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7年06月18日讯】虽说今年的高考盛宴已落下帷幕,然而作为高考这顿“大餐”中的“主菜”——语文作文题却令人回味无穷。这种回味其实并不那么美好,它充满了因无话可说而涌起的百感交集,因无从下笔而引发的失落惆怅。这种流露着悲情色彩的“回味”,从一项调查中就足见一斑。
比如在“2017年高考哪套作文题最脑洞大开”和“2017年高考哪省作文题最‘接地气’”的调查中,“全国卷I”分别获得了22%、39.4%的票数。而“全国卷II”则以19.1%的票数被评为“2017年最难写的高考作文”。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所谓的“高票数”。不难看出,无论是“最脑洞大开”、“最难写”之类的调侃和吐槽,还是“最接地气”之类的夸赞,似乎都让大多数的被访考生无话可说。
对如何评价高考作文题的无感,其实就是对这些作文题本身的无感。有媒体经典的评论道,对于今年这些让考生一拿到题就懵圈的作文题,连段子手都感到绝望。不少专家也由衷的表示,“全国卷I的‘中国关键词’都很难写,主题过于宏大”;对于全国卷II,“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障碍”;而全国卷III“是教育行政官员的话题,学生或只能说些套话”。
专家的肺腑之言并非毫无根据,在上述调查中,考生们用投票所做出的回答足以表明,他们的无话可说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在对“你心目中理想的高考作文题是什么样?”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41.1%的人选择了“现实感强,能够联系实际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31.2%的人选择了“思辨性强,能够展现逻辑水平和思维层次”。
这两个选项足以反映出高考出题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思路。高考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教育者、出题者的水平和能力也要进行检测。从“现实感”和“思辨性”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诉求并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高要求,而只是高考这项旨在考察学生是否有资格读大学的考试所应遵循的基本方向。
东亚其它一些国家,比如韩国、日本,又比如中国的港、澳、台地区的高考试题,其实都在围绕着“现实感”和“思辨性”这两点来考察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在香港,新闻稿、建议书、演讲词是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2010年的考题之一是要求学生以旅游局推广主任的名义呈交一篇建议书,提出振兴旅游业的策略和方法;2011年则是让学生“化身”为食物卫生委员会的成员,应邀发表演讲,评论食物安全的新规和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对香港的考生来说,这些题目决不是纸上谈兵,考完试后,便可抛掷脑后。事实上,这些课题本身已然关系到他们将来有机会参与的各项政治、民生事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学也通过这样的考试题告诉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终极目地就是用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民。
除了这些颇具现实意义的考题之外,香港和台湾还给出了需要学生用真实情感来作答的、有“人情味”的题目。比如,香港2011年的一道题是“假如大学已录取了你,并给予一年的休学年,你会如何善用?”2016年的一道题是“有人在活动中找到快乐,有人在大自然之中找到快乐,有人在某个时刻、场景之中找到快乐……你在什么之中找到快乐呢?”回想咱们大陆的那些让人“情不知所起”的诗句,香港的这些让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题目,是否更能有效的考察学生的理解力和想像力呢?
此外,有网站发文称,“每年中国高考结束后,传说中的法国高考作文题总是被拿来比较”。然而,当我们真的按照文章下面的汇总逐条读下去的时候,就会发现,法国高考(Bac)那一道道一看就让人思维急速运转的哲学类作文题,根本就不是中国这些脑残的作文题能比的。且不说人家的文科题目对逻辑、思辨的要求,只看那些仍然需要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深邃的思想才能完成的理科题,就足以让我们自惭形秽。
比如,法国2017年的理科题“捍卫权利就是捍卫自身的利益?”、“我们能挣脱自己的文化吗?”;又比如,2012年的理科题“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2013年的“人们能否凭道德行事非而不受政治倾向影响?”可以看出,人家连有资格学理科的大学生都被要求对权利、文化、幸福、道德这些人文类话题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更别提文科生了。
这样的题目若拿到中国的高考学生面前,显然也会让不少人,像看到大陆的考题一样懵圈。然而有所不同的是,懵圈之后,人们会发现,自己正在被一种力量吸引着,走入更深邃的、更有意义的思考之中。这番思考无论结果如何,都会让我们对周遭的一切,包括自己,拥有不一样的全新认知和理解。事实上,一个人思维的高度、深度、广度都是在这种不断的认知与理解过程中构建而成的。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方方面面都与思维的高度、深度与广度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法国的高考以及整个教育体系都是在为一个个体生命的一生服务。而全部的个体生命群居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与风貌。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中国大陆的这些令考生无话可说,不知如何思考、如何作答的作文题,所反映出的显然就是,与其它国家完全不同,整个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都是在为“一党”的政治权贵们服务。
因此,沦为政治奴仆的教育者们在出题时的所思所想,决不是如何彰显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在长期的洗脑教育下,学生也根本没有什么思辨能力。其目地只是让学生对党、对国表达忠诚,以彰显自己的功劳。然而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这种心口不一的忠诚,即便表达出来了,到底又能说明什么呢?#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