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车船第九卷──漕船
京都是军民聚集之地,通过河道将各地物资运来供应首都需要,这就是漕船兴起的原因。元朝统一全国后,以燕京为大都,从南方向北的航道,是从苏州刘家港、海门的黄连沙出发,沿海路直达天津,使用的是遮洋船。永乐年间也是这样,后因海上风涛多险,而改为漕运。平江伯陈某(陈瑄,1365~1433)始造平底浅船,这就是现在粮船的形式。
漕船的构造。形象地说,船底相当房屋的地面,船枋是四周墙壁,船室上的阴阳竹则为屋瓦。船头的伏狮可比作房的前门。船尾的伏狮,则为寝室所在。如果说船桅像弓、弩的弓背或弩身,则船帆便是弓弦或弩翼。船桨好比拉车的马.使其行走。则拉船用的纤绳,便好比是走路时穿的鞋子。船帆上的长绳相当鹰、雕的筋骨,船头的大桨是开路先锋,船尾舵则为指挥主帅,而船锚作安营扎寨之用。
粮船最初形制,是船底长五丈二尺,船底板厚二寸,以大的楠木为上料,其次是栗木。船头长九尺五寸,船尾长九尺五寸。船底宽九尺五寸,船底前部宽六尺,船尾宽五尺,船头的伏狮宽八尺,船尾的伏狮宽七尺。船上有大梁十四根,接近船头的龙口梁长一丈,高出船底四尺,支撑桅杆的使风梁长一丈四尺,高出船底三尺八寸。船尾部的断水梁长九尺,高出船底四尺五寸。船上的两个粮仓都宽七尺六寸。这都是糟船的最初形制。每船运粮近二千石(但每船交纳五百石即足)。后来军队护送的粮船私自把船身增长约二丈,首尾增宽二尺多,可装载粮食三千石。而运河闸口原宽一丈二尺,这种船勉强可以驶过。现在官吏乘用的客船,其形式与此完全相同,只是楼舱上门窗加大一些,并加以精工彩饰而已。
造船时先从船底造起,船底两边立起船壁,船壁支撑上面的栈板(甲板),船壁下面就贴近船底。相隔一定距离在两壁之间横架的木叫梁,船底两旁高高直立的叫船墙(船壁)。构成船壁的巨木叫正枋,上面的枋叫弦。梁前竖立桅杆的部位叫锚坛,锚坛下横架的横木用以夹住桅杆的叫地龙。船前后两头各有一根连接船壁的大横木,叫伏狮,伏狮下两边的侧木叫拿狮。伏狮下的封密船头的木叫连三枋(拦浪板)。船头甲板中问开一方形洞,叫水井(下面装缆绳等物)。船头甲板两边立起两根系缆绳的木桩叫将军柱。船尾下面船底两侧由下向上倾斜的船壁叫草鞋底,船尾封尾木下的是短枋,枋下是挽脚梁,船尾掌舵人所在的地方叫野鸡篷(扬帆时,一个坐在篷顶,操纵帆绳)。
船身将近十丈时,必须立两根桅杆。中桅立在船中心向前过两根梁的部位,从中桅离船头方向一丈远之处,再立一船头桅。粮船的中桅桅杆,长的以八丈为准,短的缩小十分之一、二。桅杆进入窗内(舱楼顶至舱底)有一丈多,悬帆的部位约占去五、六丈。船头桅杆的长度不及中桅之半,其帆的纵横尺寸,亦不及中桅帆的三分之一。苏州、湖州(今吴兴)一带六县运来的米,其粮船大多要过石拱桥,且无长江、汉水之险,故桅与帆尺寸都可缩减。如果驶经湖广(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船,则过湖穿江时会无故掀起风浪,所以船锚、缆绳、帆、桅都必须严格符合规定尺寸才没有后患。风帆的尺寸要根据全船的宽度决定,尺寸过大则有危险,不足则受风力不强。
船帆的材料由破开的竹片编成,用绳编竹片,逐块折叠,以待悬挂。粮船的中桅帆需要十人之力才能升至桅顶,船头帆则两人便足够了。挂帆绳时,先将由一寸粗的中空圆木作成的滑轮系在桅杆顶上,然后将绳索带在腰间攀杆而上,把三股绳交错地穿过滑轴挂绳。风帆顶端一叶所受的风力相当下面的三叶。将风帆调整匀称、顺当,顺风则将帆张到最大限度,则船行速如快马。若风力不断增大,则逐步减少张开的帆叶(遇到大风,帆叶鼓得厉害不能迅速降下时,可用搭钩扯下)。风猛时,只张一、二叶便可。
借横向吹来的风行船,叫“抢风”。如果顺水行船,便升帆按“之”或“玄”字形的曲折航线行驶。船抢风向东航行时,如只能平过对岸,甚至后退几十丈,此时趁船还未到达对岸,便立刻转舵,并把帆调转向另一舷上去,即把船抢向西驶。借水力和风力相抵,船沿着斜向前进,一下子便可航行十余里。如在平静而不流动的湖水中行船,亦可借水力、风力缓缓相抵而行。如果逆水行船,又遇横风,就寸步难行了。船顺着水流航行,就像草随风飘动一样,所以要用舵来拦截水,使其不按固定方向流动,因为舵板一转,就有一股水流顺其方向流动。
舵的尺寸下端要与船底取平。如舵长出一寸,当遇到水浅时,船身已过,而船尾的舵却被卡住。若遇猛力狂风,则一寸之木造成的困难就无法形容了。舵若比船底短一寸,则转动力小,船不能很快调转方向。舵拦截水的能力所及,只到船头而止,船底下的水仍俨然是一股顺着水流方向的急流,故船头自然按操纵的正确方向行进,其中的作用妙不可言。舵上的操纵杆叫“关门棒”,要船头向北,则将其向南转。欲船头向南,则将其向北转。若船身太长,而横向吹来的风又很大,舵力不那么够用,这时要急速放下一块“披水板”,以抵挡风势。船舵用一根直木作舵身(粮船用的直木围三尺、长一丈多)。舵上部横插关门棒,下部锯开接口以装上斧形的舵板,再用铁钉钉固,便可拦截水了。船尾高起的地方,也叫“舵楼”。
铁锚的作用,是沉在水里将船系住不动。一艘粮船共用五、六个铁锚,最大的叫“看家锚”,重五百斤内外,其余的在船头用二个锚,船尾也用二个。船在中流遇上逆风,既不可进、又不能靠岸停泊时(或业已靠岸但水底有石头而不是沙土,也不能停泊,只有在水深处抛锚),就要把锚沉于水底。系锚的长绳缠绕在将军柱上,锚爪一一遇泥沙便扎底抓住。十分危急时,要下“看家锚”,系住这个锚的缆索叫“本身”(命根),这是就其重要性而言的。有时本船被同一航向的前面的船阻挡,恐本船顺势急过有撞伤之祸,就要急忙下船尾锚拖住,使之不快速驶过。风平开船,要用云车绞缆绳将锚提上来。
密合船板隙缝,要用剁碎的白麻絮作成麻筋,用钝凿将麻筋塞入隙缝内,然后以筛过的细石灰和桐油捣拌成团,再填充船缝。浙江温州、台州(今临海)与福建、广东,用蛎灰代替石灰。
船上系船帆的绳索用火麻(一名大麻)秸纠绞,直径达一寸以上的粗绳,即使系住万斤以上的东西也不会断。系锚的缆绳.以破析的青竹作成,其篾线入锅煮熟后再纠绞。拉船的纤绳也是将篾线煮熟后纠绞,绳达十丈以上长时,中间作圈当作接环,遇障碍可以掐断。竹性笔直,一条篾线可受千斤。过长江三峡进入四川的水上行船,不用纠绞的纤绳。而是直接把竹破成一寸多宽的整条竹片,互相连接,名曰“火杖”。因为沿岸石崖棱如刀刃,怕篾绳容易损坏。
造船用的木料,桅杆用匀称笔直的杉木,长度不足则接成,其外表用铁箍逐寸包紧。船楼前要空出地方,架立桅杆。立中桅时,要拼合几条大船来承载,桅杆一端系以长绳并吊起。船上的梁、枋与船壁,用楠木、槠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要是春秋二季砍伐的,放久会蛀坏);船底和甲板用什么木料都可以。但舵杆则用榆木、楖木、槠木。关门棒用稠木、楖木。船桨用杉木、桧木、楸木。这是用木料的大致情形。
原文
舟车第九卷──漕舫
凡京师为军民集区,万国水运以供储,漕舫所由兴也。元朝混一,以燕京为大都。南方运道,由苏州刘家港、海门黄连沙开洋,直抵天津,制度用遮洋船。永乐间因之。以风涛多险,后改漕运。平江伯陈某,始造平底浅船,则今粮舡之制也。
凡船制,底为地,枋为宫墙,阴阳竹为覆瓦;伏狮,前为阀阅,后为寝堂;桅为弓弩,弦篷为翼;橹为车马;䉡纤为履鞋;纤索为鹰雕筋骨;招为先锋,舵为指挥主帅;锚为扎军营寨。
粮舡初制,底长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采巨木,楠为上,栗次之。头长九尺五寸,稍长九尺五寸;底阔九尺五寸,底头阔六尺,底稍阔五尺;头伏狮阔八尺,稍伏狮阔七尺。梁头一十四座。龙口梁阔一丈,深四尺;使风梁阔一丈四尺,深三尺八寸;后断水梁阔九尺,深四尺五寸。两廒共阔七尺六寸。此其初制,载米可近二千石(交兑每只止足五百石)。后运军造者,私增身长二丈,首尾阔二尺余,其量可受三千石。而运河闸口原阔一丈二尺,差可度过。凡今官坐舡,其制尽同,第窗户之间,宽其出径,加以精工彩饰而己。
凡造舡先从底起,底面傍靠樯,上承栈,下亲地面。隔位列置者曰梁。两傍峻立者曰樯。盖樯巨木曰正枋,枋上曰弦。梁前竖桅位曰锚坛,坛底横木夹桅本者曰地龙。前后维曰伏狮,其下曰拏狮,伏狮下封头木曰连三枋。舡头面中缺一方曰水井(其下藏缆索等物),头面眉际树两木以系缆者曰将军柱。舡尾下斜上者曰草鞋底,后封头下曰短枋,枋下曰挽脚梁,舡梢掌舵所居,其上曰野鸡篷。(使风时,一人坐篷巅,收守篷索)。
凡舟身将十丈者,立桅必两:树中桅之位,折中过前二位,头桅又前丈余。粮舡中桅,长者以八丈为率,短者缩十之一二;其本入窗内亦丈余;悬篷之位,约五、六丈。头桅尺寸,则不及中桅之半,篷纵横亦不敌三分之一。苏、湖六郡运米,其舡多过石瓮桥下,且无江汉之险,故桅与篷尺寸全杀。若湖广、江西省舟,则过湖冲江,无端风浪,故锚、缆、篷、桅,必极尽制度,而后无患。凡风篷尺寸,其则一视全舟横身,过则有患,不及则力软。
凡舡篷,其质乃析篾成片织就,夹维竹条,逐块折叠,以俟悬挂。粮舡中桅篷,合并十人力方克凑顶,头篷则两人带之有余。凡度篷索,先系空中寸圆木关捩于桅巅之上,然后带索腰间,缘木而上,三股交错而度之。凡风篷之力,其末一叶,敌其本三叶。调匀和畅。顺风则绝顶张篷,行疾奔马;若风力洊至,则以次减下(遇风鼓急不下,以钩搭扯);狂甚则只带一两叶而已。
凡风从横来,名曰抢风。顺水行舟,则挂篷“之”、“玄”游走。或一抢向东,止寸平过,甚至却退数十丈;未及岸时,捩舵转篷,一抢向西。借贷水力兼带风力轧下,则顷刻十余里。或湖水平而不流者,亦可缓轧。若上水舟,则一步不可行也。凡船性随水,若草从风,故制舵障水,使不定向流,舵板一转,一泓从之。
凡舵尺寸,与船腹切齐。若长一寸,则遇浅之时,舡腹已过,其稍尾舵使胶住,设风狂力劲,则寸木为难不可言;舵短一寸,则转运力怯,回头不捷。凡舵力所障水,相应及船头而止,其腹底之下,俨若一派急顺流,故船头不约而正,其机妙不可言。舵上所操柄,名曰关门棒,欲船北,则南向捩转,船欲南,则北向捩转。船身太长而风力横劲,舵力不甚应手,则急下一偏披水板,以抵其势。凡舵用直木一根(粮船用者,围三尺,长丈余)为身,上截衡受棒,下截界开衔口,纳板其中,如斧形,铁钉固拴以障水。梢后隆起处,亦名曰舵楼。
凡铁锚所以沉水系舟,一粮船计用五、六锚,最雄者曰看家锚,重五百斤内外,其余头用两枝,稍用二枝。凡中流遇逆风,不可去又不可泊(或业己近岸,其下有石非沙,亦不可泊,惟打锚深处),则下锚沉水底,其所系,缠绕将军柱上,锚爪一遇泥沙,扣底抓住。十分危急,则下看家锚。系此锚者名曰“本身”,盖重言之也。或同行前舟阻滞,恐我舟顺势急去,有撞伤之祸,则急下稍锚提住,使不迅速流行。风息开舟,则以云车绞缆,提锚使上。
凡船板合隙缝,以白麻斫絮为筋,钝凿极入,然后筛过细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团调艌。温、台、闽、广,即用砺灰。
凡舟中带篷索,以火麻稽(一名大麻)绹绞;粗成径寸以外者,即系万钧,不绝。若系锚缆,则破析青篾为之。其篾线入釜煮熟,然后纠绞。拽缱䉡,亦煮熟篾线绞成,十丈以往,中作圈为接彄,遇阻碍可以掐断。凡竹性直,篾一线千钧。三峡入川上水舟,不用纠绞䉡缱,即破竹阔寸许者,整条以次接长,名曰“火杖”。盖沿崖石棱如刃,惧破篾易损也。
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长不足则接,其表铁箍逐寸包围。舡窗前道,皆当中空阙,以便树桅。凡树中桅,合并数巨舟承载,其末长缆系表而起。梁与枋樯用楠木、槠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则粉蛀);栈板不拘何木;舱杆用榆木、楖木、槠木;关门棒用稠木、楖木;橹用杉木、桧木、楸木。此其大端云。
【注释】
◎舡:读船,同“船”。
◎混一:统一。
◎开洋:出海。
◎枋:读方,由大方木一条条拼接成的船体四壁。
◎阴阳竹:船室上顶棚,凿空中节的竹凸凹搭接而成。
◎伏狮:船体首尾横穿两边船枋的大横木。
◎阀阅:古代官宦人家,为摆排场,在大门外竖立的两根木柱。
◎桅:读危。船中间直立的架帆的长木杆,又叫桅杆。
◎弦篷:船帆。
◎纤:拉船用的纤绳。
◎绰索:系锚用的长绳。
◎丈、尺:明代一尺为31.1厘米,丈、尺、寸均十进制,即一丈为十尺、一尺为十寸。
◎梁头:指横贯船身的大梁,即两侧船壁中间架设的横木。
◎廒:读敖,船舱。
◎栈:甲板。
◎石瓮桥:石拱桥。
◎过前二位:绕过两梁。
◎关捩:操纵转动的机关,相当于滑轮。捩,读列。
◎湔至:接连、反复地到来。
◎泓:水流。
◎披水扳:船头上装的可上下提动的劈水板,共两块,装于左右两侧。
◎云车:立式起重绞车。
◎梢尼:船尾的阻力。
◎艌:读念。用麻絮、油灰嵌塞、平整船缝。
◎篾:读灭。劈成条的竹片。
◎缱:同纤,拉船用的绳索。
◎接彄:接环。彄,环状物。@#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