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日本式管理之父”。他之所以被日本誉为“经营之神”,很大原因,在于他证实了以仁德为核心的商道,是成就大业自古不变的真理。
人们对他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待人非常厚道,把人看得比利益重要。他首创“终身雇佣制”、 “玻璃式经营”等企业管理制度,体现的正是这一点,影响了后世日本的企业。从他身上,可以领悟出古代中国儒商的境界。
从少年时代当学徒开始,他就能做到不计较利益的得失。受到不公的对待,不仅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思考自己的不足。从小事中不断领悟经营的正道。为此,他才思泉涌,福报连连。
九岁当学徒 勤劳知足
松下幸之助,于1894年,也就是日本明治27年,出生于和歌山县海草郡的和佐村(今天的和歌山市)。他排行第八,是家中最小的儿子。
原本家中还算殷实,不料他4岁那年,父亲因为生意失败,家道从此败落,尝试其它经营,也以失败告终,靠卖地卖房度日,最后家徒四壁。父亲只身前往大阪任职。幸之助九岁那年,父亲让他退学,去大阪当学徒。从此告别了学校,仅仅以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的学徒生涯,跟电灯电器行业毫无关系,却是他以仁德为本,谋求社会福利,不受利益束缚的经营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年仅九岁,他被迫离开母亲,来到了大阪“宫田火钵店”,以奉公的形式,成为该店的学徒。日本把学徒的工作叫做奉公,大概源于学徒的工钱很低,要住在店家,干的都是从打杂开始的下等工作,虽然管吃管住,却必须从早到晚地工作,不得停歇。擦地清扫、带孩子、烧制火盆制品等等,都要做,手常常破皮裂开口子,疼痛难忍。小小年纪,别人也许还在母亲的怀抱里撒娇,他却必须恭恭敬敬地听从吩咐,早晚干活,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每日夜晚,都因思念母亲和故乡,泪湿枕巾。
但他很懂事,从不埋怨父亲,而是非常听话地踏踏实实地工作,内心是个很温和很知足的孩子。第一次的工钱给了他当时的5钱铜板,5钱等于50 厘钱,而1厘钱,可以买来一颗糖,这就意味着,他可以买来250颗糖,对于刚满10岁的他来说,那简直是天大的财富,他说自己当时吃了一惊:“我居然可以赚这么多钱。”“那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刻”。尽管后来他拥有了十几亿的财富。但对于他来说,那250颗糖的价值,是他最大的财富。
为哄婴儿一笑 花掉一钱铜板
但他并未视财如命,有一次,他背着店主的婴儿在街上看到大家玩陀螺,因过于入迷,不小心婴儿的脸被碰疼了,哭个不停,他居然毫不犹豫进入卖点心的店里,用了一钱买下一个馒头点心,孩子马上不哭了。那是他五分之一的工钱,平时自己一个糖都不舍得买,能吃一颗糖,就已经觉得很奢侈的他,居然为了哄婴儿开心,花掉了“一大笔钱”。
很多人说,正因为他从小吃苦,懂得了养家赚钱的辛苦和不易,因此非常体谅员工。不过也有很多人虽然吃苦,但是却不能正面看问题,而是抱怨命运的不公,嫌弃工钱给的少,甚至为此感到屈辱,要摆脱贫困,将来出人头地。而幸之助,从不埋怨父亲的狠心,也不叫苦,得到一点就非常感恩知足,还能坦然付出,博得婴儿开心,是个心地善良、心无杂念的孩子。善待人,重义轻财,始终是他人性中最突出的特点。
父亲反对回家读夜校 要求继续当学徒
第一次的学徒,因店家破产,只持续了三个月,就结束了。他又被安排到了“五代自行车商会”继续奉公。他母亲却因为心疼儿子,希望他能回家读夜校,弥补小学退学的遗憾,那时他11岁,全家已经搬到大阪,正好邮局招募人,母亲便对他说,希望他回家应募,不用吃学徒的苦,还可以读夜校。
幸之助听到母亲的话,很开心,能回到母亲身边,实在求之不得。然而意外的是,父亲却反对,告诉儿子:你母亲虽然希望你停止奉公,回家读夜校,但是我认为你应该继续奉公,将来凭着实业,走出自己的人生。
父亲希望他在店家磨练自己,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店家从打杂到经营的所有事物,只有从基层做起,体验全部的艰辛,踏实工作,才能真正立身处世。他还告诉儿子,这些比学校的知识,更加重要。
于是他听从父亲的安排,毫无怨言地继续当学徒,后来他非常感慨,幸亏父亲判断得当,他能有今天,都是因为听从了父亲的教导。
二度当学徒 初展商才 不修道已在道中
由于父亲的反对,他没能读书得到学历,但他并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老老实实地做学徒,既来之则安之。每天在自行车店学习修车,干着各种跑腿的杂事和最累的活。
期间他常常正在修车,就会被客人吩咐替他们买包香烟。于是他就得停下手中的工作,洗干净黑黑的手,跑出去买烟回来。
这样一来,他突然想到,一来一回,客人等的心急,自己也不停地洗手来回跑,难道就没有好办法,使得这件事更加方便吗?于是他突然想到,干脆用自己的工钱买好放在身边,这样大家都节省时间,要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给客人了。那时候,20包一条,只要一次买一条,就免费赠送一包,这样一来,他大多每个月卖出两条左右,免费的两包,就成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盈利达到工钱的四分之一。客人们都很喜欢他,认为他聪慧,能想到如此好的主意。后人因此认为他会经营,是天才。
其实他不过是老老实实干活,并不埋怨大家让他跑腿,然后想到如何更好地方便大家。节省彼此的时间而已。他就是在工作中,看到大家需要,想要更好地改进,于是自然想到这样做,是认真工作,认真生活,自然发现人们所需和不便的地方,希望大家过得更方便的必然结果。
很多人以为他是不是早就知道这样可以赚取免费的那包烟,我们虽然无从猜测,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足以证明,他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大家,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
因为不久后,店中其他员工有意见,其实就是嫉妒他得利,总向店主告状。为此店主很为难,让他停止。他当即听从要求,没有为自己分辩。一般人在这样的情形下,会觉得很冤屈,自己并未干扰他人,不过是花自己的钱买好烟放在身边,别人赠送的烟,又不是偷来的,店家也让自己替人买烟,哪里不对呢?肯定会觉得不公平。还会因此怨恨店中告状的员工欺负他。
然而,意外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居然面对众人的非难,不仅不怨恨,反倒十分平静地思考,为何大家会嫉妒自己,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对,让大家对他不满。就这样他突然想通了,没错,我忘记了有利益要跟大家分享了,我应该把赚到的额外收入,用来请大家吃一顿饭,大家都受益,才会高兴,只有我自己一个人获益,一个人快乐,所以不对,才招来责难。
这样的想法,出自一个少年的心,实在不可思议,即使大人也是十分罕见的。他能坦然忍受责难,在逆境中反省自己的不足,是个不修道已在道中的根基相当好的孩子,生性善良,懂得考虑和体谅别人,希望别人过得好。
所以说,他能够在上文提到的热海会谈中,以70岁的高龄,会长的身份,面对责难诚心道歉,化解危机,并非偶然。
香烟事件之后,他善待顾客得到福报,高明的经营领悟再次涌现。(待续)
责任编辑: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