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帝禹时代之三
万国共主
大禹践天子之位后,遵循古制,踏上了巡狩天下的长途。所谓巡狩,是指天子定期巡视四方诸侯所镇守的地方。帝禹第一次巡狩是南向而下,直到淮水之畔的当涂山,在这里帝禹大会诸侯,史称涂山大会。
史书上记载了涂山大会的盛况,有万国来朝,执献玉帛。诸侯们按建国大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种等级,按其等级的不同,所执玉帛亦有不同,玉分五玉,亦称五瑞;帛有三色,用以铺在玉的下面。精美的玉器是最为贵重的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礼器,帛是也众多丝织品中最为高贵的。大大小小的国君们执献玉帛朝见大禹,在他们的身后,风中翻动着以龟蛇为图案有着垂饰的旗、以熊虎为图案饰以羽毛的旗。在这场隆重的大典上,夏人们再次奏起《大夏》之乐。六十四位舞者在铜钟、石磬、竹籥的合奏中起舞。他们头戴白鹿皮精制的冠,穿着白色丝缯裁成的上衣与下裳,上衣稍袒,展露出华美的锦衣。他们一手执羽、一手执龠,用舞蹈来敬拜天地,礼致八方来宾。
好一派庄重,好一派祥和,好一派质朴的赏心悦目。对于散居中原的各诸侯国君和部落酋长而言,大夏的乐舞,就是另一轮文明的启蒙,这是一个值得神往和纪念的时刻。华夏正声和雅乐又添新的篇章,华夏文化又有了全新的内涵。
而在唐人马缟所编篡的《中华古今注》中,还记录了一个神奇的场面。在涂山大会上,突然刮起大风,雷声大作,云中显现出数万天兵天将,有的身穿金甲,有的身穿铁甲,还有一种不穿盔甲的武士,但以红绢系在额头上。原来是海神率领着他的人来朝见帝禹。后来,秦始皇巡狩至海滨时,也曾有海神前来朝见。
早在大禹治水时,就有黄龙来朝见大禹,此时又有海神来朝见帝禹,这是因为,在人神同在的上古之世,帝禹不只是万国之共主,亦是山川之神主、天下之共主。
帝禹治理天下,同他治水一样辛劳。史书上记载了帝禹最后一次巡狩一直到达江南的大越。这一次巡狩的途中,帝禹举行了封禅大典。封泰山以祭天、禅会稽以祭地。位于大越之地的会稽山是帝禹此次巡狩的终点,本名茅山,帝禹在这里大会诸侯,考核诸侯群臣之功,赐爵于有德者,晋封于有功者,“恶无细而不诛,功无微而不赏”,这就是“会稽治国之道”。也因此,帝禹将茅山更名为会稽山。此外,帝禹在这里接见高年大德的耆老,听言纳谏、征集书籍,重新确定并统一了重量、容量等的计量,又教民造井,定下诸多美政与法度留传后世。
如上章所述,乐治天下的上古之世,同时是以礼、政、刑为治国的辅助。帝禹定下了贡赋制度、五服制度、会稽考功等诸多美政与法度的同时,也定下相应的刑政去保证这些美政与法度的实施。破坏法度的人则要受到刑罚的处置。
然而,南方巨人族的首领防风氏桀骜不驯,不听号令、不聆教化,抗命不朝涂山大会。宗主国与从属国之间的关系是与天道相对应的人间秩序的展现,可不是仅仅靠人为的规矩而成的。防风氏的妄为绝不是一件小事。为了确立人间秩序和礼法,大禹下令处防风氏以极刑,以儆天下诸侯。由于防风氏足足有三丈高,行刑之人够不到他,得筑起高大的土台才能完成行刑。这土台就叫刑塘,有史料说其遗迹在山阴县北一十五里。
千年后,吴国攻打越国,在会稽山上发现一副巨人骨,光是一截大腿骨就得用一辆车才能装载。吴王派使者去鲁国,把骨头拿给博学的孔子看,问孔子:“请问这是什么骨头,竟然这么大?”孔子描述了涂山大会发生的事,并说:“这应该就是当年防风氏的大腿骨了。”
说起巨人,在古书中有不少关于巨人国的记载,如《山海经》中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大秦国人,长十丈”。还有追日的夸父、舞干戚的刑天、与黄帝大战于涿鹿的蚩尤,都是身长数丈、上古时代的巨人。
防风氏的一截腿骨在战争中无意之间被发现,证实了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巨人族确曾生活在地球上。
其实,古今中外,类似巨型人类和“小人国”等诸多令人惊诧的发现和记述,一直是史不绝书。凡此等等不解之谜,未尝不可当作一个有趣的思考入口,让人更理性地重新回望人类、地球乃至宇宙的历史。
帝禹巡狩天下,定下传国美政,他的圣德惠泽天地万物,于是在帝禹的时代,凤凰飞来栖息于树上,鸾鸟飞来安家落户,麒麟散步于庭中,百鸟飞来田间帮助耕作。这些神奇的瑞象被记录在史册中,令后世的我们无限神往。
参考文献:
1. 《纲鉴易知录》
2. 《通典》
3. 《礼记正义》
4. 《中华古今注》
5. 《史记三家注》
6. 《吴越春秋》
7. 《越绝书》
8. 《韩非子》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反馈信箱:zglszs@feitiancolle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