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7年05月20日讯】“梦想续航”纪录片昨天起在全台上映,纪录台湾大学机械系太阳能车队成员过去10年的追梦历程。导演李家骅说,希望透过这部片,鼓励学生“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
“梦想续航”是10年前另一部纪录片的续集。2005年,刚成立佳映娱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刘嘉明,因缘际会认识台大机械系教授郑荣和,得知郑荣和要带领一群学生打造太阳能车,远赴澳洲参加长达3000公里的国际大赛。刘嘉明被师生故事打动,找来李中旺执导“梦想无限”,纪录太阳能车队长征。
相隔10年 “梦想无限”推出续集
10年后,佳映再推出“梦想续航”,由年轻导演李家骅接棒拍摄,历时20个月,跨越台美两国,追踪10位车队成员从台大毕业之后的脚步。
纪录片中,当年模样青涩、汗流浃背挤在工厂里打造太阳能车的学生们,如今已蜕变为国内外一流企业的顶尖人才,或工程领域的专家,继续踏实筑梦,延续太阳能车队的精神。
有人毕业后到阿布达比盖了太阳能电厂,有人到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当工程师,有人到保时捷(Porsche)设计车辆马达,有人到加州研究机械智慧手指,有人到巨大机械(捷安特)负责特殊材料研发,有人加入新创自动化设备公司, 有人到麻省理工学院作博士后研究,还有几位队员一起进入Gogoro成为动力部门核心成员。
在“梦想续航”片中受访的师生,一面在各自领域摸索前进,一面也思索台湾产业的未来。
坚持实务教学、相信工程实践的郑荣和,在纪录片中说,台湾只靠代工就可以过得不错的时代已经过了,如果还要走安稳的路,“我真的不知道会怎么样”。
皮痒 不甘心做代工业
车队成员、今年32岁的林明贤毕业后进入电子业代工厂,但随即发现自己个性不适合在代工业,他在纪录片中说:“在电子业的过程当中,你很容易被异化,到最后会跟你所做的产品之间,没有任何感情的连结。”
林明贤后来选择到年轻学长新创的自动化设备公司布斯特机械担任研发副理,做机械手臂研磨抛光。亲自设计、动手做设备,让林明贤找回当初做太阳能车时,对于产品的感情。
他接受中央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会在传统机械产业创业的人,几乎都是“老鸟”,年轻人创业不多,因为硬体成本高,需要很大的勇气。2013年他加入布斯特时,公司上上下下才3个人,如今成长到10个人,十分不容易。
虽然辛苦,但林明贤说,自己“单纯皮在痒”,不甘于只做代工厂的工程师,他喜欢发想新点子,创造新的产品,他的梦想是“有一天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可以飞上天空”。
台湾需要提供土壤和舞台 不是KPI
另一位车队成员游振彦,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进入Tesla当工程师,最近加入美国新能源公司SFMotors担任动力部门主管,负责动力马达设计和软体整合。
33岁的游振彦在纪录片中说,在硅谷工作,跟世界各地优秀人才一起,成长非常快速,其中包括许多台湾人,这让他反思,台湾为什么容不下这些优秀人才?“你必须要有这些土壤,才有办法养大树…不只是金钱的回报,还有舞台。”
游振彦受访表示,太阳能车队的经验非常宝贵,用钱也买不到,当年的经验帮助他实现课本上的知识,养成工程思维。但最让他念念不忘的,是车队成员深厚的感情,学生彼此之间没有那么多利害关系,只是纯粹想把一件事情做好。
他说:“工作后我也一直在寻找以前在车队那种团队的感觉,大家一起做事的感觉。”
硕士毕业后就出国的游振彦,虽然也想过回台湾,但基于现实考量还是留在美国工作。他说,在台湾大家都在比论文数量和短期成果,“为了KPI(关键绩效指标)而KPI”,但电动车这种基础工业,做不了论文,如果当初有更多资源和人力,或许就不只做太阳能车,“说不定我们就可以在台湾自己搞一个Tesla”。
在台深耕 找机会影响社会
同为车队成员的林松庆,则选择留在台湾深耕,目前在Gogoro担任动力系统部门主管。研究所毕业后他没有跟大部分同侪一样,进入传统大公司工作,而是选择到一家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公司磨练,之后加入Gogoro团队,并找当年队友李盈宏和林逸祥一起加入。
他在纪录片中说:“从学校毕业之后,我觉得我一直在找可以去影响社会的一个机会”,之所以进入Gogoro,就是因为看到机会,可以把绿能车辆介绍给一般民众。
34岁的林松庆受访时表示,当初加入太阳能车队,是因为觉得“很酷、满有趣的”。制作太阳能车的经验,让他学到怎么设计一台更有效率的车辆,因为太阳能电力少,车子要跑得快、远和稳定,必须把工程技术发挥到极限。
看好台湾电动机车前景的林松庆说,台湾消费者对电动机车印象逐渐改观,以前觉得电动机车小小、慢慢的,是用来买菜的,但现在要买125 c.c.机车的人,已经会考虑Gogoro了。“我觉得终于有点开花结果,已经突破(第一代手机)黑金刚时代,到(Nokia)3310时代了。”
台湾社会…有一群人用热情和执著,一直持续做自己想做的事
十年后,当初青涩的学生,已渐渐成为台湾产业的中流砥柱,这是当初郑荣和教授的愿望。他在纪录片中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因为我自己的想法是,台湾什么都没有,就是人而已,人才很重要。”
郑荣和说:“10年后,这些人不一定要很厉害,最好就是能对台湾有贡献,那就好了。”
导演李家骅说,拍摄台大机械这群师生,让他很感动,因为台湾社会习惯炒短线,但却有一群人用热情和执著,一直持续做自己想做的事。
“梦想续航”监制、佳映娱乐总经理刘嘉明说,他最希望两种人能看到这部纪录片,一种是很认真付出、但觉得自己像孤鸟一样的老师,另一种是关心自己小孩的父母,这部片给父母的启发也许是,“你还是要让孩子去做他擅长的事情,他才能把它做好。”(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