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名流仙宗(9)立天下大节 成一代文章

作者:皇甫容
明吴士冠《后赤壁图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19
【字号】    
   标签: tags: , , ,

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是王安石变法之时。苏轼反对革新,多次上书宋神宗,请求制止变法。由于请求不果,苏轼外任地方三年,他看到新法推行出现系列问题,致使百姓生计艰难。刀笔刚直的苏子,将主政者喻为腐鼠、蜩蝉、沼蛙,将当道的奸臣舒亶、李定说成是沐猴而冠之辈。他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遭到革新派的嫉恨。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江苏湖州。他到任后,例行公事呈上谢恩表,一位御史挑出谢恩表中的几句话弹劾他,说他妄自尊大,藐视朝廷。随后,御史台又找出苏轼的几首诗,包括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农人青苗贷款的内容,以此弹劾苏轼对国君不忠,对国朝政要的嘲讽。

在几个谗佞小人的煽动下,无意动苏轼的宋神宗下旨依法调查。苏轼因此被捕入狱。根据当时的县志记载,百姓不舍苏轼,为此挥泪如雨。

宋朝的御史台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所以又称为“乌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场乌台诗案牵连到很多人,震动朝野。

《晚笑堂竹庄画传》苏轼像(公有领域)

曹太后于弥留之际,对宋神宗说,苏轼兄弟二人得中进士,先帝曾高兴地说,他为后代子孙物色了两个宰相之才。太后希望神宗不要陷害贤才,否则上天不容。其后太后病故,每遇国丧,宋廷要大赦天下,依照律法和国俗,苏轼应当赦免,但是御史台急于铲除苏轼,李定和舒亶仍想尽办法诬告他。

副相王珪在御史的逼迫下,拿着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上报宋神宗说苏轼谋反。这首诗的原文是:“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王珪指着诗文说:“陛下是在天的飞龙,苏轼自喻是地下蛰龙,这就是他的不臣之心,谋反之意。”宋神宗感到事情突然,但还是冷静地说:“苏轼或许有其他的过错,但绝无谋反之意。”“词人咏柏树,和朕有什么关系?”就把他打发了。

舒亶等人想尽办法,劝说皇帝杀掉苏轼,都未能得逞。在吉凶未卜之际,一天晚上,苏轼刚要躺下睡觉,忽然看到一个人走进狱舍,一句话也没说,往地上扔了一个小箱子做枕头,躺下就睡。苏轼以为他是囚犯,也就没有问他。深更半夜,此人推醒苏轼,对他说:“恭喜!恭喜!”苏轼问他什么意思?对方说:“你只管安心睡。不要发愁。”说完,就带着自己的小箱子悄悄地离开了。

原来宋神宗自知苏轼冤枉,悄悄地派太监到狱中查访苏轼。太监看到苏轼鼾声如雷,睡得很沉,看不出忧怨之像,就将狱中所见禀报神宗。神宗对侍臣说苏轼无罪无愧于心,以一道御旨将他贬谪到黄州,保全了他的性命。

明.杜堇〈题竹图〉此图绘宋代著名诗人苏轼题竹的故事,画面正中高帽长须、执笔题竹者即为苏轼。(公有领域)

苏轼兄弟二人被贬官后,士大夫都忌讳和他们交游,唯有隐居的武将巢谷执意去见苏轼兄弟。

巢谷早年弃文从武,游历秦凤、泾原一带,教授韩存宝兵法之道,并与他结下金石之交。韩存宝成为“熙河名将”后,巢谷就成为将军府的幕僚。但因一次出兵失利获罪,韩存宝自知性命难保,为了使妻子儿女免于受冻挨饿,他委托巢谷将钱物转交其妻。巢谷改名换姓,连夜兼程完成将军所托。韩存宝死后,巢谷也遭到通缉,他到长江一带避难,和苏轼结为至交。

巢谷虽是武将,但极通典故文章,也是一代饱学之士。他来到雪堂后,亲自坐馆教授苏轼的两子苏迈、苏过,学习先贤经典。

苏轼再次遭到贬官后,隐居已久的巢谷慷慨放言要从眉山徒步拜访苏轼兄弟。时人都笑他实在狂放,因为当时巢谷已是近70岁的老人了。不过巢谷言出必行,他徒步万里,于次年春天见到苏辙。苏辙惊喜地泣道:“巢谷并非今世之人,真像上古先贤哪!”

宋.刘松年〈西园雅集〉局部,画中众人围观苏轼写书法。(公有领域)

生前饱经坎坷的苏子去世之后,却再次引发了另一场风潮。

宋哲宗元佑年间,司马光担任宰相后,废除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蔡京担任宰相后,在端礼门树起石碑,即元佑党人碑。此碑刻有司马光、苏轼等309人莫须有的罪状。按照旨意,这309人和他们的子孙永远不能入仕为官,皇室宗族不得与他们通婚,即便订婚,也要奉旨取消。

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立于文德殿东墙的元佑党人碑,突然遭到雷轰电击,裂为两半。宋徽宗认为这是上天降怒,就派人悄悄地摧毁了元佑党人碑。

奈何奸臣当道,肆意报复元佑党人。凡是石碑上刻有苏轼的诗文、题记,都奉令销毁,他的著作也禁止刊印。但是,民间和海外都非常盛行苏轼诗词,朝廷禁止传诵苏轼词章,将赏钱增至八十万,但结果越是禁止,传播得越快越多。

天雷轰击石碑五年后,宋徽宗下诏恢复苏轼在世之时的官爵,并悬赏搜集苏轼诗文词章,每一篇赏钱五万文。太监梁师成出资三十万文购买颖州桥上雕刻的苏轼的碑文。据说也有人出资五万钱购买苏轼生前题写的三字匾额。

宋金大战,金军攻下北宋京师,特别下令官兵注意搜取苏轼和司马光的书画。于是,苏轼的书画文集,一部分流传到海外,一部分被金军收缴,另一部分则随名家到了江南。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见证着苏轼的浩然刚正,存于天地之间。

明.张路〈苏轼回翰林院图〉(公有领域)

南宋高宗皇帝阅读苏轼著作,敬佩他的忠勇刚大,特召其孙苏符,赐封官爵,以此作为对苏轼的缅怀。宋孝宗恨自己生不逢时,未能亲眼目睹苏子一面,抱憾终生。乾道六年,宋孝宗追赐苏轼谥号“文忠公”,又特赠太师官爵。

苏轼成就一代文章,立大节于天下。其人立于宋廷,凛然刚正,心存浩然正气,因此成文刚而不馁,能够参天地造化,开盛衰之运。南宋皇帝在《苏东坡全集》卷首,破例刊印圣旨及钦赐序言。苏子气节刚大,文忠清雄,难怪清朝官员会认为他是天人在世啊!@*#

责任编辑:谢秀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苏东坡到杭州任刺史,上任的那一天,李小乙与洪阿毛二人扭打到衙门,把堂鼓敲得咚咚直响,大喊告状。苏东坡骑着小毛驴来到衙门,进了大堂,坐上“虎座”。
  • 从熙丰新政到元祐更化,大宋朝在变革与反变革中迂回动荡。然而,比之变法成败更为重要的、令千载后世为之景仰的则是那一批宋士大夫们不为退转的道德实践与浩乎沛然的正大之气。满怀着那样势无可阻的正气,他们无论在政坛上大有作为或是无所能为,他们注定都将在这里,或者在那里,大放异彩。
  • 哥哥抱妹妹安抚。
  •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一○七九年),御史何守正等上表弹劾,言苏轼诗句讥讽朝政,暗藏不轨;神宗大怒,将苏轼逮捕入狱待死,史称“乌台诗案”。这是苏轼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他在狱中历尽折磨,三不五时接受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几度将要命绝;……所幸最终免死,改谪黄州团练副使。
  •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在为万古云气封闭的西蜀,在岷峨雪浪汇入长江的大雷之音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议者按其生辰解说“十二月为辛丑,十九日为癸亥,水向东流,故而才汗漫而澄清。”正所谓人各有命,命中注定这个婴儿将带着天授的禀赋与才华,做出一番不朽于人间的事业,他就是苏轼,苏子瞻,苏东坡。
  • 白居易从长安到江西三四千里的路程,一路走来但见乡间学校、佛院、旅店、港口,都题写着他的诗文。大唐子民,不论士族、僧侣道士,还是老妇、少女都能随口吟诵几首他的诗歌。所以在一个时代,白居易的名号几乎成为全民青睐追捧的商标。
  • “牡丹真国色”、“依依似君子”出自大唐诗人刘禹锡(772年~842年)的诗,虽然这两句一个咏牡丹,一个咏青竹;一个象征繁华富丽,一个象征守节清虚,二者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却在诗人的一生中,竟也相得益彰。
  • 回首看看刘禹锡的一生,细细品味他的诗作,虽然一生艰辛,挫折不断,却依然能将落拓的风采洒逸大唐,留下名篇典章百世流芳。他于困厄中,努力保持正面的善良天性,是否很像大隐于朝,不计荣辱悲欢的真仙呢?
  • 颜真卿留下高超的艺术成就,也弹拨了一曲弦外之音,他没有进深山寺院,也不入洞府道观,在这滚滚红尘中尽心尽力地辅佐一朝,安济一方黎民。
  • 唐玄宗李隆基沿用太宗贞观遗策,勤心庶政缔下盛唐辉煌;又因他天赋异禀,在大唐尽展风流才华,创梨园、游月宫,一曲霓裳羽衣,将天籁之音倾洒人间。开元之治,作为盛世标杆,让玄宗名号永镌青史;一场安史之乱,又让多少文人墨客唱尽长恨挽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