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破柙记 (9)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论语.季氏》
说来也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史传猷是近三十年来新兴起的、在太行山区几乎家喻户晓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因两件事情而惊天动地:
一,1958年开始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倒行逆施的结果,大大打击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热情,全国性的农业大减产,“大跃进”变成了大灾荒,全民性的“大饥饿”。至1961年,史传猷所在地区已有饿死人的事件发生。此时身为扶平县明水乡党委书记的他,为避免饿死更多的人,毅然带头砸开国家设于本乡的粮库,开仓赈粮,保全了一方群众。当地人称他为“良心官”、“菩萨官”。但当局却没有饶过他,他被开除公职、党籍,判刑十五年。
二,“文化大革命”开始。在“反资(资本主义)、反修(修正主义)”的口号下本地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为史传猷平反。在地、县委瘫痪、不敢作主的情况下,群众冲击了监狱放出了正在服刑的他。事后以他为中心也拉起了一个“造反队”。名称是“太行山游击队”。
1966年底在“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鼓动下,盛行一个口号叫做“停产闹革命”。这一口号不但被视为必需,而且还被当成是一个“革命”标志,于是全国多数工厂几乎都处于停产状态。
可是,在本地区要想实行“停产闹革命”却有着现实的困难。因为县办企业的绝大多数是“集体所有制(俗称‘大集体’)”,与国营企业性质不同。后者停产之后继续发工资,可以有恃无恐的“闹革命”。而前者是“自负赢亏”,停产之后就没了工资。而坚持生产岗位呢?则不但“革命”难以“彻底”,而且本地区的“革命”就成了少数国营工厂的专利了。因此这部分人主张:同是工人阶级应该一律平等。停产可以,但要有人管饭(即由政府包工资)!
史传猷代表“大集体”工人到县革命委员会请愿,要求在“停产闹革命”期间照发工资。军人和造反派把持的“革命委员会”斥之为“经济主义”,是“福利⎯⎯工团主义(注:‘工团主义’现在被认为是‘反动思潮’)”。辱称是代表了落后工人意识,扬言要加以批判。不但不答应反而唱“高调”说:“就是饿肚子也要干革命!”
工人群众哗然。史传猷借势发动万名工人包围“县革委”并对之断电、断水,要委员们也尝尝“饿肚子干革命”的滋味!
这样一来事情大发了。惊动了专区、省,直到“中央文革”,被定性为“反革命行动”。“太行山游击队”被宣布为“反革命组织”,其骨干成员被捕、被判刑。史传猷则在群众掩护下得以逃脱随后转入地下,二十多年来消声匿迹。
由于这二次行动史传猷成了“名人”,也就有了相当范围的号召力。即使在今天,各乡、镇政权换届选举的时候仍有着史传猷的“影响”。人们在考虑候选人的时候总要看他有没有史传猷的胆略、品格。甚至有人为他撰写了传奇故事,编了歌。每逢老百姓有了不平或委屈的时候都会有一句口头禅:要是有史传猷就好了!
由于“猷”字难认,与游击队的“游”字同音,行动又神出鬼没,所以老百姓称其为“史转游”由“游”再转“悠”成了“史转悠”。
(注:“转悠”在当地土话中是转圈⎯⎯打圈的意思,即依托山头在当局的围剿行动面前进行捉迷藏式的转移,使之看不见、摸不着。)
“他!……他还活着?……”李麟遏止不住自己向往、崇敬的感情!
“……九十九座山梁……九十九道沟……”他竟哼唱起来:
“九十九条河水……绕山流……”
风地里的石头……雨里的树……”“小偷”不知什么时候醒了,也加进来:
“太行山走来个……史传猷!……”
“好,……好!……这是老百姓高抬他,他其实有什么。……”史传新兴奋得满脸通红。
“他在哪里,怎么找到他?”“小偷”恨不得喊出来。
“……正因为找不到他……才把我关起来!”史传新吃力地说“你们……你要是出去了,万一有机会碰到他……就把这把钥匙……交给他!……说……”
“说什么?”
“……说……我死了……死的窝囊,死的后悔,……懦弱,容忍,委曲求全……天真的愿望!……我死的没一点价值!……要是当年按传猷的想法……即使死了……也还值得!……你出去,有这把钥匙……他会相信你,……看他……能不能……帮你们什么……出去……出去……活着出去!……”
他似乎又睡着了。@#
责任编辑:魏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