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褐毡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衣料第二‧毛布、毛毯
绵羊有两种:
一种叫“蓑衣羊”(蓑读缩),将其细毛剪下作成毛毡、绒片,遍布各地的毛线帽子和袜子.都以此为原料的。古时西北的羊没有传入中原.下层人作衣用的毛布,也是这种羊毛作的。毛布只有粗的而没有细的,今天粗毛布也有用这种羊毛作的。这种羊从徐州地区和淮河以北各地都大量饲养。南方只有湖州饲养绵羊,一年剪三次毛(夏天毛稀,不长新毛)。一只羊每年所剪的毛可作三双毛袜用料,能生羔的公母羊交配,可生二只小羊,故北方人家养百只绵羊,一年可收入百两银子。
另一种绵羊叫“矞芀(读玉条)羊”,唐代末年从西北(今新疆)传来,外毛披散得不很长,但内毛细而柔软,可用来织绒毛布。陕西人叫山羊,以区别于绵羊。这种羊先从西北(今新疆)传到临洮(甘肃),现在唯独兰州养得最多,故细毛布均出于兰州,又叫“兰绒”,西北少数民族语叫“孤古绒”,是根据早期的叫法。
山羊细毛绒也分两等:一曰“搊绒”,是用梳篦(篦读毕,齿比梳子还密)从羊身上梳下的.打线织成毛布叫褐子、把子等名称。 另一种叫“拔绒”,是细毛中的精细的,用两指甲逐根从羊身上拔下,再打线织成绒毛布。这种毛布织成后,手摸布面就像丝帛那样光滑细腻。每人拔一天只能打出一钱重的线,费半年功夫才凑成一匹绒布用的毛料。 若用搊绒打线,每天比拔绒多数倍。要打毛布绒线,用铅作成锤,坠在线头上,用两手转动搓成绒线。
织绒毛布的织机比织布机还大,用八片综,让经线由此穿过,下面连接四个踏轮,每踏起两跟经线,过一次纬线,所以织成斜纹。织机的梭子长一尺二寸。这种织机和羊种都是当时过来新疆的少数民族传来的,故今织工皆其族类,很少有内地的人参与这一行业。
从绵羊身上剪下的细毛,粗的作毡,细的作绒:作毡时将烧沸的水浇在羊毛中搓洗,待其相互粘合后,将其铺在具有一定大小的木扳上,用转轴赶压而成。 白色和黑色是毡绒的本色,其余颜色都是染成的。
氍毹(读渠俞,疆族毛织地毯)、氆氌(读普鲁,藏族斜纹毛织物)等名称,都是根据各地方言命名的。作毯子所用的最粗的毛,里面掺杂了劣种马的毛等料,并非都是取料于羊毛。
原文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褐、毡
凡绵羊有二种。
一曰蓑衣羊。剪其毳为毡、为绒片,帽袜遍天下,胥此出焉。古者西域羊未入中国,作褐为贱者服,亦以其毛为之。褐有粗而无精,今日粗褐亦间出此羊之身。此种自徐淮以北州郡无不繁生。南方唯湖郡饲畜绵羊。一岁三剪毛(夏季希革不生)。每羊一只,岁得绒袜料三双,生羔牝牡合数得二羔,故北方家畜绵羊百只,则岁入计百金云。
一种矞芀(上草头,下刁)羊(番语)。唐末始自西域传来,外毛不甚蓑长,内毳细软,取织绒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别于绵羊。此种先自西域传入临洮,今兰州独盛,故褐之细者皆出兰州,一曰兰绒,番语谓之孤古绒,从其初号也。山羊毳绒亦分两等:一曰搊绒,用梳栉搊下,打线织帛,曰褐子、把子诸名色;一曰拔绒,乃毳毛精细者,以两指甲逐茎挦下,打线织绒褐。此褐织成,揩面如丝帛滑腻。每人穷日之力,打线只得一钱重,费半载工夫方成匹帛之料。若搊绒打线,日多拔绒数售倍。凡打褐绒线,冶锤为锤,坠于绪端,两手宛转搓成。
凡织绒褐机,大于布机,用综八扇,穿经度缕,下施四踏轮,踏起经隔二抛纬,故织出文成斜现。其梭长一尺二寸。机织、羊种皆彼时归夷传来(名姓再详),故至今织工皆其族类,中国无与也。
凡绵羊剪毳,粗者为毡,细者为绒。毡皆煎烧沸汤投于其中搓洗,俟其粘合,以木扳定物式,铺绒其上,运轴赶成。凡毡绒白、黑为本色,其余皆染色。其氍俞、氆鲁等名称,皆华夷各方语所命。若最粗而为毯者,则驽马诸料杂错而成,非专取料于羊也。#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