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两年前为了迎接父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星洲日报》副刊特别举办了一项有奖竞赛。参赛者们必须撰写一则短文叙说“爸爸送的礼物”。我好想参加,可绞尽脑汁,却“挤”不出一份爸爸曾经送我的礼物。
啊!我大概忘了。多年以来,木讷和节俭,正是爸爸最“经典”的标签。那他又怎会在物质上满足我们呢?爸爸知足常乐,这是他年逾七旬仍身强体健的长生之道。每每一提及他,我就禁不住以他端正的字体和挺直的坐姿为傲。诚然,他的字体和坐姿,恰好反映了他为人正直恳切的态度。
妈妈常常有意无意的对着我们说:“我真的不知道以前你爸怎么会有本事把你们七个抚养长大?现在要你们七个养我们两老的话,逃都来不及吧?”换作是几年前的我,听毕肯定大力反驳:“怎么会?妈,你总爱这样说。”然而,今天已为人母的我,却只能选择静默不语。我不确定这是否代表我默认妈妈所说的话语?还是,我心底其实清楚得很:“孩子,永远也无法以相等的爱回报父母。这是恒久不变的定律不是吗?”原因无它,只因这个世界上惟父母的爱是最无私而纯粹的。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掺夹了杂质。
多年前的爸爸,凭着一份薄薪,就这样把我们 Do, Re, Mi, Fa, So, La, Ti 抚育成人。未雨绸缪的他不但为我们个个都购买了保险,热爱音乐的骨子更促使他义无反顾的让我们学了一手琴艺。爸爸是希望我们代他完成昔日爷爷无法帮他圆的梦吗?我想或许不。最主要的还是他担心将来若我们学无所成的话,至少有一技之长可防身,不至于流浪街头吧?
谁不了解,在二十几年前,在每个人眼中,音乐不就是奢侈品吗?更何况是买保险呢!三餐温饱都还是未知数的当时,哪来的“闲”钱?因此,我觉得妈妈口中的“本事”,并非意味着爸爸有什么超人的本领,更别说有什么惊人的钱财。爸爸的本事,说穿了不过是那份坚毅与不屈所堆砌而成的耐力与韧力。
岁月不经意的从指缝间溜走了。爸爸斑驳的皱纹,仍勾勒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对生活的热忱。早已退休的他,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光。然而,他一如既往,天天勤写字、勤阅报、勤洗车、勤练气功;天天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钟情的事。
物换星移。可在我心中,爸爸依然是个擎天的巨人。他的含蓄,在妈妈满溢的爱和关怀下更显黯澹。殊不知,它其实像极了涓涓而流的小溪般隽永,一点一滴滋养着我的生命,赐我无限勇气和力量。
爸爸惜字如金,但我读懂了他眼里的欣慰;爸爸不像妈妈那样嘘寒问暖,善于表达。但当我们对他说:“爸,祝你父亲节快乐,身体健康!”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笑容里跳跃的音符。诚然,爸爸的言行身教,如此深切影响着我;他的笃实和恳切,成了我待人处事的基准; 他的知足常乐,更是我今生必修的学分啊!
是的,爸爸多年来潜移默化的教化,不正是我此生最大的财富吗?有缘攒拥如此无价的礼物,我夫复何求?(本文限网站刊登)
──转自作家
(点阅【筱琳子】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