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他的一首歌,让长官不敢看扁他
每个时代都有人发出人才不被重用的悲叹。宋代的张才翁曾经在四川当掌管刑狱的官。他没什么知名度,甚至没人知道他的生卒年或其他事迹。但是他自认为有才学、有风韵,擅长写词赋。然而他不修边幅,举止又放纵,因此上司看不上他,更别说赏识了。张才翁为此常闷闷不乐,却又无计可施。
张才翁的上司张公庠是个极自负的人。他年纪很小就会写诗,又早早考中进士,瞧得起的都是人生胜利组。刚好在正月七日这天,郡守张公庠要带一些下属和歌妓们,一起到成都城西边约三公里处的白鹤山郊游。白鹤山因为汉朝的胡安在此隐居得道,跨白鹤飞升而得名,是有名的佛教和游览胜地,景致优美。偏偏他就是不让张才翁参加。
张才翁心里不满,决定绞尽脑汁想个高招,叫上司张公庠看重他。他找了一位熟识的官妓杨皎来帮忙,他对杨皎说:“老头儿到白鹤山看风景后,内心一定会激动不已,忍不住写些诗来抒发情感,你拿到诗一定要火速寄给我。”
果真,张公庠来到白鹤山,登上信美亭,看到层峦叠嶂,苍翠俊秀,心有所感,写下〈晚春途中〉诗:
初眠官柳未成阴,马上聊为拥鼻吟。远宦情怀消壮志,好花时节负归心。别离长恨人南北,会合休辞酒浅深。欲把春愁闲抖擞,乱山高处一登临。
杨皎赶快把诗抄下来寄给张才翁。张才翁一拿到诗,立马把诗檃括为〈雨中花〉一词。所谓的“檃括”,是把别人的诗文内容或名句加以剪裁、改写,配合音乐创作出新词,同时讲究词体的声律、平仄、押韵。这种写作方法能展现学问,又可以卖弄技巧,在宋朝词坛里并不是很多人会写。张才翁为了不让张公庠看扁,把一首吟咏的诗,改为可以歌唱的词。词的上片写在远处当官的游子无人关怀,徒感壮志消磨,辜负归家的心。下片写长恨人生飘泊不定,容易别离,所以相聚时应尽情喝酒作乐,抖掉人生忧愁,并寄托登临之心。
张才翁〈雨中花〉
万缕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犹未成阴。
据雕鞍马上,拥鼻微吟。
远宦情怀谁问,空嗟壮志销沉。
正好花时节,山城留滞、忍负归心。
别离万里,飘蓬无定,谁念会合难凭。
相聚里,休辞金盏,酒浅还深。
欲把春愁抖擞,春愁转更难禁。
乱山高处,凭阑垂袖,聊寄登临。
歌妓杨皎很快就拿到了改编好的词。等张公庠回到晚筵座上,她就在张公庠旁边高唱起来。张公庠觉得很奇怪,明明是自己写的诗,怎么一下子变成可以唱的词?杨皎回答:“这是张才翁改编您的诗成为歌词,刚刚寄过来,要我唱给您听的。”张公庠这才发现张才翁这小子有才华,因为要把诗改成可以唱、又合乎声律的词,得有如苏轼一般的才情,就此对张才翁另眼相待。
张才翁指出了一条在竞争激烈时代里的“向上之路”,也就是最重要的自力救济,他选择靠自己的才能“写歌成功”。张才翁知道上司要什么。宋朝人重文轻武,诗文词写得好就对了。虽然长官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但他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最终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张才翁等的是机会,机会一来就能脱颖而出。如果自己没本事,就算机会来了也会白白错失。张才翁创造机会、抓住机会,展现才能。他的一首歌,让长官不敢看扁他,也让我们看到宋代多么重视有写歌才华的人。
本文节录:《听见宋朝好声音:宋词那些人、那些故事》一书/时报出版@#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