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不一样的万圣节

万圣节的“主角”还应该说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图片来源:Fotolia)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 ,

作者 | 秦月

与圣诞节和复活节一样,“万圣节”是西方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据说,万圣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标志,同时,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身体,在世间游走,因而,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的危险,被称为“死人之日”。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就会戴上面具,而万圣节也就被称作“鬼节”。

源自英伦三岛的万圣节习俗,随着早期的爱尔兰移民于19世纪传入北美,而且他们发现南瓜更易于雕刻,于是南瓜也就成了万圣节的“特有”饰物。人们把刻上吓人面容的南瓜放在大门口的阶梯上,藉以驱走“恶魔”或“妖怪”。此后,万圣节逐渐扩散到英联邦的其他国家,而现在,几乎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人们的喜爱。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万圣节时人们的“扮相”也是“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的各种“妖魔鬼怪”以外,到了晚上,你会看到诸如“超人”,“蜘蛛侠”等电影中的“大牌”也“游街串巷”;另外,老百姓也不忘借此机会,把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拿来“消遣”一番,于是就有了北韩的金正日等“夹杂其中”。

是啊,就算撇开“鬼神”之事,人们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辛苦工作,给自己一个晚上,能够暂时抛开俗世凡尘的琐事,带上面具,披上行头,“忘掉”实在的自己,扮成“威风八面”的“恶鬼厉怪”,挨家挨户的上门“予取予夺”,然后,带着满兜的“战果”“满载而归”,谁又能说不是个good idea?

当然,万圣节的“主角”还应该说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特别是各式面具下的幼童,是我们的最爱——那“吓人”的行头下依然娇小的身躯;那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仍然蹒跚的步态;那挎在肩上的、常常是与其身材不成比例的“夸张”的口袋;还有那十足的童音稚气的“威胁”——“trick or treat!”常常叫人忍俊不禁。

我们家的不远处就是我们小城市万圣节的“中心”区,别看我们地方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热闹程度,我想也许并不输于蒙特利尔downtown。

万圣节的晚饭总是要比往常早一些,事实上,天刚一黑,街上已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沿街两旁的各家庭院里,早已布满了琳琅满目的饰物——各种吓人装饰,有的在道道“幽光”下“伏尸”不动;有的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声情并茂”的“张牙舞爪”。有的家庭高大的门墙上,放映着“鬼怪”电影;而每家门前台阶上“面部狰狞”的南瓜灯,就是给上门要糖孩子们的“温馨”指引。

万圣节之夜的南瓜灯饰。(徐明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街道中心的小公园里,挤满了当地各大商家的装饰屋,“打扮”好了的员工在忙而不迭的将各式糖果放到孩子们的“糖袋”里;就连市政府的警车,消防车也是打开车顶的彩灯,在缓缓的行进中,不时的向人群中抛撒糖果……

万圣节的夜晚,注定是最热闹的时刻。由于“名声在外”,每年都有不少从附近其他城市赶来我们这儿“过节”的人们,他们无疑增加了我们万圣节的热闹气氛。

回忆起来似乎难以想像,在上个世纪80年代,20出头的我是不太喜欢万圣节的。看到人们的装扮也感到怪怪的,尤其是在美国中西部深秋已是几分寒冷的夜晚。又想到当时还在国内的儿子,年轻的心里免不了有一丝丝的沉重……

时过境迁,我们早已青春不再,儿子也已长大成人,娶媳生子了。到了当爷爷奶奶的年岁,我们就分外的喜欢上了孩童。有一次,看着我们一见孩子的兴奋样,儿媳妇问我:“爸,是不是你们看见孩子就高兴?”“是的”我回答道。“哎呀,我们是看见孩子就感到累。”是啊,他们又要工作,又要学习,一切都还在上升阶段,还要每天养育孩子,自然是累坏了。而我们是老来无事一身轻,怡弄儿孙享天伦,一看到孩子就高兴,这样,每年的万圣节可不就是我们最欢快的时刻吗?

年年都过万圣节,今年却是大不同——我的孙女已经3岁,上幼儿园的她早就念叨着要来爷爷家过Halloween了,这是她第一个万圣节,而她的“扮相”还对我们“保密”,要到时候个我们一个surprise!所以,今年我们要从以前“看”着别的孩子过节,变为领着自己的孙女过节。而且,下个月就要出生的小孙子,也要随着他妈妈和姐姐一起“预先”过万圣节了,这可真是一个不一样的万圣节,一个更加快乐的万圣节。

一想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就响起了那首著名的万圣节歌曲《This Is Halloween》:
Panic! At The Disco – This Is Halloween
Boys and girls of every age
Wouldn’t you like to see something strange?
Happy Halloween to all!

责任编辑:颜永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