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不赞同画家搞笔会和现场笔墨表演,一些文化活动往往很少是画家自己准备好的毛笔宣纸等工具的,大多是现场由主办方准备,画家对现场工具一般都不会熟悉,让画家露一手儿,其实是难为画家(小范围朋友圈或学术性的研究做现场演示是必要的,尤其教学中,教师的现场演示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网络教学视频代替不了现场教学的原因之一),做秀性的书画表演效果都不好。
兴致所至,转而为画,中国画不是描出来的,也不是用时间慢慢磨出来的,更不是你要我画我就会画好的,但无论怎样,和西画不同,作画时的情绪对中国画家确实重要。
画好中国画,尤其是写意画,画家要对宣纸的纸性、毛笔的笔性要有很大程度的掌握才能得心应手,且中国画本身就是偶然性很强的艺术,任何画家都不能保证每张画都能满意。笔者在冰雪画研究中,往往为了一种画法画意,要由百余张的失败换取一张成功之作。
毛笔的毫多少、长短、粗细、软硬、健的多寡,甚至动物毛毫采摘的季节不同,笔性都会有变化。所以中国画的临摹从古至今,都不能和原作一样,往往临摹的都是笔意,毛笔操控的艰难,让很多人学画的第一步就没了信心。毛笔水分多少、墨色多少、颜色调和,笔尖、笔肚、笔根的水、墨、色的融合没有两次一样的。
西方绘画的调色是在调色盘里进行,涂到油布前可尽一切条件调出画家认为满意的颜色,而中国画调色有时在一只毛笔上完成,一支笔可以蘸上几种颜色,在运笔方向、用力大小、快慢、顿挫中和宣纸的不同纸性接合,完成颜色的调和。
好的画,不是耗费时间磨、描出来的,但要有足够的时间酝酿,这个过程是画家在自我的世界里徜徉。长时间的艺术构思习惯,使得外人认为画家生活节奏缓慢,不喜受拘束或总是天马行空。
很多人问我,多长时间能画一张冰雪画?我很难回答,中国画偶然性很强,很多张的失败才能成功一张。一次我为了研究北方早晨干的树桩上的霜的画法,两个月上百幅试验品,没有一幅满意的,纸性、添加剂浓度很难找到合适结合点,是母亲提醒用一种药水助水墨的渗入,才有了进展。
当然,研究性的和商品类的画要求不同,心理上对画的成功理解也不一样。这是大众见到的商品画和学术性画家作品的区别,也是商品画貌似笔法娴熟、墨色精到、装裱精美而价位低廉的原因之一。
快餐似的学习和突击往往摸不到中国画艺术的根。近年中国画创作、欣赏领域,浅显画意的画太多;尤其商业经济影响,流水线的商业化运作,使原本脆弱的中国画难见本来面目。
流水线批量生产的“中国画”成批流入西方,让西方人以为有着几千年古老文化含量的中国画是如此浅薄,且价格低得只是劳动力的技术费用。笔者在河南洛阳、安徽黄山等地,见到街面的画画作坊很多,批量生产的牡丹花一摞摞地摆放着。黄山屯溪老街,商品类的山水画林林总总,笔力、艺术性参差不齐,西人游客穿梭在街上,来感受中国古老文化的人们已经找不到传说中的那种墨香了。
2002年,一位瑞典朋友在东北的友谊商店,买了一幅立轴山水画,认为买到了纯正的中国画,兴冲冲地来见我。我一看是一幅流水线上的商品画,皴法无考究,赋色是用板刷大面积平涂的,典型的地摊货,只能对他说,中国画流派很多,水平也是良莠不齐,这个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画。在江南,我还见到使用白描勾线的印刷品再人工渲染的商品画……这都大大影响了中国画在国际文化领域的传播。
再者,无定力的画家在某种原因影响下,热衷于现场表演。短时间作秀,让不了解中国画的人误认为,中国画就是这样的任意涂抹。几分钟画就的画儿怎么能有大价值?还有的书画表演者往宣纸上吐口水、甩鼻涕,什么酒后一挥、双手写字、倒画、反书、无任何笔墨功力的甩墨点,用拖布在万人广场做书法表演……颠颠狂狂,这些都对中国画的传播和发展起着负面的作用,甚至是起着破坏作用。
最糟糕的、最有破坏力的是一些西方绘画理念培养出的画家,没有或少有系统中国画的训练,就画、说、评中国画,将中国画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拉了下来。没有长时间的笔墨功夫练就,是找不到中国画味儿的。这些人以自己在中国画以外的名气而在中国画领域游走,蒙蔽了很多人。意大利面点师来做川菜,给他辣椒也做不出川味的辣。少有定力的学生跟着走捷径,大款、土豪、媒体跟着忽悠。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中国画的劫难。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画的发展,那就是由政府主导中国画发展方向。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需要正统的思想引导,民间、政府力量交织进行。一旦社会性的价值观、道德取向有了偏差,民间调节和引导的艺术力量就会走偏,尤其由政府操纵的艺术方向让本可以不做坏事的人也昧了良心。
大家知道,历史是过去的事,不可能让后人去操纵历史。任务摄影完成不了,若PS历史图片就是要掩盖什么,是丑事(此处不是指娱乐类的修改图片);但是绘画可以冠以“艺术处理”来混淆视听,给大众洗脑。艺术领域大家熟知的某幅历史题材的油画,里面的人物随着中国当时的政治风波的需要,改来改去,不尊重历史地把本来在场的人换掉,还可以将不在场的人添进去,完全不顾历史存在,这样冠以“艺术处理”的说辞,实际上都是可怜的艺术家被奴役的结果。
艺术领域的媚风很盛,是因为政府每几个月就要搞一些纪念什么的画展、赛事,画作的内容、画风符合他们的要求才能入选、获奖,且这种入选获奖都和画家的工作、待遇、名声直接挂钩,各地文联统领各地画家,控制画家。有人说现在自由了,你可以自由地画画,若此,你就要下决心避开政府倡导的“艺术”,甘于寂寞或走自己的生存道路。但要知道,画家也是社会性的人,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要真正做到为纯艺术而活,太难了,或有些不实际。但是中国有血性的画家还是有的。@
(点阅【醉梦话丹青】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