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诗意的海洋知识,最生动的蓝色记忆,
是时候,认识我们的大蓝海洋!
四季轮替
光阴荏苒,四季更迭。──英国文学家弥尔顿(Milton)
就海洋整体而言,日夜交替、四季更迭、年岁递增,全都消逝在广大无垠的海洋 中,磨灭在永恒不变的海洋里,然而,海面的情况却完全不同。海洋的面貌变幻莫测, 色彩斑斓,光影交错,日光下闪耀着点点金光,薄暮中焕发出神秘色彩,海的样貌与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海面的海水随潮汐涨落,受清风拂动,幻化成一波波向前疾行 的海浪,时起时落,永无止息。更重要的是,海面会随着四季更迭而改变!
春天带着新生气息,拂过北半球温带陆地,于是绿芽吐露,花蕾绽放,向北迁徙的候鸟,透露出春 天的神秘与意义,蛙群的合鸣声再度响彻湿地,象征懒洋洋的两栖生物已经苏醒。就在一个月前,还是风声飒飒响遍光裸枝干,而今,却是和风柔声穿过嫩绿新叶。这一切景象都发生在陆地上,我们很可能以为,在海上体会不到春神降临,但事实上,海上也会出现种种迹象,看在明眼人心里,这些迹象同样具有神奇意义,象征春临大地。
在海上,就像在陆地上一样,春天同样是新生的时刻。温带地区的海面在漫漫寒冬里吸收了寒气,现在春天一到,冷凝的海水下沉,流入下方较温暖的海水层,汰换了原本的温暖海水。大陆棚上所蓄积的丰富矿物质,有些来自陆地河流,有些来自海洋生物的尸体(海中生物死亡后,尸骸会慢慢沉降堆积在海底),还有些则是来自硅藻的外壳、辐射生物体内的原生质、或是翼足类动物身体的透明组织。在海中,每样东西都能物尽其用,一丝一毫的物质都不断循环运用,先是为某个生物吸收,之后又由另一个生物所利用。而在春天来临时,表层与深层海水大幅交流,温暖的底层海水将丰富的矿物质带到海表,供新生命摄取。
◎冬天海中植物耐心等待,如冰封大地的麦籽静待春天降临
陆地植物仰赖土壤中的矿物质而生长,同样地,海中所有的植物,甚至是最微小的植物,也必须依赖海水中盐分或矿物质的滋养才能成长。硅藻必须摄取二氧化硅,才能长出脆弱的外壳,对硅藻以及其他的微小植物而言,磷是不可或缺的矿物质,这些元素有的含量并不丰富,冬天时甚至达不到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基本量,因此硅藻必须尽力才能渡过冬天。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毫无繁殖机会的情况下,硅藻必须培养出坚韧的胞体,以自我保护、抵挡严冬,这样才可能延续生命。
此外,在当时的环境里,所有生存必需的元素都严重不足,因此硅藻必须进入冬眠状态,才能免除所有需求。就这样,硅藻在冬天的海里耐心等待,就像冰封大地里的麦籽,静待春天生机降临。冬眠植物的“种子”、滋养生命的化学物质、暖融融的春阳,这些就是海洋在春天生意盎然的要素。
这些构造十分简单的海中植物,从蛰居状态中倏然苏醒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开始增殖,繁衍出极为庞大的数量。春天的海洋一开始是硅藻以及其他微小浮游植物的天下,由于繁殖数量惊人,因此广大的海面上尽是这些植物细胞,像毛毯一样覆盖水面,绵延数公里,每一个细胞里所包含的微量色素,改变了海面的颜色,将海水染成红、棕或绿色。
这些植物确实曾主宰海洋,不过却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虽然这些植物急遽增加,不过小型浮游动物也同样繁殖迅速,因此几乎马上就追上了这些植物。春天是桡足类动物、箭虫、远洋虾及翼足海蜗牛等动物的繁殖季节,这些小型浮游动物饥肠辘辘,成群结队在海中漫游,以水中丰富的植物为食,同时也被更大型的生物捕食。如今,春天来临,海面成了广大的繁殖场,许多海底生物的卵或幼体脱离原本的栖地,离开延伸至海底的大陆边缘丘陵和山谷,或四处分布的暗礁及岩岸,而来到海面上。虽然这些动物长大后终究会沉潜定栖在海底,但是它们在生命初始的几个星期,却是自由悠游于海面,随意捕食浮游生物。随着春意日盛,每天都有一批批新生幼体游到海面,在这段期间,小鱼、小蟹、小蚌、小管虫和一般浮游生物,全部生活在一起。
在动物每天大量嚼食之下,海面上的绿地很快就消耗殆尽,硅藻的数量愈来愈少,其他的微小植物下场也差不多。不过,仍然不时有某种植物的细胞分裂会突然失控,因而大量繁殖,占据了整片海域。所以每年春天总有些时候,海水中会布满了棕色胶状物,从海里拉上来的渔网也沾满了棕色黏液,却不见半条鱼,因为鱼群都刻意避开了这些水域,仿佛十分厌恶这种黏稠、散发恶臭的藻类。然而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棕囊藻的春天大量繁殖期就会过去,海水也会再度回复清澈。
在春天,海中充满了各种回游鱼类,有些努力往河口游,准备溯河产卵,像是在春天回游的帝王鲑,大老远从太平洋深处的聚食场来到哥伦比亚河,奋力对抗着滔滔激流。美洲西鲱则游入切萨皮克湾、哈德逊河(Hudson)和康乃迪克河(Connecticut),它们的目的地是新英格兰沿岸的上百条溪流。还有鲑鱼,努力地逆流游上贝诺布斯考特河(Penobscot)和肯纳贝克河(Kennebec)。这些鱼在过去数个月甚至数年,都是生活在广大无涯的海中,而今,春天的海洋和生理上的成熟,引领着这些鱼类溯溪而上,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未完,待续)
──节录自《大蓝海洋》/柿子文化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