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夏禹铸九鼎为何因?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铸造第八卷──鼎
铸鼎的事,尧、舜以前已不可考。至于夏禹铸九鼎,则因九州纳土地赋税法则已经制订,各地每年进贡方物条例已定,河道已经疏浚畅通,禹制订的九州贡法《禹贡》业已成书。禹王恐怕后世的帝王擅加赋税,或各地诸侯以奇淫品冒充贡物,或治水之人不按其方式行事,因之将这一切铸在鼎上,不像写在书上容易丢失,使人们有所遵循,不轻易改变。这就是当时铸九鼎的原因。
过了很长的年代,学浅识少的人,看到刻画在鼎上的形象,如“玭珠(蚌珠、珍珠) 、暨鱼(美鱼)、狐狸、织皮”之类,或许已经漫漶、脱落而变形,难以辨认为何物,遂以为是怪物。因此《左传》中才有关于禹鼎象物为使老百姓识别神怪、避免魑魅伤害的说法。其实这些鼎至秦代(前221一前207)就已散失了。而春秋(前770~前477年)时郜国的大鼎、莒国的两个方鼎,都是诸侯国自造,即使鼎上有些刻画,也必定失去《禹贡》的原意,只不过作为古物存其名而已。后世图书甚多,百倍于上古,亦用不到铸鼎。特附记之。
原文
《天工开物》冶铸第八卷──鼎
凡铸鼎,唐虞以前不可考。唯禹铸九鼎,则因九州贡赋壤则己成,入贡方物岁例已定,疏浚河道己通,《禹贡》业已成书。恐后世人君增赋重敛、后代侯国冒贡奇淫、后日治水之人不由其道,故铸之于鼎。不如书籍之易去,使有所遵守,不可移易。此九鼎所为铸也。年代久远,末学寡闻,如蠙珠、暨鱼、狐狸、织皮之类,皆其刻画于鼎上者,或漫灭改形,亦未可知,陋者遂以为怪物。故《春秋传》有使知神奸、不逢魑魅之说也。此鼎入秦始亡。而春秋时郜大鼎。莒二方鼎,皆其列国自造,即有刻画,必失《禹贡》初旨,此但存名为古物。后世图籍繁多,百倍上古,亦不复铸鼎,特并志之。
【注释】
玭:读宾。蚌的别名。玭珠即珍珠。#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