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如何护理有濒死体验的人(下)

瞥见未知世界:濒死体验的后效应与心理支持

作者:黛安‧柯克伦(Diane K. Corcoran)博士 张小清 译

为什么行好运反而身亡?(fotolia)
人气: 1524
【字号】    
   标签: tags: , ,

译者按:这世上有濒死体验的人可能比你想像的多得多,你的身边或许就会出现,那时,他们会需要你的特别关护。怎样认识和理解濒死体验?怎样才能帮到那些灵魂出窍“与死亡照面”,而后又回到人间的亲友或病患,不妨来听听专家的分享和建议。

接前文»“普遍幻觉”?濒死体验10个惊人的共同特征

哪些人会有濒死体验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濒死体验。研究表明,小至2岁、老至100岁的人们都有过濒死体验。调查数据中,女性占53%。所有的生命威胁如意外重伤、手术、战地伤害,都可能触发这一现象。比如,有好几个母亲分享过分娩中的濒死体验。

一位女护士告诉我:

“10年前,我第三个孩子出生后,我的灵魂从麻醉室沿着一条隧道飘走了。我可以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但是我不断对自己说:‘我不能走,我有三个孩子,我必须回去。’醒来时,我在奋力挣扎,护士问我为什么要挣扎。

“第二天我问医生,‘宝宝出生后我有什么问题吗?血压下降了吗?’他说,‘是的,是这样。’我什么也没对他说,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告诉任何人。”

濒死体验的后效应

在所有我认识、或听说有濒死体验的人中,只有两个人有负面体验。他们并不是看到了恶魔或地狱之火这样的恐怖场面,而是感到孤立无援,一直处于一片虚空之中。

这些人似乎觉得濒死体验与他们的生活毫无关联。然而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感到生活更富有意义了。

这种与世隔绝的感受与多数人记忆中的积极体验大相径庭。死亡和濒死专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让一个从昏迷中醒来的小男孩给她画一张画。当他的父母看这张画时,他们看到了自己,还有太阳和彩虹。“不”,男孩耐心地解释说,“你们不明白,这些人是奶奶和爷爷,我见到他们了。这不是太阳,这是我所在那个地方的光;这也不是彩虹,这是从这里通向那里的桥梁。”

多数有濒死经历的人都会立即发生一个改变,就是对死亡再无恐惧感。有时,你从他们的表情就看得出来。他们忽然变得很镇静,即便在前一刻他们还焦虑不安。

这种经验也可以完全改变他们对生命及存在意义的认识。许多人变得非常无私而有爱心,更加欣然地去生活,对生命的精神价值有了更高层次的体认。

一个典型例子是一位退休军士,他很为自己的男子气概自豪。而在濒死体验之后,只要看到濒死的动物或观看悲伤的电影,他都会潸然泪下。

你可能会认为,曾试图自杀的人在经历濒死体验的温暖宁静后会再次去自杀。然而一些研究表明,他们会找到存在的价值感,而不太可能再想了结生命。

然而,濒死体验也会引发一些问题。

亲历者可能深深地受到这种经验的影响,却无法获得身边人的理解。举个例子,一位产妇在分娩中经历了濒死体验。她说神告诉她,她的宝宝四天后会死去,而她必须回到人间。她一开始很抗拒回来,因为她感到了无比美妙的慈爱和平。她确实回来了,心中已明了,她的宝宝将会来到这个全然是爱的特别之地。

当宝宝四天后去世时,母亲并没像其他人想的那样悲伤。医务人员、牧师和她的亲友告诉她时,她很高兴宝宝会去到她亲临过的爱的境界。她不得不假装悲伤,其实是为了取悦身边人。只有她的丈夫相信她讲的事。

而当濒死体验给亲历者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带来变化时,他们可能变得非常有爱心、关心他人;一些冲突可能也会随之而来,即使和亲人也是如此。一位男子告诉我,他邻居的儿子面临被驱逐出境的窘况,他给邻居开了一张支票,让妻子非常不高兴。这个男子说:“我只想拥抱每一个人。”

如果亲历者不愿意将他的体验告诉任何人,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我出什么问题了吗?”他可能会精神压力很大,需要有人帮他把这种体验整合到日常生活中去。而这就是你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了。

濒死体验者需要怎样的支持

通过减轻对方的恐惧,提供信任和关爱的环境,你可以帮助他们正视濒死体验。某种意义上,你的接纳可以使他们感到人间“欢迎”他们回归。以下就是一些指导原则:

• 留意濒死体验的迹象。一个不敢诉说经历的人,可能会说些这样的话:“我做了一个最有趣的梦”(或“有个最有趣的经历”),虽然他自己并不把它看作幻梦或有趣。

许多人可能什么都不说。但是,在经历濒死危机的人身上,你会发现一些线索:苏醒过来后,他们会很生气,突然变得很内敛、平静或沉默寡言,或表现出行为上的其它变化。比如有一位成年患者坚持晚上不要关灯。

让对方敞开心扉谈论濒死体验的最好办法,就是慢慢地加以诱导。你可以先这样说:“经历过这样危机的人有很多不同的体验,你有什么想要说说吗?”

• 自己去探索濒死体验是怎么回事。请记住,无论你是否相信这种现象,你都有责任从情感和精神上给对方提供支持。倾听他说,而不是试图说服他“那是幻觉”。

• 避免给濒死体验下判断。不要把自己的感觉强加于人,密切关注这种经验给对方带来的巨大影响。

• 允许对方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他说的任何事情都不要表现出惊奇。

• 努力与对方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试着“主动倾听”,通过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告诉对方你在认真听。没听明白的地方,请他再说一遍。

因为你想鼓励对方诉说,别问他可以简单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不要问:“你害怕回到身体里吗?”而是问:“当你知道你必须回来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如果他不想说,不要强迫他说。这或许是太触及他内心的一个话题。

• 避免给有濒死体验者或这种经验贴上标签。不要主观去解释这种身心体验,将其说成是药物作用、应激反应或对方应对死亡的主观心理作用。

如果你暗示濒死体验是精神异常的表现,会让对方和家人很厌恶。这只会让对方更怕被人看成神经病或怪异。

• 不要拒斥对方。请注意,有濒死体验者已经非常脆弱了。他已经被“拒收”、被“送回来”了。也许他会担心讲述自己的经验会让他再次遭到拒斥。所以别给他一种感觉,就是你不把他的经验当回事。

有濒死体验的人,可能有身心分离感。当对方在昏迷中及苏醒之后,都要多与之进行沟通。(fotolia)

• 当对方在昏迷中及苏醒之后,都要多与之沟通。对方昏迷时,不断呼唤他的名字,告诉他现在是什么时候、他身在哪里。此外,让他知道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状况,比如说,他被插了管或正被牵引。经常触碰他的身体。

为什么抚触如此重要?有濒死体验的人,可能会身体不舒服,有身心分离的感觉,需要帮他回到此时此地。

• 和对方分享有关濒死体验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你要让对方知道,他不是唯一有这种经历的人。如果他想要获知更多、想要更加安心,可以建议他阅读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的《》(Life After Life),或是写给大众的许多相关书籍和文章。也可以联系国际濒死体验研究会(,简称IANDS)。该机构会提供在地帮助,也欢迎有此经验的人进行分享或成为会员。

• 假如对方对自己的濒死体验感到不安,或无法整合到生活中去,那么就一定要为他找一位理解这种体验的专家了。

最后的提醒

瞥见未知世界不免令人困惑,这时,你的患者或亲友需要你的倾听,不要去加以分析。你的同理心和接纳可以帮助他将濒死体验变成一笔生命财富,而那也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本文作者黛安‧柯克伦(Diane K. Corcoran)博士,注册护士,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州健康科学学院(Academy of Health Sciences)护理学分部副主任,2008年至2016年间担任教育性非营利机构“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 Death Studies,简称IANDS)会长。本文原载美国《护理》(Nursing)杂志。

责任编辑:茉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