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忧牛奶的价值被高估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7年12月29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林海柔综合报导)对喜爱“奶味”的人来说,不只喜欢喝乳类饮料,也很喜欢各类拌有浓郁奶香味的料理。鲜奶已经是家庭必备饮品了。鲜奶和美食的关联性已经密不可分了。然而,却有专家出版书籍,说明过量的喝牛奶会危害健康。
牛奶是饮料,现今普遍认知牛奶是有营养的饮料,《牛奶,谎言与内幕》这本书的作者蒂埃里.苏卡(Thierry Souccar),却有不同的看法。
苏卡是法国知名科学线记者,周刊《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之“健康新知”专栏主编,长期为月刊《科学与未来》(Sciences et Avenir)撰述与健康和营养议题相关的论文,也是“美国营养学院”的会员之一。
出书目的不是为了呼吁大众拒喝牛奶,而是希望注重健康饮食的你我,或许可以重新思考一下,鲜乳对我们身体健康有什么帮助?或是只当美味饮料品尝?还是真能当做补充钙质的重要来源呢?
经过严谨详实的考证和追查后,苏卡认为喝鲜乳可以是为了乐趣,而不是为了维持身体健康,因为乳制品不是有益长寿与健康的饮食。
小牛 婴儿大不同
小牛出生后喝牛奶,牛奶中含有三种成长因子:I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TGF(转化生长因子)和 EGF(表皮生长因子),能帮助小牛快速发展骨骼和肌肉,让小牛在一岁时增加150公斤的体重,但它的脑子未必有比刚出生时更聪明。
人类的发育相反,初生婴儿脑部发育比身体快速,超越了动物脑部发育速度。因此婴儿需要能帮助脑部发育的营养素。关于这一点,畅销书作家姜淑惠医师也有发表文章说明。
姜医师取得中医和西医执照,是肿瘤、癌症及免疫医学方面的权威。她在1992年发表一篇有关〈重建对牛奶摄取之正确认识〉的文章。
姜医师认为,小牛比婴儿更需要大量蛋白质,因为肢体骨骼成长速度比人还快,婴儿脑部发育比身体更快速,需要补充对脑部发育有帮助的营养素——卵磷质和氨基酸。这些营养素在牛奶中没有。人奶中全都有且含量丰富。
现今孩子体格外表发育特别早熟,但心智成熟度却未必跟上,大量喝牛奶,或把牛奶当水喝,有可能造成这样的副作用。
牛奶中酪蛋白 造成人体内黏液阻塞
酪蛋白是一种粘液组织,坚厚粘腻,会附着在胃粘膜壁上而形成身体的阻塞,造成组织器官的病变。牛因为有4个胃,不断反刍、消化、分解,能够完全消化酪蛋白。
人体无法消化、吸收酪蛋白,在比较脆弱的组织中容易发生黏液阻塞。食用乳类制品,有些人较容易发生不良副作用,例如: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呕吐或感冒、气管炎、气喘、鼻塞等。
喝过多牛奶 可能让骨质更脆弱
鲜奶可以当水喝吗?牛奶和其它乳类制品(乳酪、奶油、优酪乳、冰淇淋),还有肉类、蛋类等饮食中含有高量的蛋白质,这是造成骨质中钙质大量流失元凶。因为这些食物除了蛋白质外,酸性物质比例太高。
喝牛奶适量就好,摄取过多蛋白质恐怕会造成钙质流失。姜医师建议,目前台湾人的饮食习惯,不用担心蛋白质缺乏,千万不要加倍给自己或孩子补充大量牛奶、优酪乳、奶酪及蛋。
不喝牛奶如何防护骨质疏松?重点是酸碱平衡
长期腰酸背痛、疲劳感、牙齿松动、齿龈萎缩、容易扭伤、闪腰、骨折等,这都是骨质中钙质和其它矿物质流失造成的。想重建健康,就应从改变饮食开始,不过多摄取蛋白质、鱼肉类和乳类制品。
如果我们能够注意保持酸碱平衡的话,那么骨骼就可以有效留住钙质。
有些天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D和矿物质。例如:新鲜沙丁鱼、杏仁、新鲜香芹、绿橄榄、虾、核桃和榛果、蒲公英、水田芥、无花果干、蛋黄,还有核桃和豆科类等食物。营养均衡就足以供应人体所需。
爱斯基摩人因为地理环境关系,他们的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世界最高,每天250~400公克,食物来源是鱼、海象、鲸鱼等,钙质摄取量也是世界最高——每天超过2,000毫克,取自鱼骨头及肉类,他们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是世界排名第一,平均20岁不到,就有很多人弯腰驼背。
美国人民的乳制品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名,美国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口,大约1亿5千万~2亿人。
由此可见,若以蛋白质、高糖分、高油脂、高盐、营养丰富饮食为主要时,就容易患有骨质疏松症及牙齿的毛病!
从蔬菜中也能吸收到钙质
许多蔬菜含有丰富钙质,例如:白萝卜、高丽菜、南瓜、苋菜、白菜、豆干等。但有些蔬菜同时草酸含量也高,会影响钙质的吸收,不宜吃过多,像是A菜、大陆妹、菠菜等深绿色蔬菜。
美国麦都果医师(A John McDougall)是研究饮食与疾病关联这方面的权威,他研究调查发现,有些国家地区的日常饮食中没有乳制品,然而他们人民也没有骨质疏松的问题。
非洲班图(Bantu)妇女健康状况很好,她们没有饮用牛奶,钙质都是从蔬菜中获得。非洲班图人民,每天从食物中获取蛋白质仅47公克,钙质不超过400毫克,从没听说有骨质疏松症。
现今的饮食品味越来越讲究,没有哪样健康食品是万灵丹,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了。了解自己身体的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健康的饮食方法很重要。
责任编辑:于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