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是王安石变法之时。苏轼反对革新,多次上书宋神宗,请求制止变法。由于请求不果,苏轼外任地方三年,他看到新法推行出现系列问题,致使百姓生计艰难。刀笔刚直的苏子,将主政者喻为腐鼠、蜩蝉、沼蛙,将当道的奸臣舒亶、李定说成是沐猴而冠之辈。他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遭到革新派的嫉恨。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江苏湖州。他到任后,例行公事呈上谢恩表,一位御史挑出谢恩表中的几句话弹劾他,说他妄自尊大,藐视朝廷。随后,御史台又找出苏轼的几首诗,包括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农人青苗贷款的内容,以此弹劾苏轼对国君不忠,对国朝政要的嘲讽。
在几个谗佞小人的煽动下,无意动苏轼的宋神宗下旨依法调查。苏轼因此被捕入狱。根据当时的县志记载,百姓不舍苏轼,为此挥泪如雨。
宋朝的御史台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所以又称为“乌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场乌台诗案牵连到很多人,震动朝野。
曹太后于弥留之际,对宋神宗说,苏轼兄弟二人得中进士,先帝曾高兴地说,他为后代子孙物色了两个宰相之才。太后希望神宗不要陷害贤才,否则上天不容。其后太后病故,每遇国丧,宋廷要大赦天下,依照律法和国俗,苏轼应当赦免,但是御史台急于铲除苏轼,李定和舒亶仍想尽办法诬告他。
副相王珪在御史的逼迫下,拿着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上报宋神宗说苏轼谋反。这首诗的原文是:“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王珪指着诗文说:“陛下是在天的飞龙,苏轼自喻是地下蛰龙,这就是他的不臣之心,谋反之意。”宋神宗感到事情突然,但还是冷静地说:“苏轼或许有其他的过错,但绝无谋反之意。”“词人咏柏树,和朕有什么关系?”就把他打发了。
舒亶等人想尽办法,劝说皇帝杀掉苏轼,都未能得逞。在吉凶未卜之际,一天晚上,苏轼刚要躺下睡觉,忽然看到一个人走进狱舍,一句话也没说,往地上扔了一个小箱子做枕头,躺下就睡。苏轼以为他是囚犯,也就没有问他。深更半夜,此人推醒苏轼,对他说:“恭喜!恭喜!”苏轼问他什么意思?对方说:“你只管安心睡。不要发愁。”说完,就带着自己的小箱子悄悄地离开了。
原来宋神宗自知苏轼冤枉,悄悄地派太监到狱中查访苏轼。太监看到苏轼鼾声如雷,睡得很沉,看不出忧怨之像,就将狱中所见禀报神宗。神宗对侍臣说苏轼无罪无愧于心,以一道御旨将他贬谪到黄州,保全了他的性命。
苏轼兄弟二人被贬官后,士大夫都忌讳和他们交游,唯有隐居的武将巢谷执意去见苏轼兄弟。
巢谷早年弃文从武,游历秦凤、泾原一带,教授韩存宝兵法之道,并与他结下金石之交。韩存宝成为“熙河名将”后,巢谷就成为将军府的幕僚。但因一次出兵失利获罪,韩存宝自知性命难保,为了使妻子儿女免于受冻挨饿,他委托巢谷将钱物转交其妻。巢谷改名换姓,连夜兼程完成将军所托。韩存宝死后,巢谷也遭到通缉,他到长江一带避难,和苏轼结为至交。
巢谷虽是武将,但极通典故文章,也是一代饱学之士。他来到雪堂后,亲自坐馆教授苏轼的两子苏迈、苏过,学习先贤经典。
苏轼再次遭到贬官后,隐居已久的巢谷慷慨放言要从眉山徒步拜访苏轼兄弟。时人都笑他实在狂放,因为当时巢谷已是近70岁的老人了。不过巢谷言出必行,他徒步万里,于次年春天见到苏辙。苏辙惊喜地泣道:“巢谷并非今世之人,真像上古先贤哪!”
生前饱经坎坷的苏子去世之后,却再次引发了另一场风潮。
宋哲宗元佑年间,司马光担任宰相后,废除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蔡京担任宰相后,在端礼门树起石碑,即元佑党人碑。此碑刻有司马光、苏轼等309人莫须有的罪状。按照旨意,这309人和他们的子孙永远不能入仕为官,皇室宗族不得与他们通婚,即便订婚,也要奉旨取消。
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立于文德殿东墙的元佑党人碑,突然遭到雷轰电击,裂为两半。宋徽宗认为这是上天降怒,就派人悄悄地摧毁了元佑党人碑。
奈何奸臣当道,肆意报复元佑党人。凡是石碑上刻有苏轼的诗文、题记,都奉令销毁,他的著作也禁止刊印。但是,民间和海外都非常盛行苏轼诗词,朝廷禁止传诵苏轼词章,将赏钱增至八十万,但结果越是禁止,传播得越快越多。
天雷轰击石碑五年后,宋徽宗下诏恢复苏轼在世之时的官爵,并悬赏搜集苏轼诗文词章,每一篇赏钱五万文。太监梁师成出资三十万文购买颖州桥上雕刻的苏轼的碑文。据说也有人出资五万钱购买苏轼生前题写的三字匾额。
宋金大战,金军攻下北宋京师,特别下令官兵注意搜取苏轼和司马光的书画。于是,苏轼的书画文集,一部分流传到海外,一部分被金军收缴,另一部分则随名家到了江南。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见证着苏轼的浩然刚正,存于天地之间。
南宋高宗皇帝阅读苏轼著作,敬佩他的忠勇刚大,特召其孙苏符,赐封官爵,以此作为对苏轼的缅怀。宋孝宗恨自己生不逢时,未能亲眼目睹苏子一面,抱憾终生。乾道六年,宋孝宗追赐苏轼谥号“文忠公”,又特赠太师官爵。
苏轼成就一代文章,立大节于天下。其人立于宋廷,凛然刚正,心存浩然正气,因此成文刚而不馁,能够参天地造化,开盛衰之运。南宋皇帝在《苏东坡全集》卷首,破例刊印圣旨及钦赐序言。苏子气节刚大,文忠清雄,难怪清朝官员会认为他是天人在世啊!@*#
责任编辑:谢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