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7年02月22日讯】说明:退休之后住进老年公寓,交了两位大陆来的新朋友。张文友来自广州,原为高级工程师;李孟先来自上海,退休公务员,都是来美投靠子女的新移民。因属同代人,我们有许多共同经历跟共同语言。虽然有时观点有异,但心胸豁达,不伤和气。从过年开始,我们约好每周去当地粤菜馆茶叙一次,就国是说三道四。记得文革之初,邓拓先生因撰写《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杂文系列丢命。到文革中,台湾对大陆开播《自由中国之声》,其中就有一个“三家村夜话”节目,模拟江青、王洪文、田家英等人对谈高层动态,尽管田早已自杀身亡。如今我们三个退休老人,也组成“三家村”,对谈中国动态,不是夜话,而是茶话。现把记录编成《三家村茶话》系列,不定期刊发,以抛砖引玉, 激发更多讨论。
—- 作者 谨识
程:三周一轮,转得好快,又该我请客了。今天是元宵节,我们北方叫小年,咱们要吃元宵庆祝,我要了两份,芝麻馅跟豆沙馅。希望每个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座谈的题目是深挖造假,为什么中国伪劣假冒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究竟是咱们文化本身的劣根性?还是党国体制的弊端。为讨论方便,各位不妨把自己知道(或者经历)的造假案例,罗列归类,再分析原因。请李兄先开头,如何?
李:好,先说我知道的情况。众所周知,名牌产品的仿冒造假最为常见,小到街头地摊的服装鞋袜,大到超市的手机、电脑,甚至军方的武器装备,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敢造假。有些东西,人家的材料或零部件先进,中国造不出,就以次充好,浑水摸鱼,虽然也缺德,多少还有点不算理由的理由:为生存活命嘛。邪门的是有些仿冒,需要高超技术和复杂工艺,比方智慧手机等,不是一般小厂商能干的活。既然有本事造到以假乱真程度,据说性能也差不多,我真不明白,何必不创个品牌,打上自己的商标,通过市场竞争而占有一席之地呢?
处处是谎言 无人不造假
张:这个问题我也琢磨不透,估计涉及两方面:一是投入成本问题。咱们同胞都有走捷径的偏好,与其从零开始打拼,不如冒充名牌容易快速致富;二是品牌需要登记注册,容易让人追踪控告,所以不敢露真容,打一枪换个地方。这等于偷窃别人已经积累起来的商业信用,在西方不但道德败坏,更属于严重犯罪,要承担两方面风险:一方面是法律制裁,赔款坐牢;另一方面是信誉损失,砸自己的招牌,甚至永远出局。
要说老祖宗也有造假传统,那得看在什么领域。就我所知,古人在书画方面确实有仿冒传统,俗称“雅贼”,就跟阿Q说“偷书不算偷”一样。坊间不但有齐白石等近代名家的赝品,也有宋元明清历代书画家的赝品。据说民国元老于佑任的书法值钱,有天手下告诉他有人仿他的书法,于老好奇,亲自去店里看究竟,发现的确有个青年仿他作品,署上他的大名出售。于老不但没生气,还夸奖该青年功夫不错,只要继续苦练,不必署“于佑任”也能卖好价钱。这种“鼓励造假”带有爱惜人才的因素,可以理解。
程:于老雅量真令人佩服,要是他较真一点,那个青年肯定倒楣。还有些名家被市场吹捧过度,无论作品好坏,只要有他的名字就值钱,最后懒得再去辛苦创作,干脆雇一帮小徒弟临摹他的作品,然后署上他的大名,批量生产,这等于作者本人参与造假。可能齐白石老先生也干过这活儿,所以,即使有人拿他的作品去请他鉴定,他也摇头叹息,说没法保证真假。不过,除了书画领域,古人其它方面的造假,我还真找不出多少。想反,今天中国所谓的“名优特产”,比方六必居酱菜、王致和腐乳、同仁堂中药、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福建片仔癀等等,都是百年老店,童叟无欺,才积累了良好声誉(非物质财富),只是后来被毛共当“四旧”铲除,财产充公,家人倒楣(好像只有茅台和五粮液除外,可能跟领导爱喝酒有关)。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又挖掘出来,变成党国牟利的摇钱树。
张:你们说了物质产品和文化造假,我要说的是政治和历史造假,其危害性比一般商品造假严重得多,也可以说是一切造假的根源。就说中共建党这件事,其中有三大造假之处:第一个是日期造假。究竟是七月一日还是七月二十三日?至今说不清楚。如今党史资料证实,第一次党代会是七月二十三日召开,但老毛硬是定成七月一日,这是严肃政党应有的行为吗?第二个是代表人数造假。明明15人,包括共产国际派去的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又译尼科斯基、李克诺斯基),两个老毛子不但作为代表参会,还以祖师爷身份发号施令。那时候连经费都是毛子提供,敢不听他们指挥吗?估计后来觉得毛子建党不大光彩,于是改称13名代表。第三个是宗旨目标造假。明明受毛子指使,制造内乱,把中国变成俄国附庸,比方苏区纸币印列宁头像,红军称苏联为祖国,还要武装保卫。后来党史有意回避,改称宗旨是推翻“三座大山”,完全胡扯。由外国特务策划叛乱组织,在任何国家都是间谍行为,要判死罪。再考虑到马列主义歪理邪说,也是骗人假货,那就是四种造假。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了起点造假,往后徒子徒孙的造假,也就稀松平常了。
程:你们说了商品和政治造假,我来说说学术造假。刚好我在中美两边都读过研,在中国是社科院1978年首届硕士生。我们那一届考试严格,课程正规,一位导师名下不超过4名硕士生,上缴文章周内批改,论文答辩严肃,被外界称为“黄埔一期”。尽管学术自由和理论水准不如美国,但努力朝国际标准靠近。听说如今学制缩短,硕博批量招,大班上课,类似放羊,论文上缴半年也不见导师面。北外教授乔木,发文披露面试女研究生的标准是“一看胸、二看脸、三看屁股四看腿,”成世界超级丑闻,这究竟是选秀女,还是选人才?
造假成本低 劣币驱良币
李:难怪斯坦福大学最近宣布,鉴于北京大学课程混乱水准差 ,斯坦福终止与北大的交换学生计划。首善学府尚且如此,其它院校可想而知。如今的学术造假,已经发展到铺天盖地,无孔不入。不信上网搜搜,“代写、代刊论文”“各科代考”之类的广告非常火爆,所以冒名博士、骗子教授风行,也就不奇怪了。按说,国家教委和执法部门,要打击这些黑心生意并不难,可惜,他们精力主要放在思想控制和维稳上,对这些公然败坏学术风气的违法活动,没兴趣整治。
--原载网上论坛
责任编辑:任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