、太平天国等历次内战,也没有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难道却要彻底毁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吗?”
对于南京的城市建设,多位中国文博、规划和建筑界领域的学者联名写信呼吁,秦淮河明清历史街区是南京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基所在,应该保存、修复、复兴,而非一拆了之。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近50万平方米的历史街区被推倒、灰飞烟灭。
拆迁在继续。2015年3月11日,老城南颜料坊49号、有着220年历史的清代老宅因野蛮施工而损毁。如此对文化的荼毒,被开发商“认错”、罚款50万元和“复建”给抹平了。
苏州——“救救桃花坞”
“桃花坞”在苏州老城“阊门”内,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是苏州乃至江南地区的人文核心地带之一,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项。
2012年5月,“救救桃花坞”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因为桃花坞正遭遇动迁,许多并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的百年建筑,被陆续拆毁。曾经繁华的街市和民宅,已成一片废墟。建筑师宋微建等人强烈质疑“只保留文物,拆掉民宅,再仿古重建”的做法。
网民“阿斌”说:“全国各地网民对于即将拆除的桃花坞打铁弄4号的楠木厅大声疾呼,这项活动已经超出对一个桃花坞的保卫,上升到对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老建筑如何妥善保护的高度了。”
定海风波
浙江舟山市定海镇,是整个舟山群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舟山地区历史上唯一筑有城墙的城镇。这里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鸦片战争的主战场,留下了清朝官兵抗击英军的浴血事迹。另外,著名的宁波商帮即发祥于此地。
1959年“大跃进”时期,定海城内的传统建筑、自然景观被大量毁坏,定海城墙被完全拆除。
1998年,“旧城改造”启动,旧城区的多条街道上的深宅大院被成片拆毁,连纪念三位抗英总兵的“三忠祠”也被迁建。取而代之的是“洗头房”、桑拿屋等现代化处所,民众戏称新街道为“洗头一条街”。
定海古城被毁的消息引来学者和网民的痛斥。1999年7月,定海镇的10户居民联名状告舟山市政府违反《文物保护法》和《城市规划法》,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蓝家和刘家大院最引人关注,开发商公然宣称:“只要搞掉这两家,其它的就可以扫平了!”
刘宅为清末著名商人刘显哉所造,宅院内存有大量文物史料。整栋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建筑科学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0年5月10日,这场民告官的官司二审结案,原告败诉,刘宅等一批传统建筑被强制拆毁。
结语
毁灭还在发生。一个又一个古城的内涵与美丽被掏空,被填充进不伦不类之物。守望故土、穿越时空的美好标志被移除;家庭、社区、城镇的记忆被割裂,世代传承的故事戛然而止。所有被消失的优雅,永远不可能修复。
文化的王牌被无情地抛弃,城市因此丢弃了灵魂。丧失了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古国的亿万子民,便成无根的飘萍,在无知和迷茫中滑落。我们,是否将失去明天?@*#
参考资料:
迟宇宙,《定海古城不见了》,《南方周末》 2000年06月23日。
《两处老宅一存一毁 一喜一忧》,三秦都市报,2005年2月28日。
刘晓蓝,“阮仪三:我们要有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怀”,新民周刊,2011年11月30日。
郭少峰,“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把文化‘化’掉”,新京报,2013年2月26日。
(点阅“中华传统文化之叹”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