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云石〈双调‧殿前欢‧吊屈原〉
楚怀王,
忠臣跳入汨罗江。
《离骚》读罢空惆怅,
日月同光!
伤心来笑一场,
笑你个三闾强:
为甚不身心放!
沧浪污你?
你污沧浪?
【注解】
〈双调‧殿前欢‧吊屈原〉:双调,词曲的宫调,为十二调之一。殿前欢,是小令的曲牌名。吊屈原,是本小令内容的标题。
楚怀王,忠臣跳入汩罗江:楚怀王时代的忠臣屈原,跳进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著名诗人。楚怀王由于听信谗言,将屈原放逐沅湘间,屈原悲愤,自投汩(读密)罗江而亡。汨罗江: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
《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读完《离骚》,心里白白地难受,屈原是伟大的,他可与日月争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誉屈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三闾(读驴):指屈原,他曾在楚国作过三闾大夫。强:高强,高明。
为甚不身心放:为什么不把身心放宽一点,意即为什么不想开一些。
沧浪污你,你污沧浪:(你自投入沧浪)是沧浪把你弄脏了,还是你把沧浪弄脏了?污:污染,弄脏。《孟子‧离娄》:“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汉水的下游,这里泛指江水。
【赏析】
这首小令的内容是说:屈原作为楚怀王的一位忠臣,却不能得到楚怀王的信用,最后投江而死。屈原和他的作品《离骚》都是很伟大的,足可以与“日月同光”。诗人对屈原的悲剧性命运,伤心之余,忽然转哭作笑,笑屈原想不开,也就是笑他不能从效忠楚怀王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以致投江自尽——这种行为并不是十分睿智的,所以可笑。屈原曾说:“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看来,并不是如此。最后以“沧浪污你?你污沧浪?”为结束。很是耐人寻味。
当然,统观全篇,诗人并不是真的在嘲笑屈原,而是“以笑代哭”的更深一着的笔墨。它的本意,还是在揭露当时统治阶级重用奸佞,摧残人才的罪恶。
历来凭吊屈原的作品很多,绝大部分都是表示对屈原的惋惜和哀悼,以及对奸佞的斥责。贯云石却别辟思议,独出心裁,说屈原并不高明:“笑你个三阁强”,并且问他:“为甚不身心放?”还进一步提出了“沧浪污你?你污沧浪?”的问题,确实堪称翘楚,豁人眼目。
在艺术上.这就是一种逆振彩笔(翻案技巧)。古诗中运用这种技巧的,如苏东坡的七绝: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儿孙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跟一般人不同,他运用逆振技巧,唱了一个反调:希望儿孙愚笨而且迟钝,并且说:这种愚笨而且迟钝的人,只要无灾无难,还会当上公卿大人呢!他以翻案的笔墨,有力地嘲笑了朝廷显贵们用人取士的平庸和愚鲁。
再如,通常人们都说“雪兆丰年”是好景象,希望在过年前后,厚厚地下一场大雪。但是,唐代诗人罗隐的〈雪〉,却挥动“逆振彩笔”,唱出一个反调: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如何?
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
诗人看清了眼前的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现实真象,即使是丰年丰收,人民也还是被掠夺一空,饥寒交迫。而雪越下越大,人民当即受苦不堪。所以罗隐一反旧说,提出“为瑞不宜多”的新见解,十分深刻,力透纸背。
苏东坡和罗隐的两首诗,它们的思想见地,都与通常的见解相反,这就叫做“独辟思议,别出心裁”。这两首诗的创作手法,都是用的“翻案”文笔,说得典雅一点,叫做“逆振”技巧。
当我们读了苏东坡和罗隐的诗,对逆振技巧有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再来看贯云石的〈吊屈原〉:
伤心来笑一场,(伤心过后,转哭为笑)
笑你个三闾强:(含泪的笑,犹悲于哭!)
为甚不身心放!(你受辱受屈一辈子,为啥不想开一些呢?)
沧浪污你?
你污沧浪?
这时,我们对这几句诗的深刻意蕴和艺术妙谛,也就会有越加深切的领悟了。@*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