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不掉的爵士头衔 前总理凯伊接受女王最高荣誉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7年06月09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李扪心综合报导)8年前重启了英国皇家授勋荣誉系统的前总理约翰·凯伊(John Key),在“意外”辞职5个月后,并“不意外”地被授予了英国女王最高荣誉——爵士(Sir)封号,而凯伊自己却又“意外”地接受了这个封号,尽管他仍坚持不希望被称作约翰爵士(Sir John)。
说意外,是因为凯伊在辞职前一年,曾大力推动“去英联邦”的换国旗计划,此举被很多分析家和评论家指为向“共和”迈了一大步。而恰好在同一年,凯伊的私人密友——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在上任后不久,就在澳大利亚废除了英国皇家荣誉授勋系统,启用澳大利亚自己的荣誉授勋系统,也被外界指为从“君主立宪”向“共和”迈了一步。
有意思的是,新西兰早在2000年工党执政时,就先一步邻家大哥,废除了英国皇家荣誉授勋系统;正是凯伊自己,在上台的第二年,就推翻了工党政府的决定,基本恢复了英国皇家荣誉系统,两个荣誉系统并行,但表明选择权由接受荣誉者自己决定。
公投受挫 换国旗失败
凯伊在辞职前已经执政8年,在这期间,他先是在2009年恢复了英国皇家荣誉系统,但又在2015年和2016年两次举行全民公决,要更换新西兰国旗,把原来带有英联邦“米”字标志的国旗,换成代表新西兰的银蕨标志的国旗。虽然换国旗的表面理由是说与澳大利亚的国旗太相似,一眼看上去分辨不出来哪个是哪个;但相当数量的民众,仍然将其解读为“去英联邦”的一步棋。
最后全民公决的结果,否定了政府换国旗的计划。凯伊也因此遭到诟病,被批评白白浪费了纳税人2000多万元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称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败笔。
其实,在第一次全民公投进行之前,政府就遇到了相当大的反对声浪,在时任绿党共同党魁的罗素·诺曼(Russell Norman)的领导下,反对者上交给国会超过10万民众的签名,要求政府取消公投计划,人数超过了政府正式回应的门槛,但这些签名被政府搁置一边,公投仍如期举行。
更换国旗公投遭民众诟病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公投顺序被指为“颠倒”。一般认为,应该先让民众公投决定是否需要更换国旗,在确定更换后,再公投决定要选取哪一个设计。
但政府的程序却完全相反,先是大力推动和征集新国旗设计,在第一轮的公投中,只让民众选择新国旗的图案设计,并且5个选项中不包括原来的国旗,这样那些主张保留原来国旗的民众,有一些拒绝投票,有一些则不情愿地选了相对喜欢的设计。
第二轮公投,才要民众投票选择新国旗还是保留原来的国旗,结果56.7%的民众选择保留原来的国旗。其中,第一轮公投的投票率还不到一半,而第二轮公投的投票率超过了三分之二,政府试图“诱导”民意的作法,显然并不成功。
不过也有分析家认为,在希望保留原来国旗的民众中,并不都是喜欢“君主立宪”、想要留在英联邦中,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只是单纯地喜欢原来的国旗,不喜欢随意改动。
在目前的16个英联邦国家中,也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图瓦卢的国旗上有“米”字标志,其它国家像加拿大,完全是自己国家特色的枫叶国旗,这成为那些积极推动更换国旗的人的根据,声称换国旗不等于要脱离英联邦。
凯伊:高兴接受封号
凯伊在去年12月份突然宣布辞职,表示主要是因为家庭原因,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为他的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牺牲;基于同样的原因,他很高兴接受爵士封号,这样,根据英国皇家授勋规则,他的妻子布朗内(Bronagh)自然就成为布朗内夫人(Lady Bronagh)了。
凯伊是连续3届的民选总理,执政8年,带领新西兰度过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和基督城大地震后的重建,尽管有关他的政绩的争议不断,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他是新西兰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总理,接受荣誉封号毫无疑义。
凯伊在去年12月辞职的时候,人气仍然很高,作为总理的支持率仍远远高于第二位的工党党魁利特尔(Andrew Little)。所以他的闪辞曾让很多人一下接受不了。现任总理英格利希(Bill English)是凯伊的老搭档和老朋友,也是凯伊指定的接班人,所以对凯伊授勋的提名,很多民众都认为里面掺杂了私心。
有评论家在媒体上调侃说,因为是凯伊自己亲手恢复了英国皇家荣誉授勋系统,如果这次他不接受,一是说不过去,二是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如果国家党在9月份的大选中败选,那凯伊在短时间内就很难再有机会接受荣誉。
其实,几乎新西兰历届总理都获得授勋,表彰他们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不过由于个人立场或其他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一样的荣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连续3届总理海伦·克拉克(Helen Clark),她接受的荣誉是新西兰最高荣誉,而不是英国皇家最高荣誉。正是在克拉克执政期间,新西兰在2000年废除了英国皇家荣誉授勋系统。所以克拉克选择新西兰最高荣誉,似乎也理所当然。
不过另一位国家党总理吉姆·博哲(Jim Bolger)的选择,也比较有看点,他在1990-1997年当政时虽没有正式废除英国皇家荣誉授勋系统,但他本人却拒绝了这项最高荣誉,不想被称为“吉姆爵士”。
英联邦国家原来大多数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在确认《1931年西敏寺法案》后,成为主权国家,但仍然奉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在之后的半个世纪,超过一半的英联邦国家相继独立。
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大英帝国在全球影响力变弱,新西兰国内的“去英联邦”化意识似乎也逐渐变强。电视3台的高级记者托尼·赖特(Tony Wright)就评论说,新西兰远在南大洋的一角,与与母国英国的纽带越来越弱,很多新西兰人认为英国已经不再“关心”新西兰,更不用说最近一些年,由于地域的关系,两国的出口贸易也越来越少,迫使新西兰更多地把经济贸易的重点,放在近处的亚洲地区。
责任编辑:上官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